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商品市场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因素分析_农民论文

云南省商品市场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因素分析_农民论文

云南省商品市场需求不足的深层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省论文,市场需求论文,因素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码:1000—8691(2000)04—036—07

1996年以来,云南省也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出现商品市场需求收缩的状况,使得经济增长逐年趋缓。商品市场的需求不足成为影响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障碍。由于市场需求的范围很广,涉及领域多,因此影响市场需求不足的因素也较多。但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对以下主要因素作详细的分析。

一、云南省商品市场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商品交易市场经历了自发形成、自觉培养、恢复发展和进入9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四个阶段,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关于首次全国商品交易市场调查对象的界定,经乡镇及以上各类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云南省现有1946个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的商品交易市场(不含农村集市),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市场相结合、以城市为中心、县市为枢纽、乡村为依托、农村集市为辅助的商品市场网络和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并举、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各种业态的商场、超级市场、专卖店、连锁店、配送中心也竞相发展起来。呈贡蔬菜市场、斗南花卉市场、螺蛳湾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官渡前卫营大型食品批发市场、昆明粮油贸易中心批发市场、嵩明大营皮货综合市场等一批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商品市场应运而生,带动整个市场体系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对促进云南省整个市场的发展、提高云南知名度、沟通省内外厂商、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尽管受宏观经济运行连续两年不甚理想的影响,但在进入1999 年7~8月后,借世博会之机,云南外来旅游人数创历史高峰, 形成旅游发展的新热点,也带动了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增长,零售企业销售情况总体看好,使云南省的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在1999年里仍继续保持增长。据云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到1999年上半年,被调查的1946个商品交易市场共完成成交额144.4亿元,比1997年同期增加31.8 亿元, 比1998年同期增加9.1亿元。到1999年8月全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2亿元,比1998年同期增长6.9%。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4亿元,增长8.5%;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8亿元,增长5%,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名优商品尤其是国产名牌家电的市场份额有较高占有率,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餐饮业的较高增长,其增幅达14 %,高于批发零售的10.3%,使餐饮业成为我省1999年拉动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由于云南省的商品市场建设改变了过去由国家或主管部门统揽投资的局面,出现了企业建市场、部门建市场、基层组织办市场、个人合伙入股办市场等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态势,使非国有制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也成为带动商品市场稳步增长的重要力量。到1999年上半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实现99.7亿元,比1998年同期增加24.1%,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4%,比1998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虽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实现了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但其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却不断下降,只占有27%的份额,比1998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集体及其股份制合作企业所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不仅比1998年同期下降8.5%, 其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份额也由同期的18.7%下降为15.9%。

1999年云南省商品市场的发展态势是较好的,然而除去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商品市场发展的深层来看,云南商品市场的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市场要求还不相适应,同时在已建成的商品市场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结构及分布不尽合理 目前的商品市场结构及分布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局面:一是零售市场多,批发市场相对较少,只占全部商品市场的11.7%,尤其是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更少;二是城镇市场多,农村综合集市少,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主要集中建在省、地、市政府所在地,即使是大部分农产品综合市场也主要是建在乡镇及城市居民区,许多农村地区仍以一些简易、零散、传统的“草皮街”为主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农村市场的投资建设力度不够;三是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多,不发达地区市场少,按首次国家调查规范的界定,全省平均每个市场约要负担21300人,若加上农村集市点, 全省也要11000人才拥有一个商品交易市场或集市点。昆明、玉溪、 曲靖、大理、临沧、昭通、保山7 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州市所拥有的商品市场占了全省17个地州市的76.5%,其中仅昆明市就占了21.4%,即相当于昆明地区每9365人就拥有一个商品市场,而其它地区要每24538 人才拥有一个商品市场,造成一方面市场集中,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市场缺乏,不利于商品流通的状况。

2.市场设施及功能不尽完善 由于受投资、规划、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的设施大都较差,总体服务功能不尽完善。在全省的商品市场中露天市场占了64.9%,特别是在农村,多数市场是以大棚式、围墙式、草皮式为主,甚至部分市场是依街而成,既受日晒雨淋之苦,又影响周围环境和交通秩序,不便于管理,这些市场一般也都成为“脏、乱、差”的死角地段,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的服务功能。

3.有场无市、有市无场状况并存 目前全省1946个商品交易市场拥有摊位容量602071个,但受市场盲目建设,或因城镇改扩建、道路交通建设及市场自身建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市场常年闲置,整个商品市场的出租率只达64.2%,还有近36%的摊位空闲,未能产生市场效应。而另一方面,一些居民小区、乡镇及村庄却因无正规的市场,商家、小贩只能沿街摆摊叫卖,又形成有市无场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云南省农村地域广大,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5.38%,是一个较庞大的消费群体。但受农村购买力低、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趋缓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的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就农村人口的比重而言,农村消费市场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较小,1999年上半年云南省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市场的消费品零售额只占45.6%。与全国农村市场的发展相比,云南农村市场发展也仍显缓慢。“六五”期间, 云南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还比全国快7.8个百分点,但进入“七五”就开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1998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1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扩大。 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趋缓的同时,农村市场还存在难买难卖的现象。一方面是农产品难卖的问题在一些地区仍然突出,如德宏及西双版纳州的粮食压库,收购进度缓慢,农民卖粮困难;产蔗区受蔗糖价格下降的影响,不仅甘蔗价格下降,且蔗农手中的部分白条不能及时兑现。这些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即期收入,降低了农民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是农村商品供给结构与需求脱节,农村市场缺少适销对路的商品。由于长期以来生产企业只注重开发城市消费市场,而适应农民消费的商品较少,有时甚至把城市的滞销库存商品向农村推销,结果多数商品只能进入库存转移,进不了消费环节。农村市场的商品有限,农民挑选余地小,商品难于适应农村各层次生活水平的需求变化。

二、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收入决定消费,收入水平不同,消费水平各异。随着云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全省人民的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却呈现不同的特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市场需求的发展水平也出现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呈明显的阶段性和同期增长的不一致性到1998年云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人均6042.78元,比1978 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1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1%。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1387.25元,比1978年增长9.6倍年均增长12.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 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人均年实际收入这一小康标准得到了提前实现。从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过程看,可分为两个不同增长特点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5年,这一阶段农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主要是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使按劳分配政策首先在农村得到实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到1985年云南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325.74元,比1978年的130.6元增加195.14元, 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9%,比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实际增长8.6%的速度还快2.3个百分点,成为云南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1986年以后,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大大快于农民收入增长。198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52.29元,自1986年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尤其是从1994年开始,连闯几个千元大关,1998年增加到6042.78元,扣除物价因素后13 年的年均实际增长6.3%,比同期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快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趋缓。收入增长过程的两个阶段表现出城乡居民收入在不同时期增长速度的不一致性。

2.云南省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全国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再度拉大 1978年云南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比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多197.1元,收入比为2.5∶1。到1984 年由于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二者的差距缩小了0.5个百分点。 随后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波动较大,1985、1986两年农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1985~1993年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7%;1994 年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达到5.1%, 但又受国家烤烟双控的影响,自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又开始回落,1997年和1998年连续两年, 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均比上年分别回落了2.6个和2.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受阻,呈阶段性的递减趋势, 从而云南城乡居民收入比到1998年重新扩大为4.4∶1,远大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位由1995年的第13位升到了第7位,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则由80年代的第25位下降到第29位,与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也进一步拉大。

3.影响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量的结构要素变化不大,影响农民收入减少的因素增多从云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变化情况看,云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在进入1995年后得到较快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自1996年以后,全省各地的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均相继实行了工资调整,并按各自的实际一次性或分别兑现了工资。这次工资的调整幅度较大,人均增加工资180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也是形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尽管1998年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非工资性收入达到835.3元,比1995年增长了77.4%, 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也由11.58%上升到13.82%,但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总体影响还不大,云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工资性收入为支撑。

从云南省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看,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只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开始起步,农民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中获得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劳动报酬性收入有所增加。尽管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绝对数由1992年的546.88元上升到了1998年的1051.76元, 但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却由88.5%下降到75.8%,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也下降到72.2%。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却逐渐扩大,由1978年的6.9%上升到1998年的27.8%。 但与其它发达省区不同的是:云南省农民收入中的农业收入绝对数低,所占比重却高;非农产业绝对数低,所占比重也低。这表明云南省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强,农民就业形式单一,获得收入的渠道也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风险的能力。而在我省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的同时,影响农民收入减少的因素却反而有所增加。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烤烟“双降”和“双控”政策,对我省烟区的烤烟收购不利,对农民的收入减少造成直接影响。1998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44.8%,产量下降49.7%,就此一项就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减少40元,在江川、通海等烤烟主产区的农民由此减少的人均纯收入更是下降了近200元;二是林业受国家对天然林禁伐的影响,涉及到包括迪庆、 丽江、思茅和西双版纳等73个林区县的广大林区。这些林区农民的收入有50%来自林业,禁伐后也严重影响了这部分林农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丽江地区1998年林农收入为此减少了4000多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少41.8元。1998年全省农民来自林业的人均收入比上年减少10 元:三是多数农产品价格偏低,也影响农民的收入增加。如1998年农民出售的粮食、甘蔗、烤烟、水果、猪肉的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3.8%、2.2%、53%、28 %和7.1%;四是农副产品收购白条突出。如受全国蔗糖市场的影响,到1999年2月底,全省产糖地州累计欠付农民甘蔗款近7亿元,欠付率为50%,有三分之一的蔗款到1999年底才能兑现,还有少部分要到2000年初才能兑完。这些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即期收入的实现。五是农民负担有所增加。实行烤烟“双控”和天然林禁伐后,直接影响到各级地方的财政收入,于是一些地方便开始在农民身上打主意。有资料显示:1998年农民在纳税、上交集体承包任务、集体提留和摊派三项现金支出均比上年增长10%。

4.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扩大,城乡贫困问题同时存在,且在城镇有扩大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扩大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在云南省也不例外。按照国际通用的五等分法,把社会上最富有的20%高收入户与最贫穷的20%低收入户相比较,到1998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中的贫富差距为3.2倍,农村的贫富差距为8.1倍,贫富收入差距较大。

自1993年起,国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力争在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并先后实施了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温饱工程、科技扶贫、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等大规模的扶持农村贫困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也从1993年的800万人减少为现在的300万人。而与此同时,城镇的贫困人口却在逐年增加。据抽样调查的估计,到1998年全省城镇的贫困人口有12万人左右。虽然目前城镇的贫困人口仅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2.1%,所占比例不高,但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 我省的下岗分流人员还会增加,其中又会有一部分加入到城镇的贫困人口当中。而且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一般均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生活状况极差。据云南省城调队1998年对1259名下岗分流职工的调查,其人均月收入只有82.08元,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73%,而人均消费支出每月有227.14元,收支差额为-145.06元,恩格尔系数高达66.72%,基本上处于绝对贫困的状态。

三、云南城乡消费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生存性消费比重大大下降,发展性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而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从前的被动消费也已转变为主动消费。但受收入的影响,城乡居民的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仍有一定的差别,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但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仍快于农村居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供应日益丰富,昔日的“消费饥饿症”也早已不存在,云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加,消费规模逐年扩大,消费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全省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059元,比1978年增长了13.2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3.3%。但受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大、近几年增长速度又趋缓的影响,农民的消费增长也受到了制约,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1998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达到了5032元,比1978年增长15.6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有1555元,比1978年增长了12.5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比为1∶3.24。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但农村居民尚未完全摆脱生存型为主的消费模式 消费需求的特性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人们最基本的必需即吃的方面得到初步满足后,消费需求就会向穿、用等方面转移,当基本生活必需品在数量方面得到初步满足后,消费需求就会向更好的质量和更新的方向转移。到1998年云南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4.2%,比1978年下降18.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1.1%,比1978年下降13个百分点,同时食品内部的消费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发生了山主食型向副食型、粗放型向营养型转变的变化,人均消费的油脂、肉类、鲜蛋、水产品等非粮食类食品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表明云南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生存性消费比重大幅度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断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那么目前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已走出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的时期,跨过温饱,已具备了小康的特征;而农民尚未完全摆脱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方式,还处于需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粮食和肉类的消费需求在食品结构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还有一定程度的区别。

3.城乡居民消费领域扩宽,消费质量提高,城镇消费热点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新潮迭起 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云南省城乡居民扩大消费领域、提高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消费领域从不断提高和扩大的物质生活方面扩展到精神生活方面,消费多层次、多样式、多方面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物质生活方面:人们不仅对吃的越来越讲究营养,穿衣也不再只是为了保暖御寒,舒适化、个性化、流行化已成为穿着的时尚,高档次的品牌成衣在城镇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中档次的衣着商品也开始进入了农民家庭。同时,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在90年代中期流行的耐用消费品到1998年就已不再成为时尚,人们开始关注对家用电脑、甚至是汽车和楼房的消费。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城镇住房逐步向商品化、自有化方向发展,自有住房比重上升(1998年达到47.8%),住房装修也相当普遍,居住消费逐年增大,到1998年居住消费支出占了整个消费支出的8.4 %, 比1978年提高4.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用于住房的支出比1978年增长了 74倍,住房质量明显提高,在一些富裕地区,农民住上小洋楼也已经不再稀奇。

在精神生活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精神生活多样化的格局也逐渐形成。表现在一是文娱耐用品的需求发生很大变化;二是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城镇居民1998年人均投入教育方面的支出也比1978年增长了74.6倍;三是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农村居民用于文化生活及服务的支出也比1978年增长了66倍,每百户拥有电视机达到68台,人们的生活方式已悄然改变;四是创造个性的个人用品及旅游消费自1978年以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年增加,到1998年城镇居民用于购买个人用品及外出旅游的支出达到人均255.76元,占人均总支出的5.08%,节假日出门旅游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国内旅游甚至国外旅游都较为流行,尤其在昆明地区,到泰国旅游已很普遍。

4.农村居民的商品性消费增加,自给性消费减少,农村市场开发极有潜力 云南农村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受各种地理及少数民族传统风俗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商品意识一直较为淡薄,自给性消费一直是农村大部分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改革开放20年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农村的自给性消费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云南农村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49.1元, 到1998 年增加到1112.3元,比1978年增长21.7倍,年均增长16.9%,扣除物价因素后,年均增长9%;同时农村居民的自给性消费比重也下降到1998年的38.6%,商品性消费比重提高到了61.4%,农村消费市场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幅度趋缓、农村水、电、路等消费环境的制约及一些传统生活、消费习惯的影响,云南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消费意识及消费内容都与城镇居民存在一定差别,与城市居民相比至少要落后10年左右,尤其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为滞后一些。同时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居民相比,在物质日用品的拥有方面也还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云南农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66台,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6台;洗衣机12台,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0台;其它手表、自行车、电冰箱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差距一方面表明云南的农村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有待依靠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云南的农村消费市场极有发展潜力,对各种工业品有着较大的吸纳能力。

四、云南城乡居民储蓄结构

随着云南经济的发展和全省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1998年城乡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达到了912.9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7.7倍。然而具体地分析城乡居民的银行储蓄结构可以发现,在出现全省宏观经济整体运行速度趋缓、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增收利率税措施实施等影响银行储蓄存款下降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储蓄存款却未受太大影响,反而不断增长。

1.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居民储蓄是主要的储蓄部分,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到1998年,全省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51.4 亿元, 比1978年增长231.3倍。而受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的影响, 农民的储蓄存款增长幅度相应也较小,1998 年全省的农民储蓄存款余额161.44亿元,只比1978年增长166.3倍。由于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比农村居民高,所以城市居民储蓄一直是银行储蓄的主要部分,且随着城镇居民存款储蓄增幅又快于农村居民,所以农民储蓄存款在总储蓄额中的所占比重份额也逐年下降,城镇居民储蓄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77%上升到1998年82%。

2.城乡居民储蓄倾向普遍增加,储蓄率逐年增加 由于受传统儒家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在长期超稳定的小农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消费方式惯性影响,在中国社会中一直强调“节欲”或自我控制,崇尚俭朴生活方式,并保留着为子孙后代节储和积累财产的文化传统,这种长期形成的深厚文化传统使得一般中国人都有倾向于抑制当前消费,为自己将来和为子孙后代储蓄的习惯行为,所以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储蓄倾向就一直都比较高。

而随着当前改革进入成本较高、收效不快的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储蓄倾向就更为严重。1998年与1990年相比,云南省的储蓄率上升了24.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幅度近10%。对城市居民而言,一方面过去由政府和企业负担的社会福利正转向居民自己负担,要更多地加大将来在养老、医疗、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又受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影响,下岗、失业、停工等现象的波及面也越来越广,人们对改革的前景更多地注意到了其风险的一面,对预期收入的增长持谨慎态度,由此将更多的收入份额用于储蓄;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由于全省农民收入已连续多年呈收入递减趋势,到199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在原来的主要收入增加来源受到较大影响、新的收入支柱未立即形成的情况下,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预期值也普遍下降,因此在1998年里出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下降1.6%, 而全省农户的年末储蓄存款却增长了8.2%的现象。

3.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集中的趋势与其较低的消费倾向共同作用,更增加了社会的总体储蓄倾向 经济实证研究表明:受人的消费需求满意度和社会消费市场供给能力的影响,低收入者一般有着较高的消费倾向和较低的储蓄倾向;高收入者却有着较低的消费倾向和较高的储蓄倾向。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作用,社会的收入分配有向高收入者集中和倾斜的趋势,再加上高收入者较高的储蓄倾向,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更增加了社会的总体储蓄倾向。根据云南省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城镇最高收入户的可支配收入占全部城镇居民收入的45%,储蓄倾向为23.7%;而低收入户只有8.6%的储蓄倾向, 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云南省社会储蓄存款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

标签:;  ;  ;  ;  ;  ;  

云南省商品市场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因素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