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使用。方法:以护理安全管理组(n=100例)和常规管理组(n=100例)的形式将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安全管理组经过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为了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为了促进患者经过管理后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将护理技术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其中。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技术;安全措施
一般情况下,急诊重症监护室所接收的患者其病情均较为严重,如果护理人员在对这种类型的患者进行疾病的管理工作时,所使用的管理措施缺乏良好的效果,不仅不利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同时还会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对于医院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1]。因此为了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护理人员就需要将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到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护理人员及时、迅速、规范地对危重疾病患者进行疾病的救治和护理,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我院将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将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组(n=100例)和常规管理组(n=100例)的形式进行了分组研究,其中护理安全管理组中男女患者人数的比例为52:48,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62岁。而常规管理组中男女患者人数的比例为49:5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09岁。
1.2管理方式
常规护理组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期间,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病情的稳定有着一定的帮助。而护理安全管理组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进行疾病的管理工作期间,则主要是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运用到相应的工作之中,主要方式如下:(1)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建立。护理人员在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期间,为了保证患者经过管理后身体健康问题的持续改善,促使患者逐步恢复健康,就需要以护士长和主任为主要领导者进行危重患者目标管理小组的建设,并且由主任负责组内的统筹分配,护士长负责协调,进而在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下进行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技术措施的制定,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对患者进行管理工作期间提升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的质量。(2)进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制定。为了保障危重患者在接受管理期间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在这过程中进行安全、有效、便捷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及速干手消毒剂的配置,从而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患者经过管理后减少受到病菌感染问题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理期间缺乏足够的卫生安全意识,容易影响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的管理质量,因此为了促使护理人员对于卫生安全问题的重视,就需要定期开展卫生安全知识培训,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3)做好无菌操作方面的工作。医护人员在直接与患者接触或与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前后要进行无菌操作,处药物或配餐前,接触患者体液、伤口敷料、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等之后,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等前后均要做好手部卫生的清洁,对于帮助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减少受到护理安全问题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帮助。
1.3观察指标
(1)对所有患者中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2)对2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对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进行研究,进而将研究所产生的研究数据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的方式体现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且使用x±s表现计量数据,并且通过t的方式对两组之间的数据进行检验。
2.结果
2.1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
压疮(39%)、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26%)、非计划性拔管(19.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5.5%)等问题是造成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接受护理期间出现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详见表1。
表1 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安全管理组经过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x±s,分)
3.讨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收治的大部分患者均为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并且收治患者在疾病类型方面也相对较多、病情复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就会导致患者受到多种类型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而这其中,压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问题是造成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接受护理期间出现护理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是我院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与索朗益西[3]等人所进行的研究相结合而展现的一个研究成果。因此为了避免危重患者在接受管理工作期间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促使患者经过管理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就需要对患者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而随着我国对于危重患者管理工作开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逐渐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到了患者的管理工作之中,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建立、进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制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工作,就能够使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理期间认真落实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坚持人性化护理原则对患者进行管理,有利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4]。
结合我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显示,护理人员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到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疾病的管理工作中之后,患者经过管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管理的危重患者(P<0.05)。以此表明,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患者受到护理安全问题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为了促进患者经过管理后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将护理技术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其中。
参考文献:
[1]徐冰茹.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7,12(11):111.
[2]王淑云.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7):598-599.
[3]索朗益西.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4(7):598-599.
[4]李想,张新征,康孟杰.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7,3(1):86.
论文作者:王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急诊论文; 重症论文; 监护室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