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淳安县石林镇建设步伐加快,导致石林镇及其周边山体发生很多小型浅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及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议采用经济、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加固治理
1 人文地理
淳安县石林镇位于淳安县的东大门,东邻建德,北面临湖,是风景秀丽的湖区乡镇。石林镇是一个新的建制镇,于2001年由原来的茶园镇和富溪乡撤并而成,总面积144平方公里,管辖17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96%以上,人均森林面积达4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林业乡镇。石林镇交通便利,省道和县道贯穿全镇。石林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淳安县前列。拥有毛竹、用材林、茶叶、柑桔等产业,形成了四大农业特色资源优势。用材林面积123400亩,毛竹面积26510亩,茶叶面积6000亩,柑橘等水果面积4000亩。
2 气象水文
石林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缘,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8℃(7月),极端最低气温-8℃(1月);年平均降水量1534mm,平均降雨天数156天;每年4-7月为集中降雨期,也是暴雨高发期,降雨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0%,期间最多日降雨量206.2mm/d,最大时降雨量59.5mm/h;持续降雨天数最长18天,最大连续降雨量为489.7mm。根据附近水文站多年的降雨观测资料表明,每年的4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汛期,该时期灾害性天气较多,易引发地质灾害。年平均无霜期为260天,雨日1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日照时数1960小时,年蒸发量约1380mm。石林镇北面临湖,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后,库边雾区扩大,温差缩小,相对温度增大,具明显的“湖泊效应”。
3 地形地貌
石林镇主要为丘陵地貌,山体海拔高度多在300m以下,山体自然坡度相对较陡,多在25°-35°,仅在山体坡脚前缘自然坡度相对较缓。山体中上部多为原始植被,多为灌木、乔木等,山体中部、中下部多被人为开垦成旱地或种植用地,主要种植茶叶、毛竹、柑桔等一些经济林木,总体来讲山体植被较发育,覆盖性较好。
4 地层岩性
根据《浙江省地质图》及《淳安县地质矿产图》可知,石林镇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主要有奥陶系上统长坞组、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和第四系,分述如下:
⑴奥陶系上统长坞组(O3c):
出露基岩岩性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黄褐色、灰褐色,局部少量呈青灰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上部岩石风化程度较强烈,风化厚度较大,其中全-强风化层厚度可达6.0-10.0m,风化后多呈土状、土夹碎块状,局部少量呈碎块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⑵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S3t):
出露基岩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灰褐色、灰绿色,细粒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其中强风化层厚度多在1.0-3.0m,风化后多呈碎块状。
⑶第四系(el-dlQ):
第四系地层主要为残坡积层,岩性主要为含碎石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松散-稍密,透水性一般,碎石含量15%-20%,碎石多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其母岩成分为石英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等风化产物。该层主要分布于自然斜坡表部,山脊处该层厚度多在1.0-2.0m,山间坳沟及山前平缓地带该层厚度可达约4.0-5.0m,浅部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等。
5 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
石林镇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由一系列的压性或扭性断裂及部分纵张断裂、挤压带、劈理带等结构要素构成。调查范围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另外与之垂直或斜交的北西向张性、张剪性断裂和北东向断裂也较发育。
从图1《浙江省主要断裂构造分布图》来看,对石林镇影响较大的区域性构造有:开化—淳安大断裂(图1中编号7)和淳安—温州大断裂(图1中编号15)。其中开化—淳安大断裂是石林镇附近最重要的断裂,该断裂的断裂构造发育一般,且多为层间破碎带,总体上呈北北东向,与地层走向一致,总体来讲石林镇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层经过,区域构造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及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的[2001]167号文件的规定,石林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g为重力加速度),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
6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展趋势
根据《淳安县乡(镇)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等相关资料可知,石林镇位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石林镇及周边以往分布有1处小型崩塌地质灾害点。根据查阅资料、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资料可知:石林镇及其周边无岩溶地层,又无地下采矿点和抽吸地下水,因此不存在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重点调查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根据现场调查,石林镇山体植被覆盖性较好,坡面植被较发育,加之山间沟谷延伸较短,山体汇水面积较小,因此石林镇及其周边发生沟谷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现场调查石林镇及其周边山体存在大小规模不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为小型浅层地质灾害,且以上小型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近年来存在加大的趋势。
7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影响山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岩土体性质:基岩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山体坡面表部出露的岩土体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及全风化泥岩,两种岩土体厚度较大且工程力学性质较差,是引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内在因素;基岩岩性为石英砂岩山体坡面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各组节理面相互切割,是引发崩塌的主要内在因素。
⑵降雨因素:雨水不断渗入坡面岩土体,一方面增加了坡面岩土体重度,从而增大了坡体的下滑力;另一方面雨水改变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岩土体抗剪强度,从而削弱山体坡面的抗滑能力。因此降雨是滑坡、崩塌形成的诱发因素。
⑶地形地貌:山体由于工程建设开挖山体坡脚,在山体下部形成高陡边坡,具有良好临空面,且局部自然山体坡面坡度较陡,为山体失稳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⑷人类工程活动:山体坡脚由于工程建设,人为开挖改变了山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为山体失稳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发生滑坡、崩塌的主要外在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山体稳定性的内在因素为岩土体性质,外在因素为地形地貌,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
8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根据现场调查及访问,石林镇及其周边山体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小型浅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根据受灾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受威胁人数判断,其危害程度多属三级。
9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根据石林镇地质灾害类型的特点,首先是对发生地质灾害山体场地进行踏勘,初步了解并收集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及发展趋势,通过室内分析再进行充分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采用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绘、访问等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辅以坑探、槽探、明洞、钻探、原位测试等方法,最后在对所有资料开展充分的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编写有关成果报告。
10 地质灾害的加固治理
根据石林镇地质灾害的特点结合当地施工队伍等条件,可对岩质山体坡面采取锚杆+SNS主动柔性网、被动防护网、锚喷、挡墙等措施,辅以截、排水沟+监测的综合治理措施;对于土质山体坡面采取锚杆+格构梁、抗滑桩、重力式挡墙等措施,辅以截、排水沟+监测的综合治理措施。
11 小结
通过对石林镇及其周边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等调查及访问,石林镇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小型浅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主,通过对其影响稳定性因素分析可知,近几年来这些地质灾害有着加大的趋势,严重影响着石林镇经济的发展及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其进行加固治理势在必行,加固方式根据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可采用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区域地质志》,浙江省地质矿产局,1989年;
[2]1∶10万《淳安县地质矿产图》及区域地质资料;
[3]《淳安县乡(镇)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2004年11月;
[4]《淳安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2008年。
论文作者:宋洪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山体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淳安县论文; 淳安论文; 岩土论文; 因素论文; 滑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