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对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曾是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又留校从事教师工作。遥想当年,那时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相当肤浅。后来我又先后担任系主任、副校长、校长。离任以来,继续搞科研,带研究生。现在回过头来追忆几十年来参与大学教与学的历程,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似乎有了些理解。这里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大学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自然人变成社会的人,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骨干人才。教育是人类为了维系和发展自身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为,所以在任何时代,教育对社会的维系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盛衰荣辱、生死存亡。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总是如此。
然而教育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来改革体制、机制、内容和方法。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存量的增长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知识经济已露端倪,最近又有人说是扑面而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有人指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知识进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创新,这就要求劳动主体智能化,即广大劳动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容量和科学创造精神及能力的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虽然在我国知识经济的真正逼近也许还要一段时间,但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过去许多人在社会上取得成就之后便购置不动产,并力图把财富、资本和权力传之于子孙。现在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成为人们取得社会成就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事实告诉人们:不接受足够的教育,就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而缺乏必要的知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就使人们认识到与其为子孙留下遗产,不如让他们受较高程度的教育,掌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技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教育。它除了培养人才的功能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知识成为一种经济因素,它像房产、地产、存款一样,是一种资源。既然受教育、掌握知识已成为获取资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那么学校也就具有了产业的性质。这是时代的特征之一。然而由于教育是人类为了维系和发展自身的一种社会行为,这一性质至今也没有改变。所以在谈学校具有产业性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有别于一般的产业。
现代化的进程必然把大学从经济舞台的幕后推向前台。未来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而教育又是这一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讲“科教兴国”,而实际上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没有教育就谈不上知识创新。无论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今天,还是在完成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的明天,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都是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教育是一个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并带来丰厚经济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它的地位、作用与功能已今非昔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已取得不小的成绩和可观的发展,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以要在21世纪初叶建成为一个不逊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建成为一个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的国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国大学教育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革除陈旧的观念和作法。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新一轮的大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二、大学教育面临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只有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办学,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每一个时代的教育都有普及与提高的任务。总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而较高层次教育普及的程度也越来越广。我国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初等教育指日可待。而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已经提出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现在希望自己或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教育已成为新兴的消费热点。它既是民众的需求,又是国家赖以兴盛的根本大计,所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也必将面临普及和发展的问题。
终身教育的发展也要求大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的终身性。终身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从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情况看,教育体制方面总的发展趋势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由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由原来的学校教育向两头延伸,一头是学前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以期尽可能完善人的智能发展的早期培养,另一头则是走出校门后不断地进行再学习、接受再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更新教育”等新的教育形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所以,现代化的大学应该从过去单纯进行第一次学位的正规教育变成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方面发挥多种功能的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开放性学府。大学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修第一次学位的学生,还应特别积极地接受进行深造或再学习的在职人员。对成年人实施终身教育既有普及的成份,也有提高的成份。
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使我们面临着教育需求很大而办学力量不足的矛盾。怎么办?现在常听一些人说:“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言外之意似乎我们现在已经办多了教育。殊不知广大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首先在于发展教育。依据宪法,人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依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应当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依据市场法则,人们想自费求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简单地限定规模、品类和发展速度是不可取的,多些人受到高等教育,我们国家就多一分竞争力,因而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来满足人们这种日益增长的需要。调动社会各种办学力量,充分发展高等教育,是富国兴邦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建设,是满足人民需求和提高人民素质的根本途径。于政府为德政,于人民是万福,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办学所需经费可以多方筹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它同时又是一种市场行为。从商品角度看,享受了服务,获取了知识和技能,占有了知识的资源,就应该付出相应的报酬。大学教育可以不是义务教育,个人掏腰包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是说,办学经费要由国家投入、社会投入、个人投入三部分构成。发展教育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当然应以政府和社会投入为主。不过也必须改变只由政府提供办学经费的公益消费观念,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的前提下,让受教育者适当缴费,以缓解长期困扰我们的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教育既然有产业性的一面,就应当与市场经济接轨。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作法。
三、学校是为学生办的,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要让大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
办学,就是办教育。办教育为什么?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真正反映一个学校水平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正如评价一个工厂,主要不是看你有多少工程师,有多少先进设备,而是主要看你是否开发出质量优良的产品和这些产品有没有市场。评价一所学校,应主要看它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优是劣。固然,学校规模,系所数量,学科状况,设备条件,科研成果等,都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社会在为一所大学打分时,还是应该主要看它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和顶尖的程度。
因为有学生要上学,才办学校,并不是为了养教师,才办学校,招学生。大学,从原则上说是一种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一种环境:教授、教材、实验室、图书馆及其他各种获取知识的手段等等,还要为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切磋和竞争提供条件。大学是培养人的,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大学要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既要培养能工巧匠,也要培养大师;大学必须为中国的现代化和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富于创造力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大学不是一台制造同一规格产品的机器,而是一个学术园地,就像可以培养各种苗木的园圃。它为育人成才创造了必要的氛围。
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大学中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个观点一定要明确。应当说大多数人是赞成这个观点的,问题是一落实到具体行动,又往往背离了这个观点。例如,现在我们评价一所大学,不是让社会拿培养出来的学生作比较,而往往看你有多少著名学者,有多少先进设备,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有多少新的教学楼,甚至创收是多少,而学校则往往忽视社会的需求,忽视学生的要求,忽视培养创造人才的要求,常常是有什么老师开什么课,甚至什么老师都开课,让学生适应学校,适应老师,适应课程。这就把本末颠倒了,把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弄颠倒了。按我们现在的招生制度,学生一旦被某校、某专业录取,想改是很困难的。然而,学生在上大学前,不可能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得很清楚。何况很多人的专业还是家长、老师代选的。进入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觉得自己更适合学另一个专业,要求调整,这种要求本来是合理的,应当允许。我们常讲,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学习兴趣就是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所学的东西无兴趣,那么学习就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怎么能够出成绩、出人才?我们说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创造力,缺少实践锻炼,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教育制度造成的。我们长于安排,缺乏提供。你一切都替他安排,不给他选择的自由和锻炼的机会,他怎么会去创造?而我们目前这方面的管理体制卡得太死。这种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强调的是“螺丝钉”精神,把你拧在哪就得在哪干,要无条件服从,这怎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何谈创造性?
还有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由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并想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把某一专业的全部知识灌输完毕的旧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他们个人的努力,个人是内因,学校和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在“教”和“学”这对矛盾中,“教”虽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终究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学”才是内在的。旧时代讲“天地君亲师”,它强调教师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合理成份,即肯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主导作用,但是把师生关系说成是恩赐与服从和听命的关系也不合时宜。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已经不能用这种旧的观点界定新的师生关系。我们不能否定教师在教与学中的主导作用,但要看到现代社会的师生之间应该既是良师益友,又存在交换关系。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学生是求学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个人的意志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学相长,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师生关系是良师益友关系。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交费受教育,教师教学获得收入。所以师生关系又是交换关系,教育者有义务为受教育者服务。因此,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刻苦学习和钻研,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是完全有能力开发出大批人才来的。我想,要开发出人才,关键是我们对青年不能限制太多。七限制、八限制,把人们的积极性都限制没了,还怎么出人才?”他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学校的一切改革都应以尽力为学生创造更有利于成才的环境为前提,创造一个适于成才的氛围。学校应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成才的需求,而不能限制学生的选择自由,让他们去适应学校。
我在南开大学校长任内,曾与全校师生一起推进教学改革。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基础上制定了《南开大学关于教育管理改革的几项措施》,简称“教学改革九条”。其主要内容是在转系、转专业、学分制、选课、攻读双学位、自修取得学分等方面,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目的是通过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余地和发展条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措施把教学改革向前推进了一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但是,在准备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这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未来的知识经济是创新性经济。真正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新的知识。只有创造新的知识才会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注重打好基础,注重学生创造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几大要素。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实施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给予学生更充分的选择自由,让青年学生展开翅膀,去奋力搏击。
四、大学要强化改革意识,在教学、师资、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不论哪个国家,其高等教育都有不同的层次,大学也分有不同的层次。社会中的高层次人才大多产生于大学,特别是国家重点大学。这些大学教育的现代化,不仅对外具有窗口作用,而且对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大学,特别是一些身负重望的大学,身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骨干人才,其中既包括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也包括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未来的领导人的重任。这些大学不是为某一职业的就业而设的培训班,虽然也要在专业上有所侧重。因此,对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要求和人品、责任感要求。这些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只考虑社会上某个部门、某个专业的需要,而要考虑更大的需要,这就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对世界的科学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需要,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大学既要培养能工巧匠,又要立足于培养大师,既要教育学生树立志向,有大抱负,又要给他们以宽厚的基础,使其中的许多人在未来的博击中逐步成长为社会的骨干乃至大师。
应当看到,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培养的学生与世界先进大学培养的学生的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仿效苏联办学模式等原因,我国大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口径狭窄,学生基础单薄。对这个问题虽然有识之士已有充分的认识,但时至今日尚未得到彻底的解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基础宽厚才能有创造性。基础是创造的前提。必须注重加强基础。这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观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基础宽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该是知识广博、基础扎实、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对发展的适应性,并且具有科学精神、献身精神和对祖国两个文明建设责任感的新型人才。在考虑培养人才的业务素质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到下面几个因素。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学科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育应着眼于未来的社会栋梁的培养,而不是进行单纯的职业培训;三是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大学本科已经不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终端”,而是其基础阶段。由于新兴学科发展对于基础学科的依赖性和高级人才素质中基础的重要性,我们在注意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必须强调具备必要的广博的知识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要改进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确实做到能使青年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社会考察活动,了解民族传统和优秀文化,理解国情和社会需要,誓做一个修身、爱国,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一点常有被忽视的趋势,说句老实话,如果长期处于目前的状态,则整体教育是不成功的。
师资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感。“严师出高徒”。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在思想上和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千方百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永远是一所大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抓教育,首先抓教科书,抓教师,这是很有远见的。
从现在的工作实际看,在教师的地位、选聘、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亟待改革。这里仅着重谈一谈教师选聘方面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师资,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的师资,必须选聘具有很高学术素养的优秀人才。这些大学的教师不是谁都能当的,教授更不是谁都能当的。这应当是不言而喻的。
在选聘教师时,一是要求贤若渴,二是要严格标准。选留教师必须精挑细择,培养骨干必须优中选优,晋升学衔必须择强汰劣,聘任职务必须竞争上岗,这样才能建立一支精干优秀的教师队伍。而现在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如晋升教授可以因其年龄而“特批”,可以论资排辈,可以有各种照顾,可能凭某些荣誉奖励,发表文章的数目,甚至创收的多少来晋升等等。这些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管理方法不科学,许多措施治标不治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统筹兼顾,也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合理,结果把教师任职资格搞乱了,许多不该当教授的人也成了教授。教授、副教授队伍鱼龙混杂,这对教学与管理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严重影响大学教育的现代化。
当然,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为主流的社会里,在世界市场趋于统一的形势下,一个合格的教授是有客观上的价钱的。由于国度不同,可以有所差别,但是如果相差太多,就会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大学的教授队伍将干涸。这将成为发展重点大学的难于逾越的困难。
教育现代化呼唤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工作上不去,教师再棒,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总的说来,现在大学管理活动中行政干预的因素太多,许多作法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科学管理的原则。这严重阻碍着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借鉴政府机构改革、国营企业改革的经验,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加大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起一种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管理模式和体制。
在大学里,管理权力的结构具有多样化、分散化的特征,特别是教学、科研的管理权力,应该由行政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共享。管理改革千头万绪,十分复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学校的管理改革应该以加强学科建设为龙头、提高办学质量为目的,管理改革的成效要落实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注重目标管理,即把制定的目标与相应的考核评价作为管理重点,而对于教学科研人员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显得较为放手,这是大学管理的一个特色。因此,大学应加强以发展学科为主的管理,而不是模仿政府的设置模样,要充分发挥第一线学术骨干的作用,让学术带头人独立地负责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现在还存在着一方面缺乏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又浪费管理人才的现象。干部要年轻化,这个大原则是对的。但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简单化。管理现代化大学需要一批学术水平高,政策水平也高,又有丰富办学经验的人。没有这样的优秀人才,就很难高瞻远瞩地规划学科发展,慧眼识人地鉴别学术人才。可是,许多情况下往往片面理解干部年轻化,对管理干部的提拔、使用与离任硬性规定严格的年龄限制。这种作法既挫伤了许多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又使学校管理第一线很难积累高水平的人才。一方面吸收优秀人才进入管理层的机制尚不够健全,另一方面已有的优秀人才又未能珍惜,以致许多大学现在面临优秀管理干部后继乏人的状况。选拔培养一名优秀的校长、处长和系主任需要很长时间,学科建设的周期则更长,实事求是地、合理地使用他们,这既是对人才的爱护,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有利于学校的事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大学应是综合性的,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把学科搞好,使学科结构适应社会结构
重点大学是为社会的未来培养骨干人才的教育基地,它应当是综合性的和多学科的。即在同一所大学中应当包括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教育、体育、艺术等众多的学科。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在广阔的科学文化背景上培养出多种多样的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的骨干人才。大学的综合性也为发展现代科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另外,还必须保证在这种综合性中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的自由。大学不同于学院。学院由于其学科的专门性而不具有大学的上述功能。当然,也不是说学院就可以不考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需要。
首先,大学的综合性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教学的综合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职业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分工的不断重新组合,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兴学科发展对于基础学科的依赖性和高级人才的基础的重要性,我们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必须强调具备必要的广博的知识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大学适应新的需要,制定综合性的教育计划,不仅设置专业教育科目,而且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体育、社会道德教育、美育以及管理方面都要开设有深度的系统的高质量的课程,以及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果大学系科设置过于单调,就无法培养知识广博、基础扎实、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更大的适应性的人才。
其次,大学的综合性可以为发展现代科学提供最优环境。随着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信息广泛地交流,现代科学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高度分化表现在学科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急剧增加;高度综合则表现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越来越多。例如,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一切学科领域,几乎成为发展一切学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结果,形成了不胜枚举的大量的新学科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交叉形成的交叉学科,如经济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物理、核天文、生物医学、光子学及经济控制论等,还有的是通过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相互渗透形成某种新的综合科学。学科的综合性发展要求大学的结构更向综合性发展,以打破那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各种专业分工过细,互不通气的孤立状态,加速综合领域和临界领域的开发和研究,这是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综合性的大学由于它本身的结构,自然地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
回过头来看我们大学的现状,应该说我们的重点大学还没有那样高度的综合性。现有的“综合性”大学,由于没有工、农、医等系科,从而缺乏跟实践结合的生气勃勃的局面。而现在的专科性或多科性的工业大学,由于没有基础雄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系科,它就很难在理论方面得到足够的加强和配合,学术水平的提高受到了限制。这种局面不仅不利于全面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也不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即使从办学效率和效益来说也是不合算的。
我主张一所大学的学科设置必须与社会的结构相匹配,具备综合性,文理工农医都有一点,毕业生可以从事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工作。从职业划分和从业人员规模来看,文与理属“学”,不是社会需要的主流,却是“工农商兵”的基础。一所大学的学科设置如果不与工农商学兵的社会结构结合,则很难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强调大学的综合性并不意味着主张把大学都办成同一模式而无自己的特色,更不意味着反对办一些适应需要的专科学院。而是着重强调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学科上的综合性,学校的学科结构要适应社会的经济结构,这样才能为学术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想的环境和氛围,才能使学校保持适应社会而生存发展的活力。显然,混淆大学与专科学院的一些流行作法应该及早整顿。
抚今追昔,我深感办好一所大学是很不容易的。它是一个民族在创造人类文化高峰上的一种攀登,是各民族经济资源基础的比赛。学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如何把学科结构建设调整好?如何使学科达到或保持前沿状态?如何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起来?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并把它管理好?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统筹兼顾,精心安排。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必须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因而教育观念不能一成不变,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突破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就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