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论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明建设论文,生态论文,思想论文,十六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6)04-0125-06 生态保护和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关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实践和认识不断深化,先后提出了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要生态思想。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着眼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生态问题的产生、影响及其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生态观。这一生态观深刻揭示生态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全面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方针原则、动力机制、方法路径、目的归宿,把我们党对生态问题及其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途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对这一生态观作初步概括,以期温故知新,帮助更好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确立生态文明基础地位,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来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组成的有机整体,人是环境的产物,存在于环境之中并且和环境一起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并将其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来认识。党中央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认识论出发,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把握经济社会阶段性特征,进一步阐明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跨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提醒人们,在看到取得了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还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人口众多、国土开发密度高,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会越来越大。党中央认为,如果能源资源瓶颈不突破,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就难以长期保持,处置不当还可能引发经济大起大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要确保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础。”[2] (二)生态环境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明确指出,生态环境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对此保持高度警醒,强调:“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3]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关论述,表明我们党对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性认识随着形势的发展日益加深了。 (三)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内需动力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存在重大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党中央认为,能源资源约束、生态环境恶化,对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环境治理、生物医药等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显著增加。多年来,国家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林业、水利和城乡环境保护、治理、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四)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基于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战略考虑,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又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建设提升为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目标,完成了我们党生态理念的一次飞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科学内涵。 二、尊重自然,科学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特别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深刻探寻生态问题的本质,提出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科学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深化发展了我们党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认识。 (一)生态问题的根源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和自然的不和谐 人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动关系,人类的行为既可以导致和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也可以降低和遏止生态环境恶化,关键看人类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然规律。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透过人类活动与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生态退化的关联,指出导致生态问题的深刻根源:生态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既有自然作用,更有人为因素,根源是发展中的不和谐;只有坚持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经济社会发展要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 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必须看到,一定区域一定时期资源和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活动总量的能力和容量是有限度的,在其限度内,资源和环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满足人们的开发需求;超出限度,则对环境造成伤害,甚至发生生态系统崩溃的危险。因此,党中央始终强调,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要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永续利用,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党中央强调,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坚决禁止过度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他还提出,生态环境拥有巨大的自我恢复和发展能力,要承认和尊重大自然的力量,停止和减少人类活动的外界干扰,让其“休养生息”。这些重要论述,强调在资源利用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改善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建设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三、注重转型治理,解决生态问题着眼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4],发展与生态辩证统一。据此,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治理生态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道路。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生态的可持续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外延型扩张模式和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从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入手,努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造福当代人,又能够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目标,突显了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鲜明的理论逻辑:生态保护和建设不能用停止发展来维系,必须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途径 我国经济能耗高、资源浪费、污染排放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和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对水源、土地、草原、生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的生态保护,加大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加快水利建设,增强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冲破传统经济增长的窠臼、迈开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的步子、构建符合生态规律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指明了路径。 (三)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社会生产状况、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深层次社会存在关系密切。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变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中央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强调,要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全过程节约管理、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生产方式;积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解决生态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领域建设的内在联系,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整体部署,扎实推进。 (一)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贵州工作时,胡锦涛同志就对此进行过深刻思考。当时的贵州,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居全国后列,高原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人多地少垦殖过度,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害连年不断,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贫困。胡锦涛同志敏锐地认识到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建设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能否实现兴黔富民的重大问题”[5]。在他的主持下,中共贵州省委提出了“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结合,从现阶段实际出发,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综合治理”的政策举措。1988年成立的毕节试验区在贯彻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方针上取得了成功经验。此后,胡锦涛同志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主持中央工作后即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匡正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不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促进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规划和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状况。总之,要坚持生态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设之中,以经济发展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治理中既要考虑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又要使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党中央由此提出,要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把群众的责任和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治理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和全社会力量的结合,强化调控手段,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利于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的财税、投资、价格、金融和外贸政策,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监管体制、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三)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 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给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能源资源新技术推动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能源和资源体系的形成;材料和制造新技术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空间海洋和平利用和开发新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增量资源。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特别强调,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技术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和集约利用科学技术、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保障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保证有效和平利用空间,保护和利用海洋;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 (四)着力解决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生态问题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党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根本归宿。党中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一定要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紧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6]。要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治理工业污染、污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加快治理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党中央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效率高,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倡导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各国工业化快速进展,全球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愈加突显,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中国人民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统一起来,要提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主张。为此,中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与各国利益攸关、与全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国际社会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一)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解决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多次表达了这样的主张: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挑战,需要保持经济增长,满足人民合理需求;开展国际合作,要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保护环境三者关系,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各国在促进自身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这些观点表明,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国际生态合作基本主张与解决国内生态问题的思路是完全契合和相互贯通的。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 这是中国参加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原则体系。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国际合作呈现复杂局面。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中国党和政府始终关注全局、协调兼顾各方,着力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国际合作。中国领导人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是造成全球生态问题、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因素。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将有所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强制性减排要求是不合适的;国际社会要超越短视、狭隘的商业利益,树立新的利益观和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务实合作:发达国家应该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坚决反对借气候变化实施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要承担与发展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履行应尽义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这个原则体系尊重历史和现实,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人均排放水平差异,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得以维系并取得进展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和稳定 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性问题,与全球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新世纪之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形势下,由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高位徘徊,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扩大,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焦点。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国际能源问题产生原因及能源发展趋势,提出国际社会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调保障的能源安全观,完善能源市场监测和应急机制,增加供给,共同努力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满足各国能源需求;要从长计议,加大能源开发力度,深化能源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开发利用新能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中国坚持立足国内、节约优先、保护环境的能源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的安全和稳定。这些重要主张,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如何在维护国际能源安全上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展示良好形象的深刻思考,是促进包容互信、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生态安全行动方案。 由上观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所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团结带领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新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生态思想体系规划了美丽中国和美好世界的现实和未来,弘扬了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时代精神,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治国新方略,正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7]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新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着眼于新的理论和实践运用,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懈地向前推进,圆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圆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注释: ①2009年,国家节能环保投入超过1000亿元,年增幅达33%以上。2008-2012年,全国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400亿元。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党的十六大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生态防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