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刻变革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刻变革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4)05-0130-06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一个“反思哲学”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理解的合法性,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多 样化的理解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结果。那种唯我独尊式的、僵化 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以多种理论资源为来源的多样化研究所代替。人们研究的 视野更开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以往未有的。这可以看着是伴随着 “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次重大转型。但这只是一次有待深入的转型 :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看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繁荣的后面日益边缘化[1],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研究和介绍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种理论资源的过 程中出现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不协调的现象。最显著的是出现了割断中国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传统,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发展趋 向。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层转型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层转型的必要性,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流话语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的发展日益疏离。这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是 指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即指导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 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逻辑发展线索相联系的,与社会主义实践和制度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合法继承者。

二十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曾经是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为中国思想政治领域的思想解放和改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来就有着紧密的理论联系。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和以 前的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理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哲学体系 为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哲学的说明,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哲 学说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也由于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存在 的僵化和简单化等等问题,中国的哲学界开始了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冲击和改革。先 是以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为基本理论资源,出现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热潮,在受 到批评以后,哲学界转向了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倡和研究。最先提倡实践唯物主义的是 今天被认为仍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哲学家如肖前、徐崇温等等老一辈哲学家(注 :1988年1月在天津召开的“哲学体系讨论会”上,陈晏清、肖前、夏甄陶、欧阳康等 人提出和论证了实践唯物主义,并在全国形成了研究的高潮。学者们基本上都成了实践 唯物主义者。但讨论的深入很快引起了分歧,出现了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物质本 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实践超越论的区别和对立。(任俊明、安起民:《中国当代哲 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67-480页。)有必要指出,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 有统一观点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作为共同的特征,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持 批评态度,但是有的是根本否定,有的是认为两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二是肯定实践范 畴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作用,有的提高到用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有的只是理 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三是突出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由于实践唯 物主义首先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倡(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以及 实践哲学(或者理解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主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批 判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过程中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构成中国 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前史。(参见王金福:《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苏州大 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话语主要依据的是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资源。),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由于中 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和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冲 击的特征,从哲学上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就有了某种理论上的必要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越来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所重视。特别是“苏东”的失败和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解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可能理论 资源,为中国哲学界所高度重视,而这又是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的。实践 唯物主义在中国哲学界取得合法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流话语 ,但是,在这种主流话语中,深刻的矛盾已经内在的产生;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资 源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合法性的实践唯物主义,构成了对实 践唯物主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而最初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往往被认为是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体系的哲学家。

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传播,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 实践唯物主义理解越来越为研究者认同。辩证唯主义哲学被认为是以恩格斯为源头,经 过列宁再经过斯大林所系统化了的哲学体系,是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曲解。而这恰恰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各种“后”马克思 主义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不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是一 种社会批判理论。这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指向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但是,西方马克思 主义从产生时就具有的批评列宁主义和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特征,决定了西方马 克思主义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同时,必然地对社会主义的实践发 展存在着隔离的现象。因此,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 话语,必然地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疏离的现象。这也可以以两个疏离来说明: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之间的疏离,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话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日益疏离。

就前者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有很多学者也在研究和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流话语认为,那仅仅是政治理论 宣传,不是学术研究。例如在从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的学者之间,不仅在研究的方向上,而且在语言系统上也存在着某种可以明显感觉到 的难以交流的现象。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紧 密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所代替。一方面是以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教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它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 实的需要;一方面是主要以介绍、研究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 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某种在理论范式、 逻辑思路、理论的现实指向上明显不可沟通的现象。

在理论范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为 中心,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础,着重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的说 明;但同时也存在着理论的抽象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够以及理论的僵 化等等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从其基本理论资源看,在大量地引进和 介绍西方的哲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注重于与西方理论的接轨和研究 ;个性化研究、价值中立原则和以青年马克思为基本理论资源成为这种研究的基本的导 向。这种研究一方面丰富和活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学术空气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 论资源,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学院化和政治的疏远化的现象。

在逻辑思路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则在多种理解并存的同时,其主流话语在认同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存在断裂,恩格斯、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 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精髓,因此应当重新回 到马克思,马克思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批判家。

在理论的现实指向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构成现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有机构成部分,具有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明显的辩护内容,力图说明社会主义的改革现实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则以淡化意识形态为取向,其理论的现实导向在 以异化为中心范畴的前提下指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这种现象可以说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政治话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话语之间的疏离。马克思主义哲 学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隔离的现象。

就后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的学术化、职业化的趋势,在大量介绍和研究西 方哲学思想、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出现了批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趋向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方向是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 的主流话语中,批判市场经济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其原初形态 来说,在马克思理论的文本特点上看,它的显性话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有两个重要 的理论维度。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维度,它是以往 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的 维度;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因此其批判的基本内容就是对市场 经济的批判。前者构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在以往的无产阶 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曾经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能动作用。但是随着前“苏东” 的巨变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一显性话语,不仅受到了理 论界的置疑,而且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话语的确立,不再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核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这一维度,在西方 为一批以大学学者为主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宏扬;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界的 介绍和研究,在中国正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流话语。

其原因在于:首先,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 ,西方的各种理论,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被看成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可能的理 论资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经历了一个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到无条件的认同 的过程。虽然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流研究话语却是认同 -这表现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上,也表现在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中 。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产生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 果。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是在扬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即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经济实质上是一个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于是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建立使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真正的面对它的“经验背景”。如说:“我认为中国社 会正在无情地‘走进马克思的问题域’。基于这种看法,可以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对于 中国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由于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获得了 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所需要的经验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在今天才真正的进入了 它的本真语境。“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马克思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我甚至认 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正在步入‘马克思的问题域’。马克思的问题 域是什么?…反对经济暴政才是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和使命。……由商品经济或叫市场 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社会异化、人的物化、人的主权的虚拟化、竞争状 态下人与人的分立化、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经济暴政等等,就属于马克思的问题 域。”按照这位学者的言说,对马克思的研究只有走一条另类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持批判立场的理论发展道路。“在当今中国的条件下,马克思和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学科 是会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的。正如上述所说,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重要的原因就 在于他举起了批判商品经济或者叫作市场经济的旗帜。这一点使得马克思的思想不仅难 以为谋求通过市场经济来获得繁荣和现代化的社会提供支持这种选择的思想资源,而且 由于他的批判性而使其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会成为这种社会的对立面,马克思因此也会成 为这种社会的某些强势群体,特别是某些新兴的强势群体所讨嫌的对象。也由于这一点 ,对马克思的研究不可能在这种社会中成为一种显学,以马克思为治学对象的研究者如 果不媚俗的话,也不可能为这个社会中的强势群体所青睐,所以,在此可以预言,中国 的马克思研究者大多数的日子将是不甚风光的,甚至会遭遇漠视的。”“从个体感受来 看,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常常感受到马克思确实在与我们同行。因为我们的社会确实在 很大程度上,正在不断地复制马克思所批判的东西。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常常感受到他在 言说的对象正是我们的社会。”[2]持同样的观点,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把历史唯物 主义贯彻到底,解放总只是一定历史情境之下的解放,而后来的大多数社会主义革命, 其发生不是因为物化的压迫,因为物化根本就没有开始(黑体为原文所有——引者)。革 命以它的另一种面目向世人昭示了它的欢欣和困境。在这里,解放的哲学不幸就有点像 纸上谈兵,也或许,我们并不是站在革命的门槛上。总体性的东西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 社会的危机以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某种鸿沟,但正如安琪拉·戴维斯,一位黑人共产主 义哲学家所说:‘我并不完全相信这种黑人解放,我不相信它的实现方式能够真正就是 我的解放。我不敢肯定,当我‘放下我的枪’的时候,人们不会再把扫帚塞回我的手里 ,就像我的古巴姐妹一样。’”所以,“在中国,不仅物化刚刚开始,哲学也刚刚开始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这两者都尚未开始。”“在这里,我们绕过20世纪,又回到了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3]因此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张的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即 革市场经济的命。[4](注:主要以西方新左派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新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 相同的观点:汪晖先生的《当代中国的思想现状与现代性问题》最后一节的标题是:“ 面对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他提出问题的基本前提是“传统形式的社会 主义无法解决现代性的内在危机,作为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新启蒙主义 ’也几乎无力对当代世界的发展作出恰当解释和回应。正是在这里,隐藏着‘重新思考 中国问题’的必要性。”“韦伯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反思都建立在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观 察之上,而在今天,我们有必要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反思同时视为对现代性问题的 反思,这个现代性问题是由欧洲的近代资本主义及其文化所引发的。市场社会的扩展及 其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必然伴随着自发的、未经计划的社会保护运动,这两个方面的冲突 构成了十九至二十世纪的最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动因,也成为现代 社会制度自我改革的基本动力。现代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理解 和克服这种矛盾的历史愿望,但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但未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而且 最终将自己汇入了全球资本主义之中。”(《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将马克思理论的“原教旨”[5]理解为社会批判理论,既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接轨” 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内涵着对其它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怀疑和否定。例如认为指导中国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种“实用主义”应用,认为“中国共产党解读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阶级斗争’和‘生产力论’。”“这些都不是全面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阅读视界。”[2]对待马克思主义存在“实用—崇拜—尊敬”三 种态度,把“实用性理解”与“学理性形式”对立起来,提倡一种“尊重”的研究态度 即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着一种学术理论的学术化态度[6],忽略了理论与实践(当然是现 实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从而出现“错置语 境”地仅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走向一条另类的类似于现代西 方“新左派”那样的理论发展道路。可以说,这是一条误入歧途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道路 。

有必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存在严重的疏离 。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术界通常都是从批判教科书体系开始,认为教科书 体系是僵化的、是无根的,例如张一兵就认为,“传统教科书”“它显然将带来理论上 的无根性。”也就是“访谈录”的提问者所理解的“回到马克思”“这种回归是摆脱前 苏联和东欧式马克思解读模式的理论无根性的真正开端。”[7]。而且这在某种意义上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的传统:研究往往从批判教科书开始或者作为研究的前 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几十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虽 然也吸收了一些学术研究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讲到马克思主义的哲 学基础时,仍然提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时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术研究主流话语,实践唯物主义或者相关的提法都是从西方马克思 主义的主要流派那里来的。例如葛兰西就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哲学;南斯拉夫的实 践派则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阿尔都塞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 主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这样我们发现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着隔离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处在又一个历史的转型过程中;如果说1980年 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种理论资源的引入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发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元理解与疏离现象的产生,那么,如何以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 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构建统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则成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层转型的必要性。而这首先需要理清以上现象产生的社会的、历 史的原因。

二、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演变的历史或者说谱系 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连续演变的历史,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因历史 条件的变化和与多种理论思潮的交溶过程中形成的多中心的、多家族的分裂对抗与共存 的格局:有伯恩斯坦主义与考茨基主义合流形成的社会民主主义,有以卢卡奇等等人为 源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后”马克思主义,有以列宁主义为源头的理论、制度 与运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甚至有通常被认为是“极左”的托洛茨基主义。

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认知模式:有正统与异端、东方与西方、工业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农 业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那么应当如何认识这种现象?二十多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思 想解放的一个成果,是在学术理论上承认了这种多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的源流都有其存在 的合法性,其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社会主义实践的有益探索。有学者认为应 当承认托洛茨基主义也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派别,应当承认它具有一定的合法性。 这应当看着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各国以自身的国情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 实践的探索都有自身的历史理由,就是今天的各种“后”马克思主义也有它在理论上可 理解、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但这只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一百多年多中心的、多家族的分裂对抗与共存的格局,各国的社会条件的区 别,又决定了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传统和政治立场。例如,英国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被 公认是社会民主主义的自由主义化表现,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国内奉行的是自由主义政策 ,在国外是奉行的追随美国的政策。众所周知,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 思潮,而具有多形态、多线索的特征,但从其主导方面看一开始就是一个具有反列宁主 义趋向的异端马克思主义流派,它具有反“正统”即反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但 主要是反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特征。例如反对所谓的经济决定论 ,主张总体性是辩证法的实质——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仅是经济政治革命而且更重要的 是思想革命、意识形态革命,并在总体性的辩证法的理论逻辑中,走向认为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是文化批判理论。反对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认为建立的俄国社会主义是 一个不民主的异化的社会。同时由于它是以探索与俄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同的欧 洲“新道路”为己任,因而又把批判西方资本主义、主要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自己 的理论的基本内容。因此从其批判“视界”的角度看,具有批判的“视界融合”的特征 。所谓“视界融合”,即是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和东方的现实社会主义都是一种“异化 ”的社会,前者表现为以市场经济为载体的物的异化,后者表现为以官僚主义为载体的 人的异化。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中的法兰克福学派主张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双 向的批判维度。

而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来看,列宁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源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以实践、制度和理论相统一的是俄国式的马克思 主义及其实践。今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法性来源于这一历史源头。多种来原 的马克思主义理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但是它们之间曾经具有的分裂和对 抗,它们由以形成的不同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从不同的价值立场对马克思思想的阐释 ,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互相吸收和促进的关系,也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质的差异。 因此任何无批判地认同,都可能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向歧途。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元理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这二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深刻的 变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它具有把理论、 制度和实践相统一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转型和思 想理论领域的变化必然深刻的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这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即政治、经济、社会的领域和微观的角度即思想理论领域两个方 面看。

宏观的我们只指出几个基本的事实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系:

1,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国际社会的 主导。这是以十月革命为开端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受到全面置疑,从而以列 宁主义为理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这被认为是来源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理解)受到全 面置疑,相应地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受到全面置疑的国际背景。

2,我国从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这是中国的社会批判理论兴起的社会经济条件。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稳定、迅速的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发展。这是以列宁主义传统为基础的中国马 克思主义存在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基础。

4,社会两极分化的出现及其某种意义上的固定化。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以“二 大阶级,一个阶层”为基本社会结构、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平 均主义是它的基本的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为基本方向,一方 面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内在地具有的促进社会发 生分化的机制(注:曹锦清、陈保平:“原先的改革理论把公有制与共同富裕视为社会 主义的本质规定。但市场经济的本性和自身规律造成的实际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理论预期 。”《中国七问》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83页。),促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我国社会已经是个存在阶层结构的社会。如何认识这种社会现象,从不同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传统出发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理论结论。

5,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 义发展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改革指导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 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社会基础的党建理 论,它是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的理论总结和意识形态反映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作为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源头 ,把以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作为自己的历史合法性的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基础。这就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传统上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 统地位。

微观即思想理论领域出现了多元发展的格局。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的思想理论 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这就是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发生了深刻的分化。自由主义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从原本被遮蔽在社会主义改革话语中浮出了水面,对中国思想 理论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激烈论争成为二十世纪末期到二十 一世纪初中国思想理论界的突出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从学术理论界看,在这场必 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理论争论中被边缘化,失去了话语权;民间思想话语(自由主义 、新左派、民族主义等等)在某种意义上主导了中国的理论精英思想理论的走向。

思想理论领域的多元化是社会分层化、利益多元化的结果。它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又 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带来了机遇和提出了问题。实质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其内容上看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格局的 形成[8],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如何应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格局,确立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学术理论界的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历史任务。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正是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转型的几个基本原则

1,重新认识马克思的理论,承认马克思的文本本身存在显性话语体系和隐性话语体系 。这里的所谓显性话语体系是指的马克思在构建其理论时,由他生活的资本主义具体环 境所决定的马克思文本的主导话语体系。马克思理论显性语境的核心内容包括批判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构成这样两个部分:与批判相关的如《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经济学手稿 》等等;与后一部分内容相关的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以 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等。当然严格说来马克思理论显性话语的这两个部分内容是交 溶在一起的,并不存在严格的区别,因为革命理论本身是建立在批判理论的基础上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是要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暂时 性中发现进步的、更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的社会形式以及实现这种社会形式的现实途径。 但这是作为马克思理论的“批判”“阶级斗争、革命”这种显性语境的价值前提、价值 目标这种形式出现的,它隐藏在“批判”“阶级斗争、革命”这种显性语境的后面,所 以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作为“批判”这种显性语境后面 的隐性话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性、建构性的一面。这里的隐性话语是指的作为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显性话语的价值前提和对历史的规律性揭示必然导致的关于未来 社会的一般特征的话语体系。马克思绝不是一个“绝对”的革命者和批判者,他同时是 在批判中发现人类生存的新的社会形式的建设者和建构者。虽然马克思从来不构想未来 社会的细节,也多次批判这种理论构想,但他在批判中建构的那些关于未来人类生存状 态的话语体系,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践的价值目标,而且提 供了人类对社会发展形式的另一种选择。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否定马克思 理论的这一根本特征,不如说社会主义以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没有以此为价值目 标。这种隐性的话语体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恰恰构成马克思的理论的核心内容,对 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源。

2,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批判性到建设性研究的转型。我认为,不能仅仅把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视为批判的对象(它存在消极的方面需要克服和批判),而应当首先确立一 种建设性的态度和价值立场。通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和我国出现的社会批 判理论趋向,他们的逻辑思路是“批判异化,实现人类解放”,即在抽象的批判市场经 济中(所谓异化现象),强调民主和公正,而不能在批判中指出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尤 其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和立场。马克思的逻辑思路是“通过异 化,扬弃异化,实现人类解放”,一方面是强调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通过市场经济 的充分发展)是达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强调革命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 主义的必要手段。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它 的基本特征,虽然它还很不完备,但通过逐步的发展即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途 径;革命已成为历史,全盘否定的批判是一种错误的理论立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的建设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转型的关键内容。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 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一方面是对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的意 识形态是建立在不同的社会基础和制度上的,自由主义要在中国实现彻底的私有化、西 化,这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传播自由主义的目的,也是中国的自由主义的必然导向 ;因此反对自由主义必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自由 主义又是互动的,不仅马克思主义是在扬弃自由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从青年黑格 尔派的一员到对青年黑格尔派——当时德国形态的自由主义的批判,到确立自己的理论 ,以及对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都证明了马克思在批 判自由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不仅批判了这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且合理地吸纳了自 由主义中那些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西方文明的精华。而在作为制度形态的社会主义 出现以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促动,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改进和改良 ,则是现代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9]。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现代自由主义可以视为这 种冲击和促动的意识形态结果。今天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吸纳了经济自 由主义的合理内核,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对 自由主义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之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 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 知识的功能(认知—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策略层面)的功能[10],从而同时也是人类 精神文明的成果。多数社会科学学说在通常的情况下,或多或少的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受到特定的阶级、利益集团的支配和影响,但同时又是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产物 ,是人类知识的凝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同时,必然会 吸纳其中的人类知识的精华。

4,确立认同的批判与不认同的批判的价值标准。这里有必要指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确实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社会主义实 践发展中的似资本主义阶段本身“隐藏着‘重新思考中国问题’的必要性”。但是有认 同基础上的批判和思考,这就是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坚持社会发 展的社会主义导向,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通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路;这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揭示的唯一可行的道路,这 也是坚持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同时也有非认同基础上的批判和 思考,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和中国社会主义面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后, 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主义出现幻灭、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 论资源,以回到马克思为口号,对现实社会主义持一种民间的、反对的立场。这由此构 成对现实社会主义的两种基本立场和态度,也是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种基本 立场和态度。

收稿日期:2004-08-3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刻变革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