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丽

岳阳市康复医院 消化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对使用中西医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分析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为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西医;中西医结合;急性肠胃炎;临床疗效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患者肠胃黏膜收到破坏而导致的一种急性发炎的疾病。由于患者只有在胃肠炎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感觉到,所以并不能及早得到治疗,如果在发现后还没得到及时的治疗,就有可能诱发其他后遗症以及癌症等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的情况发生。随着近几年中医在国家的推进下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而我科室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先报到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过治疗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2~72小时,平均病程20.55±8.32小时;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1±5.5岁,病程3~69小时,平均病程21.12±7.98小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其他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诊断,均符合急性肠胃炎患者治疗情况

排除标准:有其他器官损伤炎症患者,服用其他抗炎药物,以及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经诊断与其他急性肠胃炎患者有其他方面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维持患者体液,及时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镇吐、解痉、止泻、给予常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肠胃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方用葛根15g、黄芩6g、黄连6g、金银花15g、茯苓10g、山药30g、薏苡仁15g、车前子10g、陈皮6g、大腹皮6g、焦山楂15g、砂仁3g(后下)、甘草3g。上药每日一剂,加水煎煮两次,取汁5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开水煎煮后服用十日。

1.3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对于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在大便家产中隐血实验显示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好转,大便检查结果前后无明显差异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实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数据方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至于19例痊愈,12例显效,8例患者有效,无效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50例患者中,24例痊愈,16例显效,5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肠胃炎是由多种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急性胃肠道炎症反应,通过对患者大便的检查,多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患者误食被致病的微生物污染的鱼、肉、海产品以及变质的剩饭剩菜。急性肠胃炎发病较为迅速,一般是误食以后很短时间患者就会出现腹痛、呕吐、消化不良、发热等症状。在常规的西医临床治疗这种疾病,主要是以以补充体液、镇吐、止泻等对症用药治疗为主,只要处理的及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其他后遗症等疾病出现。

本次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急性肠胃炎,在中医学理论认为秋夏之季节人体更容易得病,因贪凉露宿,使得寒湿之邪入侵,又或导致邪遏中焦,脾胃损伤而致升降失司、吐泻交作。加之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误食腐馊变质之物,或贪凉饮冷而损伤脾胃之气,以致脾胃运化无力、清浊不分。治则以祛暑除湿、健脾益胃为法。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中的自拟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葛根芩连汤为基本药方,方中以葛根为君药,取其辛凉之性,外解肌表之邪以散热,内清阳明之热,升发脾胃清阳之气。黄芩、黄连二药共为臣药,取其苦寒之性以清热燥湿、厚肠止痢。佐以金银花清热解毒、透达驱邪;茯苓益脾和胃、利水渗湿;山药滋补强壮、健脾助运;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车前子清热利水、渗湿止泻。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焦山楂消积开胃、行气散瘀;砂仁和胃醒脾、消胀除满,诸药相伍,调节脾胃气机,达到升清降浊之目的。甘草为使药,甘缓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暑除湿、健脾益胃之功效。

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至于19例痊愈,12例显效,8例患者有效,无效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50例患者中,24例痊愈,16例显效,5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且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为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海峰.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观察[J].母婴世界,2014,(18):29-29,30.

[2]刘猛.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213-213.

[3]胡云建.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8):25-26.

[4]程桂莲,王少峰,徐丽明等.四联疗法及嗜酸乳杆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评估[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5):434-437.

[5]蒋允丽,孟勇,孙健等.芦荟珍珠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及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5-6.

论文作者: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