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 黄异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目的: 分析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 方法: 选取本院2014 年2 月—2014 年11 月的108 例患儿,随机分为A 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 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及B 组(8% 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 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观察并记录2 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监测的RR、HR和SPO2 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 B 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A 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HR 明显上升,B 组平稳(P<0.05),两组SPO2 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ASA Ⅰ—Ⅱ级患儿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对不合作的小儿尤为适合。
【关键词】小儿;七氟烷;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25-01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第一保障,因此,寻找效果更合适、更好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尤为重要,以期减轻患者尤其是儿科患者的痛苦。以往小儿患者常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其疼痛常带给患儿造成心灵创伤。七氟烷现已成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其具有诱导期短、消除快、呼吸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小、麻醉诱导和觉醒平稳而迅速,麻醉深度易调节等优点[1-3]。本文对我院儿科108 例需手术的患儿进行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 年2 月—2014 年11 月儿科108 例需手术的患儿,手术种类包括包皮环切术、气管异物取出术、阑尾手术、疝气手术、精索鞘膜积液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术等。所有患儿术前均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指标,结果正常。男58 人,女50 人,年龄8 月-9 岁,平均年龄为5.12±2.39 岁,体重7-30kg,平均体重为24.58±3.27kg,ASA Ⅰ—Ⅱ级。将108 例患儿随机分为A 组及B 组,每组54 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A 组即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 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B 组即8% 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 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均需禁水、禁食6~8 h,术前30 min 肌肉注射剂量为0.01~0.02 mg/kg 的阿托品,常规选择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A 组采用肌肉注射4~6 mg/kg 氯胺酮基础麻醉后行静脉穿刺,待静脉穿刺成功后行骶管或硬膜外穿刺,根据患儿年龄、体重进行骶管或硬膜外常规给药,术中静脉注射给予咪达唑仑0.1~0.15 mg/kg 及芬太尼1~2 μg/kg,术中根据患儿的反应间断给予氯胺酮1 mg(kg?次)。B 组则先将螺纹管道内充满8% 七氟烷,将面罩轻扣于患儿口鼻部,氧气流量3L/ 分,嘱其进行深呼吸,患儿意识开始淡漠时,七氟烷浓度减为5%,待患儿意识较淡漠时,立即扣紧面罩,快速加压吸入七氟烷,患儿入睡后即刻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停吸七氟烷,静脉注射给予咪达唑仑0.1~0.15 mg/kg 及芬太尼1~2 μg/kg,随后行骶管或硬膜外穿刺、骶管或硬膜外麻醉。根据患儿年龄、体重进行常规给药,术中根据患儿反应变化给予维持或间断吸入1%~3% 七氟烷浓度。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分别记录两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监测的RR、HR 和SPO2 变化,年龄>3 岁的患儿增测MAP 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所有计量数据采用X±S 表示。
2 结果
由两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得知:A 组的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9.34±8.76 秒及51.29±3.91 分,B 组的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42.01±6.47 秒及19.73±4.64 分。B 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A 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两组的HR、SPO2 进行比较得知:A 组HR 明显上升,B 组平稳(P<0.05),两组SPO2 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资料中显示,B 组诱导时间、术后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 组,同时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耐受好,肌松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较满意,表明七氟烷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婴幼儿麻醉时经常要先在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下建立静脉通路,肌肉注射疼痛会还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心灵创伤,使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2]。因此,七氟烷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麻醉术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不合作的小儿尤为适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晓明, 唐耿志, 罗茂萍. 小儿七氟醚和异氟醚快速吸入诱导的比较[J]. 现代外科,1999,5 (1):8-9.
[2] 张溪英, 郭曲练, 王江平, 等.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剂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2:503-506.
[3] 王东坡, 胡瑶琴, 胡智勇, 等.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 (6):511-512.
[4]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6-480.
论文作者:刘进 黄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患儿论文; 氯胺酮论文; 静脉论文; 时间论文; 诱导论文; 氟烷论文; 小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