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学生思维,构建魅力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迪论文,课堂论文,思维论文,魅力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从传统低效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演变的历史进程。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是教的根本。魅力课堂是“引力场”,魅力课堂是“思维场”,魅力课堂是“情感场”,魅力课堂是人的“生命发展场”。[1] 加德纳指出,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启迪学生思维,可以彰显课堂魅力,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造目标语言氛围,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意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受母语的影响太大,学生在开口讲之前往往要先把要讲的中文内容在头脑中翻译成英语,再说出来,还不能完全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形成英语的思维。 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你吃饭了吗?”“你去哪儿?”“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在汉语里司空见惯,若不假思索地移植到英语中便成了“Do you have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 “Go slowly.” “Walk slowly.”这样听起来很不自然,这些都是母语在英语交际过程中的“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的干扰,善于过渡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创造目标语言氛围即是使用生活经验中熟悉的情景或经验能够预测的情景,尽量使用视觉或动作代替母语解释,全过程都用“亲身体验”完成。通过大量的听读输入,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英语思维,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进行说写的输出。创造目标语言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意识,通过英英释义、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沉浸于英语语言氛围中,可以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参与,启迪学生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适切、积极的教学环境。有些英语课堂,已经热闹过度,丰富的图片、精美的课件、各种形式的游戏、表演及不时地鼓掌声……如此热闹带来的如果是一种表面的繁荣而缺乏内涵,容易滋生浮躁的心理,有时未必能够带来更多智慧的内涵。 学生的参与,不仅仅是动态的表现,而且还应有静态的思考与想象,以及必要的课堂的留白。激思启疑,予学生发展的时空,可以体现教学的深度与高度,做到动静相宜,张弛有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留白,就是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不落痕迹地造就教学中的“阴晴圆缺”,演绎精彩的“补白”。 因此,应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索,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大胆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语言天地,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三、绘制思维导图,引发学生发散思维 威廉·叶芝说过,“教育不是填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个火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可以使学生振翅飞翔。 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保存和应用。特别是当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就越容易提取出来,以适应新知的学习。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可完美地表达发散性思维、提高工作效率的辅助性工具。利用它,可以将大脑迸射出来的模糊灵感快速转化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树状图形,最终形成严谨的思路。该方法同样可用于日常学习中,帮我们将纷繁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等。通过思维导图引发“头脑风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ways to protect animals:stop cutting down the trees,plant more trees,never kill the animals,protect the environment...;询问What is a square?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blackboard,table,desk...;让学生进行brainstorming,talk about food and drink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任务talk about the pictures of the seasons in groups中,使用句式“Spring is…I can...Summer is…I can…”引领学生发散思维;通过“Be careful.The tiger is too dangerous/strong/big/hungry…”引领学生发散思维。[2] 运用思维导图对所复习的词汇、句型、语法进行发散性分类列举,利用蛛网图(spider gram)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这就像蜘蛛结网一样对某一内容进行蜘蛛网的扩散,从复习一个词汇达到向复习一串词汇的飞跃,培养学生演绎和归纳的能力,使复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复习“季节”时,可由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展开复习四个季节的英语名称,然后通过How's the weather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来复习描述天气情况的形容词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再从描写天气情况的形容词串到与天气有关的名词sun,rain,wind,cloud,snow,这样通过brainstorming由seasons→spring,summer,autumn,winter→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sun,rain,cloud,wind,cloud,snow,由季节总称→四季→形容词→名词,将词汇通过“串联”产生内在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英语构词法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构建英语词汇的能力。此外还可从sunny,rainy,cloudy,windy,snowy→warm,hot,cool,cold→fly kites,swim,taste oranges,skate/make a snowman/have a snowball fight,将季节、气候、动作串联起来,激活学生思维,“联”出一片生机。 四、借助教学素材,发挥学生想象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思维和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故事的多种结果,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想象性质的疑问,扩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续编对话、故事,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中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插图,充分让学生体验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充分借助插图,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提高其语言学习的效率。 创设情景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形象、情景或气氛,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设计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产生联想、想象,进而深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发展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将学生的思维置于想象之中,使学生产生探索和表达的欲望,以填补认知冲突中不平衡的部分,自主地开始学习。将教学内容置于新奇的想象、猜想之中,在新知与旧知之间设置一定悬念,引发认知冲突,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旧知去对新知进行联系、预测和假设等,再来验证其猜想,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知识的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 让学生猜谜语,启迪学生思考与想象。We can see flowers in it.(garden)We can read books in it.(library)It's black.It's a rectangle.(the blackboard)It's red and yellow.It's a circle.(the sun),这些谜语让学生进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4] 五、加强听读输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归纳推理能力 在发展听、读能力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听读素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归纳推理的能力。英语阅读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 通常而言,需要培养和掌握的主要英语阅读技能有:理解主题和中心思想;略读以掌握主旨大意;跳读搜索具体信息;区分事实和观点;利用上下文及构词法猜测生词义;善于推理;做出合理的结论;体会言外之意;预测篇章内容;辨认作者的态度等。这些阅读技巧的训练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归纳推理的能力,并可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六、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培养欣赏与批判等高阶思维能力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在教学中我们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通过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面、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倡一疑多解,鼓励学生敢破常规,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潜力,活化教材,注重激发和引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以及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尤其在八年级以后,避免设计过多的碎片化问题,以免影响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设计对整篇、整段文章有深度、有内涵的问题。 七、走出思维定式,引领多元思维 学生在思维方面出现的错位、缺失,要引导其走出思维定式。通过智慧的引领,定能引导学生跳出原有圈子,走出自身的思维定式,进行多元思维,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百花齐放。 例 Lucy didn't come to school,did she? ________.She was ill in bed. A.No,she did B.Yes,she did C.No,she didn't D.Yes,she didn't 分析:本题考查反义疑问句的用法。在回答“前部否定,后部肯定”的反义疑问句时,由于受汉语思维定式的影响,不少考生误选D,即将“是的,她没上学”硬套成英语;其实,英语这时是从答语后半部的形式上来决定用Yes/No的,故选C。 八、设计任务,激思启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们在教学时,可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在导入时就布置任务,激起学生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训练探索性思维。[5]通过任务设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在学习“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性地训练,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质疑和释疑会更积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启思激疑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机制,它是在教师引导点拨下,学生从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点方面去思考,去激活疑问,激发推想、预测,边读边思,由思促疑。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阅读等教学途径,启迪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逐步训练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可以有意识地激思启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已有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点拨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最自然状态。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个体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课堂缺失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建构,所有的知识获得将是苍白的、空洞的。 九、授人以渔,激活思维,学会学习 单纯地“教”给学生答案,等于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让孩子自己发现水源,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打水工具的指路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激活思维,生长想法,引导自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课堂回归学生的世界,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青春飞扬的舞台。教给学生reading strategies,learning tips,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有了策略、方法的引领,学生定会文思泉涌,畅游学海。 魅力课堂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终目的与最高境界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立体思维,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予学生一把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通过问题推动思考,学会思维,形成思维,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智慧转身,逐步学会从“被思维”走向“自主思维”,促进素质全面提升。 积极的人生,往往是善于思考的人生,他们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成功的人生,往往是会思考的人生,他们由于不断地用心思考、创新思考,不断地开发了人的思维潜能,提升了人的思维智慧。卓越的人生,往往是不断地学习与借鉴,不断地追问与反思,不断地系统思考、创造思考,创造一系列新思维成果。如果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积极思考者,在思考中提升能力,感受到进步与发展,课堂自然也就在思考中增强了魅力。启发学生思考构建魅力课堂_英语论文
启发学生思考构建魅力课堂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