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方案创作与深化以韶关机场方案设计为例论文_龚哲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促使民航事业的繁荣,在机场每天所吞吐的客流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机场航站楼的建设势在必行,而在进行航站楼建筑设计时,其所面临的设计要求有别于普通的建筑设计,基于此,就需要在明确航站楼建筑设计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的展开设计,以便于保证航站楼设计的合理性,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的韶关机场为例,总结机场航站楼方案设计中应重点把握的相关内容,对今后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实践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场;建筑设计;航站楼

一、机场航站楼的建筑设计概述

1.设计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航站楼代表着机场的外在形象,因此,航站楼需要具备出众的特点,以便于增加人们对机场航展楼的印象,同时,还能够有益于航站楼的使用者,比如旅客、员工、航空公司等。航站楼建筑功能的复杂性非常高,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设计者要具备非常优秀的组织性、逻辑性以及资源性,且模糊性及混淆性是不允许存在的,建筑设计的使用说明中,必须要清楚、详细的说明航站楼的各种功能。航站楼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旅客,设计时,应避免患者进入航站楼内部后产生压抑感和盲目感,要求航站楼内部的环境较为安静、空间上分区明确,且具备各个区域的功能说明及区域的指引图。具体说来,航站楼的建筑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灵活性:即内部变化及外部发展都会对航站楼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航站楼与其相协调,基于此,在进行空间设计时,灵活性是必须要具备的特征,同时,局部及整体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第二功能性,机场航站楼作为一个功能流线十分复杂的公共建筑,有着一定严格控制的功能流线,这要求航站楼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且隔离区与非隔离区要进行严格的区分。同时航站楼又是人流活动密集场所,其使用又必须做到合理组织人流集散,提高过港的便捷度和舒适度。这两点要求之间的矛盾和平衡是设计人员应重点把握的。第三地域性,机场航站楼作为当地重要的公共建筑,其建筑外观形象是外来游客第一眼能感受到的,因此其方案设计应重点突出当地的文化特征与历史底蕴,体现当地地域性元素,成为城市精神形象的对外展示窗口。

在韶关机场的方案设计中就充分考虑了上述三点特征,通过单元模块化的结构构件应用,使机场在未来的改扩建提供方便,提高灵活性。其次通过合理的分区流线组织将国内与国际,到港与出港流线均合理分开,最大程度将人流组织合理(图1)。最后在外观上,通过提取韶关当地著名丹霞地貌元素,并以红砂岩予以体现,使整个建筑呈现独特的地域特征(图2)。

(图2)外观设计融入当地元素

2.技术影响因素

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的技术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高峰时段客流量的影响,空中运输系统中,机场、航站楼、飞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旅客提供服务时,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航站楼的建筑设计中,关键在于合理的布置其功能布局,而在高峰时段,航站楼的功能必须要能够正常的使用,由此可见,高峰时段的客流量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飞机的具体型号会直接影响高峰时段的和流量,二者成正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第二,飞机机型的影响,空中运输系统中,洲际级、洲级、地区级、转换级为其中的四个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的形成距离是不相同的,比如地区级的形成为不超过 1500 米,在各个等级中,所对应的机型是固定的,比如洲际级对应的飞机机型为波音747 型,具体的机型不同时,航站楼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重点考虑。

二、施工设计各阶段的控制要点

(一)初步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是整个航站楼建筑在图纸上实现的第二个过程。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对投资的合理控制、对各专业设计的合理性把握、对建筑节能措施的系统化设计以及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是建筑师必须落实的四个重要方面。

1.投资的合理性

由于大多数机场航站楼的投资主体都是有限的,不论哪种投资方式,都希望航站楼运营后的利润是高额的。因此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当控制整个航站楼方案在允许的投资范围之内并尽可能达到设计的理想状态。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选用廉价的产品和构造方式,而是对于航站楼设计定位要准确,采用适合这一建筑这一地区有效且颇具实现性、针对性的方案,也就是量身定制。

2.各专业设计的合理性

这一方面的考量是和投资紧密相关的,即针对不同的条件作出分析判断,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案。航站楼建筑方案构思阶段具备的工艺流程、总平面构型、建筑造型、室内空间、建筑节能等特点,决定

了在这一阶段,工艺、总图专业设计是在建筑专业设计之外比较关键的两个专业设计, 楼内工艺设备、行李系统的选用尺寸、型号是否合理、总平面布局中和陆侧、空侧的各种流线的关系是否合理都需要在这一阶段有一个相对理想完美的解决方案。而各专业方案配合建筑专业的室内外空间效果的实现是相当必要的,并最终会影响建筑效果的完成度。

3.建筑节能措施的系统化

当建筑节能设计概念融入建筑方案设计之后,在这一设计阶段各专业合理的节能方案必须要论证到位并且需要达到系统化,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各专业尽可能采取各类有效的专业方案及建筑节能措施,

避免良好的设计概念在后续实现过程中逐渐萎缩乃至消失。同时在这个阶段必须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以控制建筑构造的各项指标和选材,避免施工图阶段设计的大量修改。

4.建筑消防性能化论证

由于航站楼建筑的交通特性——高大空间,一旦建筑规模超过 2 万平方米,航站楼的消防措施超越了目前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因此必须采用消防性能化的专项论证。由于这一专项设计影响整体投资的组成和构造措施甚至是平面布局,因此论证工作必须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并指导施工图的设计。这项论证工作可以选择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论证或者由设计院进行深化设计后和当地、甚至国家权威消防审批机构进行专题论证会并指导下一阶段的设计。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的设计是整个航站楼建筑在图纸上实现的最终过程。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必须紧紧控制各专业综合管线的协调设计、各部位构造节点的细化设计、室内装修效果的控制设计、幕墙及金属屋面指标、节点、选材的控制等四个重要方面。

1.各专业综合管线的协调设计

由于航站楼室内公共空间的特点要求各专业管线设计应当是整体的系统设计,必须遵从于建筑师所做的室内装修控制设计方案。

在这一阶段,建筑师和各专业设计师应进行合理详细的管线标高以及管线交叉安排,将各专业的矛盾尽可能完整的解决在图纸过程中,以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整体建筑空间的完美呈现,各专业的设计师建立良好的室内空间概念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互动交流、优化设计都是在这阶段得以实现。当航站楼规模较大时,可以采用协同设计和管线综合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控制管线走向。

2.各部位构造节点的细化设计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建筑,只要是被称之为“建筑师的作品”,这一部分的设计必然是施工图阶段“必修课”, 需要建筑师用耐心和对设计的虔诚态度仔细完成,同时要对各种类型的材料、产品熟谙于心,这部分的设计影响航站楼建筑最终的整体及细部比例、尺度及效果,在可能的条件下,建筑师应尽可能做出大比例的模型,以配合整体施工图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一阶段建筑师仍需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争取设计出适合不同航站楼的细部节点,而不是简单地抄袭标准图。

3.室内精装修效果控制设计

由于航站楼建筑的特点决定了这类建筑的室外造型设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全部设计的完成,这类建筑拥有大量的“内表情”展示在旅客面前,因此在施工图阶段建筑师应当对室内装修的效果进行控制设计,这样精装修设计施工单位有章可依,航站楼建筑的整体效果才能在图纸以及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实现。

在韶关机场的室内设计中,通过提取韶关市树——阴香树的叶子外观元素,融入到室内叶片状的采光天花设计当中,即提升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品质,还加强了对地域性元素的呼应。(图3)

(图3)室内设计的细化控制

4.幕墙及金属屋面指标节点选材的控制

由于目前国内建筑设计规范对于外幕墙、金属屋面这部分设计是需要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同时由于目前大量的航站楼建筑多大量采用幕墙和金属屋面,因此建筑师应当在施工图阶段对

这两部分的设计指标乃至节点、选材都应有一个明确、详细的控制要求,并应在施工后期配合阶段严密控制分包商的图纸以及施工质量,以保证最终建筑效果的完整性。

(三)施工后期配合阶段

建筑师所有的倾力呈现,均需要在这个阶段通过各施工承包商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应加强与建设方、各分包商的良好沟通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图纸阶段的瑕疵两个重要方面。

1.与建设方、各分包商的良好沟通

建筑师作品的完美诞生,全来自于建设方以及各分包商之手,与他们的良好沟通可以促使所有参与其中的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更深入的了解即将诞生的航站楼建筑的特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由于不懂建筑师设计构想”的低级错误。在配合良好的情况下,现场施工人员还可以为建筑师提出更好的施工方案乃至局部设计优化,这是建筑师“在图纸之外”设计思想的继续延伸,使我们称之为“作品”的建筑得以最终的呈现。

2.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图纸阶段的瑕疵

所有在图纸中遗漏的问题,都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也是建筑师修改局部设计“最后的机会”,因此在这一阶段建筑师应当尽可能多的踏勘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全程关注施工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得到最终理想的“作品实现”所有这些关于航站楼建筑设计各阶段要点和方法的阐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最完美的建筑作品,这些设计经验均来自本人的设计实践,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共同超越,实现我们对建筑师的职业追求!

三、结论

进行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在综合考虑影响设计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航站楼内部空间区域的功能,同时提升航站楼建筑设计的美观度,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提高旅客对航展楼的视觉评价结果,从而使机场航站楼建筑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在机场航站楼设计中的应用[J]. 邓卫娟.科技展望.2015(08)

[2]航站楼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为例[J]. 郭其轶.南方建筑.2014(03)

[3]生态绿色建筑在机场航站楼的应用——云南腾冲驼峰机场航站楼设计实例[J]. 汤文健.建设科技.2014(09)

[4]香港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J]. 时代建筑.1998(01)

[5]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站楼设计[J]. 张仁武,姚会来.新建筑.2003(03)

论文作者:龚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方案创作与深化以韶关机场方案设计为例论文_龚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