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高科技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地改善。如果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完善,应用到电气自动化当中,又可以推动行业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1、人工智能在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虽然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大力研究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但是传统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依然具有技术涵盖方面广泛、技术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对电子技术依赖性较强等局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彻底打破这一情况,从各个环节入手,对条冶金自动化控制线进行系统升级,主要应用方向如图1所示。
图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示意图
1.1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在我国冶金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应用于电气设计方面。冶金行业电气设备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不易完成的工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似,它需要许多复杂的知识学科比如冶金机械电路、电机原理、电磁场等。原来对其设计方式只能进行不断试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大量实践,而且很难对数据进行精确研究,无法找寻最有设计方案。而应用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后,利用PC端软件进行电气设备设计分析,并结合员工经验,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减电气设备开发周期,提高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
除此以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电气设备运行控制中。在冶金自动化控制领域,想要提高电气设备运作效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代替工人工作,是冶金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细节完成度。
1.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冶金行业对设备正常运行的控制十分重要,在日常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环节,才能保证产品差异性在合格指标内。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应用于电气控制上,对于设备电力控制方面完全做到了人工智能实时控制。简单地说,人工智能的电气控制就是通过计算机运行提前好人工智能控制程序,在电气设备运行中,调节相应程序,进行电气控制。
1.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在冶金生产中,整个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都是靠电力进行生产操作的。尤其是冶金环节,因为其对温度和相关设备的高度要求,电力供应是冶金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提供安全和持续性强的电源电力系统,对冶金工业生产线的影响巨大。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应用于冶金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的神经网络中,利用自身的模糊专家系统和集聚理论系统,融合提前预设好的众多专家知识和电力经验,进行集中设备用电配给。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根据专家系统贮存的电力系统经验,对事故问题进行智能化分析和方案模拟。比如常用的人工智能IF—thing程序,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出现问题,该程序就会启动,进行问题解析。在日常生产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实施更新程序下辖技术库和缓存内容,保证程序更新度。
2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2.1控制性能好
由于先进的传感器及大数据的运用,人工智能在语言、图像、感知等多方面领域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能够有效的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各个生产设备之间的联系,让整个系统的衔接更加的紧密,各运行环节变的更加的透明可控,只需要很微小的调试就能够使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大幅加快。例如经常运用到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就能很好的体现出这一性质。
2.2灵活性高
在以往的生产中,电气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仍是比较僵化的,设备生产模式固化,一直局限着制造业的生产产能和产品的升级。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后,自动
化生产系统运行更加流畅,自动化设备可以灵活应用于产品的生产,经由人工智能神经元网络调节设备,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方式也可以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变换。
2.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
人工智能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同传统制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人工智能系统是完善的立体网络系统,企业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将更加充分,也将极大的改变企业人工成本的结构。
通过对生产环节各项数据的分析对系统的运行进行不断调整,能够生产更高精度和质量的产品。在一些个性化产品的生产上也能够精准调控。对于这项技术的运用不仅仅能够满足企业当前生产需求,也预留的产业链升级的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措施。
2.4安全性能更高
一般的电气设备都是大型的机器,而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较传统的人工及自动操控机器来说有更高的安全性。①人工智能网络系统能够实现智能生产,出现错误的概
率低,所以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低。②当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人工智能网络能够迅速反馈、记录和调整,能使整个智能生产网络下各个环节同步作用,从而保证设备和产品安全,有害有数据也将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而传统的操作一般采用点对点或点对面的控制,不具备系统的控制能力,因为反应时间长,问题处理周期长。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对于人及设备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3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应用的发展展望
为了实现我国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目标,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图灵测试,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步的具备自我意识。具备高级智慧的拟人化人工智能技术将学习人类的思维模式并结合计算机演算能力和大数据技术,在制造业中全方位的控制整个生产链的运作,并根据获得的生产数据自主思考改进系统的运作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使用,中国的制造业在产量、质量、产品多样性和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上将会成倍的提高。
未来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上的应用也会逐步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人驾驶系统,无人超市,无人医院,甚至是部分的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都能够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同样的这项技术也会应用于太空探索,科研开发。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这项技术将无处不在。
4、结束语
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人力、机械操作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市场的饱和、物价的上涨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企业只能通过不断地过优化整个生产链,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存活下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上的应用日渐成熟,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在自动化应用上仍有巨大的改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京一.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 科技风,2015-9 上.
[2]宋沛玉. 浅谈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4-5 上.
论文作者:段列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设备论文; 应用于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