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内部设计制度不完善、管理层控制意识薄弱,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欠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审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对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展开几点研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发展
所谓内部审计就是指企业内部机构人员对公司内的财务信息以及经营活动等进行的客观独立的评价活动。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权与所有权有所分离,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1.电力企业审计制度不完善
电力企业在制定审计制度时都是采用借鉴的方式,缺乏创新和主动性,现有审计制度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影响了电力企业审计工作开展。此外,电力企业在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后,必须认真执行,才能使内部审计制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否则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意义将失去。从现阶段来看,电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在内部审计执行力度上不够,执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电力企业一部分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在自我素养完善与党的方针、路线学习上态度散漫,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辨别风险能力差。不能正确认识审计工作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进取精神与创新服务意识,这些都大大削弱了电力企业审计效果,增加了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综合素质
对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拥有复合型的技术人才,才能有效保障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然而,虽然电力企业在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方面极为重视,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进行支持,但与电力的发展相比,审计人员的素质还存在一定的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他们大都是某一方面的技术人员,如有的非常精通财务知识,有的精通计算机知识,还有的精通法律知识等等,但是同时掌握这几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不齐,经验丰富而又熟练业务的审计人员比较少。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工作的成效。
二、针对问题电力企业应当采取的措施
1.强化思想意识,制定科学化的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是确保电力企业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工作,必须健全和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思想认识不到位,行动就难以跟上。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审计制度,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定评价和监督制度的前提和关键。首先是要做好内部调研工作,准确分析、预判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找准问题与不足的症结所在,找到积极、主动、有序、有效解决问题与不足的办法,做到心中有数,为更好地完善审计制度创造前提条件。其次是确保内部审计制度的独立性,做好监督工作,以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2.内部因素形成审计风险的防控
(1)加强对审计取证的控制。在审计工作运行过程中,最重要核心工作就是取证,审计质量好坏与审计取证数量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当站在成本和效益角度考虑时,需要确保审计取证本身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充分性的特点,最终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出现。(2)审计工作程序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需要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开展工作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审计工作完成的质量。(3)提高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审计人员自身需要不断完善全新的专业技能,满足审计工作发展需求。另外,审计部门还可以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在强化其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
3. 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与高等院校合作,为企业培养专门的审计人才。电力企业可与高校签订培养协议,并划拨出部分资金进行支持,选择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到学生毕业时直接进入公司工作。这样既保证了企业所需审计人员的素质,也节省了企业自身的麻烦。第二,对于企业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技术培训和风险管理指导。电力企业可定期邀请一些该行业的专家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选择一批较为优秀的审计人员出国深造,同时还要鼓励审计人员深入基层,与各个机构和人员进行交流。此外,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加强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审计项目机会,用实际工作代替培训,以审教结合的方式,促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一些初次涉及或高难度审计业务,在现有内审人员知识水平与经验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可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参与,通过内外结合,既能保证审计质量,又可培养内审人员。实行审计人员派出制,设置类似于国家审计署分驻各地的特派办,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调配内部审计人员。
4.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设施。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电力企业应购买具有足够容量的设备,这是由于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下,所搜集和产生的数据将越来越多。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软件应用方面,企业应明确拟建立的内部审计系统设计,使内部审计信息的运用符合企业的特征。企业可将系统类别进行分类,如分为审计信息门户、集成系统、查证系统和职能预警系统,以便内部审计人员的操作和沟通,管理层的查阅和分析。同时,企业应对信息系统定时进行调整和维护,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5 .推动企业内部审计信息整合与数据共享
在对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网络审计软件中的信息组织形式,进行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的创新。模糊聚类、关联分析等审计分析方式,能够按照一定的数据信息分析与管理要求,进行审计内容的检查与分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审计需求,提取审计业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多个业务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来推动企业审计的信息整合与数据共享。
6.强化创新意识,走出质优高效的路子
创新向内挖潜与外部挖掘相结合的内部审计力量构成,整合审计资源。积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等方式,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创新以数字化为重点的技术方法,加快推进电子数据的归集管理,加速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依靠先进手段实现优质高效;要坚持创新以问题为导向的运转模式,致力于查纠脱纲离谱,致力于发现风险隐患,致力于揭露腐败问题,用实际成果体现内部审计工作质优高效。
总之,对电力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类型不全面等等,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在新形势下应树立全新的审计理念,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在兰.浅谈新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33+32.
[2]邵信群,肖宏磊.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8(35):193-194.
[3]邵信群,肖宏磊.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8(35):193-194.
[4]司洁.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经贸实践,2018(15):100.
论文作者:侯建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制度论文; 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