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探讨论文_黄力业

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探讨论文_黄力业

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6001

摘要: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建筑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绿色建筑。本文将从生态一体化的建筑理论进行论述,从绿色建筑设计,探讨建筑的内部环境,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态学;绿色建筑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口激增导致能源消耗过多,资源减少,以及广泛的环境破坏。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这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自然环境出现冲突。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但它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能源。根据调查,中国建筑业的能源消耗是欧洲住宅能源的三倍,与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相比,城市生活环境也在持续恶化。近年来,中国逐渐关注绿色建筑问题。国家颁布的国家能效设计标准明确了建筑能耗问题。

实际上,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建筑不仅扩大了绿色植被的面积,而且还提高了绿化率。绿色建筑意味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的合理性利用,包括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用水,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以及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其实就是建筑利用生态绿色措施,将建筑变成人与自然的积极媒介,运用建筑的空间进行秩序化合理化的设计,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也就是因此,建筑师必须从建筑的概念出发,将生态学应用于绿色建筑,处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1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

1.1节能

节能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但首先要确保用户的健康和舒适,在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中,设计人员不能一味的就单单从建筑项目的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的传统概念出发,乃至于到了设计周期的开始,节能这一概念就必须一直贯穿着。风能,生物质能或太阳能,这些一系列的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以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有效地避免环境污染。例如,在设计绿色建筑时,可以使用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材料,具有全空气可变风量的空调系统,用于储冰的储气系统,节能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和节能。电梯,光伏系统和其他技术。同时,要确保各系统的协调和统一,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项目。

1.2环境保护

设计师应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无污染的材料,尽可能重复使用,选择建筑材料,使其成为良好的回收体系。绿色建筑采用真正的“绿色”技术,坚持被动优先原则,使其增量成本控制在项目范围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依靠科技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全方位保护,使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成为现实。

1.3地区性

适应当地条件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原则之一。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应考虑当地的地质环境。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不应盲目跟随其他设计师的建筑作品。各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气候和环境也不同。结合区域环境来设计与地形相匹配的建筑,可以更有效地节省资源并降低成本。香山酒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将过去的元素与建筑布局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并保留下来。地理特征突出了绿色建筑的属性。

2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2.1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节约资源。这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概念。它要求在建筑材料的设计,建造和选择中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资源,努力使资源可再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2)节约能源。中国原本是一个能源不足的国家,中国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我们没有足够富裕的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让我们去挥霍,去浪费能源因此,更加注重节约能源,避免浪费是新时代中每个建筑师的义务和使命。因此,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专业中使用可再生资源,例如充分在电器设计中利用太阳能,在建筑围护结选取中使用节能建筑围护结构,在暖通设计中减少供暖和空调的使用,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鼓励尽量的利用新能源。而在设计周期前期的规划中更应根据自然通风原理设计风冷系统,是一个可以有效利用夏季主导风向的建筑,也反映了绿色建筑的区域重要性。

(3)回归自然。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理念必须始终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首先融入绿色管理和绿色建筑理念,然后应用于设计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师应从实际出发,在设计的前期工作及设计的全周期进行全面的生态考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规划设计的始终如一的指导思想,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保护自然环境。

(4)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不仅用于保护环境资源,还用于保护环境。他们还应注意内部环境的安全,不要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室内空气也应保持新鲜,温度和湿度应适中,使居住者有良好的生活经验,保持身心健康。

2.2基本原则和要点

(1)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在选材时要注意安全环保的材料;结构中应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以确保良好的通风环境。

(2)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环境设计一般以主题建筑为主要依托,追求环境空间与主体建筑的和谐。在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它对设计过程提出了巨大挑战,使绿色建筑更具艺术性,必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3)共生原则。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生态建筑。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考虑人与其他动植物的和谐关系。

2.3绿色建筑的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包括两点,功能和自然。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不需要浪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并危及居住者的健康。为了节约和提高效率,绿色建筑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系统价值,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自然目标中的绿色建筑大多基于对自然的保护和保护。他们强调,不能消耗太多能源,增加建筑功能的污染。在优化传统建筑设计形式的基础上,有必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生态绿色建筑。需要实现建筑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4建筑外部结构设计

在设计建筑外部结构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结构,应采取措施,根据相关数据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与墙面和窗户相比,为了满足国家和地方在技能设计方面的要求。设计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筑的西侧和北侧不允许使用大型玻璃墙。在设计墙体的隔热和隔热时,应注意将热反射材料应用于室外表面。为了确保加热室的温度,应在非加热室和非加热室之间设置绝缘层。在屋顶隔热材料中,如果是住宅屋顶,屋顶可以采用一些绿化和遮阳设计,以确保冷却和通风。屋顶设在阁楼上;平屋顶设计用于选择浅色屋顶系统,热反射涂料应用于地下车库和不需要加热的房间。地下室的屋顶应设有隔热层,悬臂式房间和建筑楼层的一楼也应设有隔热层;在整体设计中,应考虑改善幕墙的热性能。玻璃幕墙应为绝缘玻璃和惰性气体真空玻璃,或玻璃窗外透明。反光膜或涂漆透明隔热涂料;设计外窗时,应保证外窗的开口和结构。建筑物的气密性和外窗的气密性应符合GB / T 7106的气密要求。

2.5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遮挡建筑物时,应考虑玻璃材料的遮阳性能。在正常情况下,建筑物的南,西外窗,玻璃照明屋顶和玻璃幕墙应采用外遮阳措施。外部阴影是最佳选择。同时,还应考虑房间的阳光要求和标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建筑的南部和西部,可以种植高大的树木,并且可以种植一些绿色墙壁植物以减少阳光。因此,照明实现了阴影的效果。

2)在建筑设计中,阳光和采光的设计必须依靠计算机相关的软件进行仿真。在住宅建筑中,阳光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标准,以确保满足住宅建筑对阳光的要求;窗口面积比例满足GB 5003-2001的要求,当比例过小时,使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房屋照明系数,加强室内照明措施。

结束语

生态建筑的出现时间不长,其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生态建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生态理论架构的理论概念将不断完善和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延喜,隋大权.促进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88.

[2]王清华.浅议生态建筑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130-131.

[3]陈奇梅.浅议生态建筑学的现实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80-81.

[4]宋晔皓,林波荣,姜涌.绿色与建筑[J].时代建筑,2008,02.

[5]王益.绿色建筑设计的公共交互系统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6.

论文作者:黄力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探讨论文_黄力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