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渊文 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 731200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初中物理课本中的重点实验,我在多年的教学中认识到:对该实验的教学,学生若要在实验后吃透成像规律,一定要加强课堂互动,要在师生互动中强化实验所得。实验前要把握实验要点,做好知识储备,调动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重视实验获得。
一、做实验前把握实验要点,做好知识储备
实验目标的建立能促使学生产生实验兴趣,强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去做实验就会有好成效。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初步的认知即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是必须的,如果学生在实验前对成像情况一点不了解,那么做实验时就会一头雾水。做实验前,要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内容“生活中的透镜”,知道凸透镜既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还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学生对成像情况有初步认识,做实验的意识就强,实验目标明确,操作就有方向,当选择合适器材后,学生就能主动去寻找成像的规律。操作者操作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心位置,把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其在同一高度上,移动凸透镜、光屏就能找到不同的像。教师巡回指导,在光屏上找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引导学生测算出凸透镜的焦距,并兼顾到另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即用平行光(太阳光)测焦距。牢记这两种测焦距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凸透镜的成像有什么规律呢?在猜想中进一步提问学生:如何在实验中做出成倒立(正立)、放大(缩小)的实(虚)像?分析成像情况,这些成像需满足什么条件呢?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做实验,探究活动变得主动,水到渠成。实验前把握了实验要点,做好了知识储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的效率就提高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将课堂互动落到实处
学生操作实验,教师耐心指导,发现亮点与不足,将课堂互动落到实处。教师依据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问:为什么要让烛焰、光屏、凸透镜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像在光屏上方或下方、左边或右边时应如何调节烛焰、光屏或凸透镜?通过放手让学生实际操做,学生就会发现成像在光屏上方时,要上移光屏或蜡烛,也可以下移凸透镜,像就在光屏中心了;如果像在左方,应把光屏左移,或右移蜡烛,使像在光屏中央。牢记这些知识后,按猜想设计实验。实验前注意调整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在同一水平上。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学生在做实验时,可交流成像情况,讨论规律,给学生时间顿悟,让学生深入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成像光路图,从自己画光路图的过程中知道成像特点,加深成像区间的记忆,理解成像要点,初步探究成像规律。教师耐心指导,发现亮点与不足,及时分析、讨论、归纳,将课堂互动落到实处。
三、提升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知识的应用能力
互动中掌握规律,拓宽知识面,提高成像规律的应用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疑点、难点的探究会让学生更关注实验所得,课堂上增加知识容量,适当加强基础,训练应用能力,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知识有所掌握,透彻地感知凸透镜成像情况,思考疑难问题,更进一步深入归纳成像规律。学生在实验中不能停留在只关注实验步骤上,还要掌握以下四种成像情况:
1.当U>2f(物体在2倍焦距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情况是照相机。
2.当2f>U>f(物体在2倍焦距与焦距之间), 像在2f外,成倒立放大实像。
3.当U=2f(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像在2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实像。
4.当U<f(物距小于焦距)时,光屏上找不到像,但在物体同侧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同时,由四种成像进一步分析获得:(1)1倍焦距分虚实。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小。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在焦点位置处,光屏上不成像。(2)2倍焦距分大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2 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利用该规律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结合这些规律,知道生活中透镜的应用:望远镜中的物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通过目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防盗门猫眼是两次成像的结果,看到的是虚像,是正立的放大了的头像。还可拓展,让学生知道老花镜的度数、近视眼镜度数大小的计算方法。灵活学习成像规律,与生活密切联系,使课堂生动,使学习有实效,达到实验教学的终极目标。
论文作者:康渊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凸透镜论文; 实像论文; 焦距论文; 虚像论文; 规律论文; 学生论文; 互动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