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件号:4419001990****6734)
摘要: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工程内容,施工人员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电气安装,保证建筑自身性能符合建筑施工要求。本文从电气安装施工准备与电气安装具体施工技术两方面展开探讨,分析如何规范、科学的完成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以期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电气安装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多种智能化、综合性强的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被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显著提升了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水平。但是,由于电气安装施工本身具有复杂性,且安装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居民的生活与安全。因此,社会对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水平所提出的要求较高,需要施工单位积极学习先进施工技术,总结施工经验,切实保证电气安装施工质量。
一、做好电气安装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展电气安装施工工作之前,施工人员需提前做好相关施工准备,为之后的正式施工开展奠定基础,确保后期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保障施工质量。具体而言,施工人员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其一,严格分析电气安装工程设计文件。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是后期施工开展的基础与依据,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与设计人员共同举行设计研讨会议,对项目内容与细节做到细致、详细的认识,并在施工文件上明确标注出电气设备安装位置、预埋施工位置等。同时,还需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设计调整。施工人员还需立足施工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要求,进行合理的电气安装施工进度的确定,并将计划施工时间划分到各个具体的电气安装环节之中。
其二,做好施工材料、设备以及相关构件准备。由于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材料与设备,施工人员需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要求提前准备,保证正式安装施工的顺利开展。这不仅是指需要采购足够数量的材料,还需要施工人员注重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把关,严禁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流入到施工现场,切实保证电气安装施工总体质量。
二、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一)电气管线预埋施工技术
电气管线预埋施工,即是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内敷设电气管线。通常,施工人员可采用直线敷设方式来实现,避免管线布置存在过多的弯曲部分。同时,需确保预埋管线与建筑物表面距离控制在15毫米以上。若管线预埋环境较为潮湿,则需要在管线管口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并尽可能的不让预埋管线与地下基础设备产生过多接触,若迫不得已需进行接触,则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PVC管线暗配施工而言,由于该材质管线变形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所以其可穿过酸碱性较强的介质场所,但需避免在高温环境中施工。同时,虽其变形性能较好,但强度较低,施工人员在运用该材料管线时,需将管线弯曲度控制在管外径10%以内。在将管线预埋进建筑墙体时,施工人员需利用具有较强强度的水泥砂浆做保护处理,避免管线在其他施工或电气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破损。
(二)导线穿入施工
导线传入是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需在穿入导线前,提前清扫管路,除去管路内的杂物与水分,确保导线能顺利穿入,通常可采用特制工具进行吹扫。在完成清理操作之后,施工人员还需向管道中撒入滑石粉,以减小管道壁对导线造成的摩擦,方便之后的穿线。之后在穿线时需确保管路内没有导线接头,且导线不打结,若导线存在接头,则需将接头放置在箱盒当中。同时,施工人员需在祥和中预留一定的导线长度,且通常将长度控制为配电箱周长的一半左右,而在插座盒、开关盒中更应当将导线预留长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在电缆敷设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电缆规格、型号、长度以及绝缘性能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电缆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而后,在正式的电缆敷设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避免出现多个电缆交叉敷设的情况,而应当将电缆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合理排列,并固定电缆,同时在电缆埋设的具体位置做上标记。在配置电缆时,施工人员需按照从上到下,电缆电压由高到低、电力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控制,且在设置在普通支架之上的控制电缆最好为单层,而设置在桥架上的电缆也最好少于三层。
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电缆接头制作时,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守设计要求进行制作,避免接头被尘土等污染物所污染,且保证接头制作一次完成,避免将制作完成的接头放置在潮湿环境当中。同时,为避免电缆芯线遭到破坏,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与防尘、防潮处理。此外,在电缆敷设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对电缆的接头、绝缘层等进行接地处理,通常可选用铜绞线作为接地线,以确保电缆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
(四)开关、插座安装技术
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开关与插座安装主要分为暗装方式与明装方式两种,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其中,暗装主要是指施工人员在安装开关与插座时,需要将盒中的导线与炒作、开关面板进行连接与固定,之后再把开关与插座放入盒中并固定。而明装则主要是指,施工人员在安装时,首要第一步是将导线穿过出线孔,再对塑料台进行固定处理,紧接着穿出相线与地线,同时作导线压实处理,最后固定开关、插座。
无论是选择哪种安装技术,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都须严格按照电力安装设计图纸来完成,将开关盒与门框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5到20厘米之间。之后,在进行室内灯具安装与布置时,需将中心偏差控制在5厘米及以下。在进行吊扇安装时,施工人员需将10圆钢弯曲成内直径在35到40厘米之间的圆圈,并将圆圈和钢筋的相互角度设置成直角。而其他如电热水器等设施的安装施工也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实际情况与电力安装图纸进行合理规划。
(五)电力防雷施工技术
为确保建筑电力系统在使用时有绝对安全,施工单位需注重电力防雷施工工作的开展。针对电力系统中涉及到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以及电力系统干线等部分,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接地处理。这并不仅仅是针对裸露在外的金属部分而言,还需涵盖已经拥有绝缘外层的线缆、支架等部分,这是为避免其绝缘层在发生破损时,产生用电危险。另外,在建筑顶层位置还需利用钢筋设置相关必能装置,并将其与地面相连接,避免在发生雷电气象时,电力系统与雷电发生相互反应,从而进一步影响建筑电气系统、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电力防雷施工相比前面所列举的施工内容更为复杂,需要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与施工规范合理施工,切实提升建筑本身的防雷性能,也提升建筑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的防雷性能。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电气安装施工,明确保证该工程质量对居民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并将这一考虑带入到实际施工当中。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需在电气安装前做好一系列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设计、施工图纸审核等,为之后的正式施工奠定基础。而在实际施工环节,施工人员必须运用现代化先进施工技术展开施工,做好管线预埋、管路清理、电缆敷设、插座安装以及防雷接地施工等多项施工工作,切实保证电气安装施工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永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1):150.
[2]刘耀永.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12):74.
[3]崔胜永.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09):126-127.
[4]王亚东.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相关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76.
[5]潘辉明.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其技术措施[J].四川水泥,2015(06):277.
论文作者:杨浩潮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施工人员论文; 电气论文; 管线论文; 电缆论文; 导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