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金彪

刍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金彪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412000

摘要: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其原则就是在执行“精、准、细、严”的前提下,将工程造价细化到项目各阶段,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控制。相应的BIM技术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BIM技术的优势在于可视化直观、协同化明确、数字化清晰、可模拟化等特点。运用BIM技术可实时地采集建设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如可以有效协调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增现场的施工管理质量、降低造价成本资源。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应用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BIM技术的发展恰巧为工程造价管理迎来了全新的转变,身为数字化与可视化技术,BIM可以显著引导并管理建设项目的信息,以此拉近目前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相互间的距离。把BIM技术使用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可以显著加快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在信息化、标准化乃至国际化方面的速度。通过对BIM技术的分析,对其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给予探讨。

一、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及内容

在进行工程管理方面,要对整个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细致管理。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实行科学组织与管理,能够将更多的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发挥到最大,针对工程建设首先要对工程进行进行人力与组织和经济技术以及合同与定额相结合的策略,在实际管理中,尽量做到科学精细化管理,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

针对工程设计管理,要对工程进行整个管理规划,尤其要对工程进行一些预算和概算的管理。对于工程的预算和概算,首先要对工程建设的图纸和方案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整个工程的建筑方案。针对项目工程的合同管理,要实行科学分析制,保证整个合同审议的工作做到最高。对于工程的核算和预算工作,要结合专业技术 人员对整个工程的进行研究分析,保证整个工程的预算与整个设计资金使用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范围。实际上,对工程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要对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精细化管理,更要对工程的施工准备和施工设计以及工程资金预算等因素进行合理管理。整个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造价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被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影响,当前大多运用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方式进行,工程项目投资额的确认大多将定额当作参考依据,材料单价依照先期标准进行额度的判断,在工程额定中只注重统一性、综合性以及指令性,并不能与市场经济、精细化管理的标准相一致。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通常发生计算结论与实际状况不符的状况,从而对投资建设单位以及建筑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全过程造价管理需要对造价执行动态管理,工程基础数据能够及时更新动态,所有部门能够对数据进行及时共享。可是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并未构成系统化,信息化的程度较低,造价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查阅及更新。我国当前时期的工程造价大多透过二维图纸对造价执行预算,不但需要造价人员具有较高的读图能力,并且较易造成工程量漏算等状况,在造价中耗费时间和精力,使造价信息的正确性需要核实。

(三)工程造价确定方法较为落后

首先,计算方法方式落后,与市场价格存在价差,没有核实直接取价导致缺乏预算值的精度;其次,计算标准收费的间接成本时,没有按不同的等级要求确定相应的取值范围,仅凭造价者的统计值经验确定,并不反映造价管理对工程成本造价的控制调节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应用

(一)BIM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由于建筑施工的时间非常长,每一个部分的工作主体不同且采用的软件也不一样,数据信息各自存储,形成了信息传递的障碍。如果采用IBM模型来统一整合信息,将信息存储在同一个模型里,就能很好地避免因为软件不同、转换不易而产生信息传递的问题。同时,通过BIM将每一个阶段的信息进行完善的传输,能有效地衔接每一个部分,如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因此,BIM模型有利于信息传递得更加快速。此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施工企业需要向设计单位表达自身的要求,但由于2D技术无法达到施工需要,设计单位往往只能关注到设计方面的要求,而不会考虑到整个建筑施工的情况。比如,设计单位只会考虑建筑企业提出的美观大方的要求,而不会关心具体的预算和资金控制。如果采用BIM的3D空间视图,则可以使建筑企业更好地表达自身的要求和意图,较好地对资金和成本进行控制,从而通过BIM来传递完整的信息,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通畅。

(二)BIM信息计算速度非常快

BIM模型中的所有构件都能包含不同的属性信息,如构件种类、性能、价钱等。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工程造价必须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可以将已有的工程数据放入模型里去、存储在所制定的成本计划当中去,最后再将工程造价得出的结果存储在BIM模型里。BIM模型里的构件的属性是可以进行更改的,这使得工程动态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虽然数据的更改次数非常多,但是前期的有效数据不会被更改。而且,对更改行为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随意、无限制地进行更改。因此,借助BIM掌握项目全过程中的工程信息,会促使施工阶段的造价调整更加合理有序,方便业主更好地对施工进行监督。

(三)BIM信息共享有利于沟通

对在设计部门的相互沟通中,大多通过2D图纸进行,并不能达到信息的共享,2D图纸的不足之处使得信息在交流中速度较慢,信息通道繁琐,为项目的设计进程带来了阻碍。而BIM技术则通过设计部门在相同的平台中创建BIM模型,运用标准化的信息描绘项目体系与构成,完成信息共享的服务。在相同平台的BIM模型中能够协调所有参与方相互间的工作,加快相互之间的沟通,透过最具目的性的相互配合,降低各种无谓的冲突。BIM平台的创建,有利于设计单位远程监控项目的设计,有效进行协调,节省修改方案的成本,降低由于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BIM模型能够对项目的实施给予正确的评估,在项目施当中,及时依照施工现场的状况对记录进行更新,为建筑单位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便利,有效掌控项目成本。透过监控施工现场,将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完善,从而减少工程索赔带来的损失,建筑单位可以通过BIM模型调整工程进度款的支付问题。

(四)BIM更为完整

工程施工时间较长,而且所有施工时期的主体各有不同,主要运用的软件也并不相同,因此会令工程造价管理在信息的存储方面采取各自存储的状况,从而导致信息在传递当中产生信息流失的状况。BIM技术可以把所有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因此由于数据转换不便乃至版本差异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则会减少,信息的有效传递会令建筑工程的总体运营变得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2):20-24.

[2]谢丽萍,陈帆,余乐.基于BIM的大中型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6(8):34-36.

[3]刘青青.BIM技术在斯维尔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19):166-169.

[4]欧怀成.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7):232-233.

论文作者:陈金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刍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金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