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国内关于建设工程管理标准逐渐完善。从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层面来讲,必须端正态度,强化理念,通过科学措施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基坑支护技术管理能力,推动建设工程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站在有关部门角度,应当从思想方面出发,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基坑支护技术管理作为重点内容,既要考虑安全问题,又要注重质量要求。站在施工单位角度,应当多方面增强自身素质水平,吸纳及训练专业管理人员,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果。此外,还需改善相关部门预防管理及精细化管理能力,依托奖罚制度,对表现优异者实行奖励,严肃处理所有问题与错误,增加管理人员主动性。具体实施阶段,应当灵活使用国内外主流设备及措施,进而提高建设工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基坑支护技术管理总体水平。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技术
一、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工程的概述
1.特点分析
对于干线综合管廊而言,主要进行电力管线、通讯管线以及给水、排水、燃气等管线的收容。在断面形式方面,干线综合管廊大多为圆形或者是多格箱形,在综合管廊的内部需要设置工作通道以及照明、通风设施,其特点主要包含以
下几点:其一,干线综合管廊相对稳定,并且能够满足大流量运输的需求。其二,安全系数高,内部结构相对紧凑。其三,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专用的设备,后期的管理与运营相对简单。
2.地下干线综合管廊的构成
首先,就是管廊本体。管廊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主要为现浇或者是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次,就是内部不同种类的管线。综合管廊的核心就是市民生活中所用到的不同种类的管线。其中,电力管线以及天然气管线、供水管线、供热管线居多。另外,地下综合管廊内部还应具有相应的监控系统。由于管廊内部的湿度、氧气浓度较为特殊,并且可以能受到非法入侵等因素的危害,因而要在综合管廊中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系统以及地面控制中心,提升相关灾难的防治效果。此外,还应具备相应的通风系统。在进行地下管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管道的施工质量,要根据规范要求建立相应的通风系统。最后,综合管廊还应具有配套的排水系统与供电、消防等系统。由于受到供热管道漏水以及雨水天气的影响,内部设施可能受到威胁,因而要根据实际状况设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主要为管廊的日常运营与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照明条件,消防系统提升内部的防火效果。
3.地下干线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城市地下管网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等问题,并且建设过程中对于交通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与影响。此外,目前的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空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不注重地下管线相关资料的整理,因而在进行其他管线的布设工作时不能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还有一些地下管线由于埋设时间较为久远,受到土壤、雨水等因素的腐蚀,导致管线出现破裂、泄露等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威胁到各行业的平稳运转,同时也对市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是,通过地下干线综合管廊的施工建设,能够有效弥补上述问题。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管线统一、集中的设置于同一条隧道内,进而降低了不同种类管线的检查井、检查室数量,同时也防止了敷设、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开挖问题。此外,还有效减少了路面工程的维护费用,提升了道路的交通运输能力。另外,道路地下空间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提升了城市环境的美化质量。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
1.打围
施工期间为了保障行人与过往车辆的安全,在测量放样后对施工区域进行围挡,围挡标准要求根据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要求确定。在围挡施工过程中及围挡以后在道路上设置警示标志、标识牌及道路指示牌,提醒行人和过路车辆注意安全并按指示行车,同时应派专人进行交通疏导。在城市交通主干道施工时,还应该做专项交通疏导方案,有必要时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清障施工
利用前期设计提供的物探报告和现场摸排情况,查清管廊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通信电缆等)的准确位置,并将其进行改迁。
3.基坑支护施工
管廊基坑开挖一般较深,当坑壁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受限以及放坡工程量较大时,可采取支护措施:
(1)喷射及锚杆加固。当管廊基坑开挖深度不大于4m且地质土质较好、渗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锚索)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固基坑坑壁,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2)微型钢管桩支护。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于5m,在渗水量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微型钢管桩支护。钻孔直径应大于钢管直径4cm~8cm,钢管桩入土后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浆,钢管左右钻若干花眼,以保证注浆液向周围土体扩散。
(3)拉森钢板桩支护。拉森钢板桩支护基坑开挖深度不宜不大于10m,钢板桩入土深度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板桩受力情况进行予以验算;当基坑深度较深,钢板桩受力过大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4)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桩适用于开挖深度超过10m以上,基坑周围荷载较大或周围建筑物较多的情况,混凝土灌注桩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钻孔灌注桩的直径、桩长可以根据持力土层的起伏面变化,并按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组合配置钢筋,钢筋用量较少,便于施工,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故而施工效率较高,也较为普遍。
4.基坑排(降)水施工
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且应防止水沟渗水,影响坑壁稳定。基坑每开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基坑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30cm时应停止开挖,采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并在基坑两侧挖好排水沟。
5.基坑监控量测技术
(1)监控量测的目的。基坑监控量测是基坑支护施工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应贯穿于管廊施工的全过程。基坑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
①掌握坑壁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支护施工作业。
②通过对坑壁和支护的变形、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③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量测内容与方法。量测项目有:基坑内外观察、基坑净空变化、支护结构下沉、地表下沉、支撑内力及外力、土体移位、坑壁内位移、锚杆轴力。施工时必须进行量测测,量测项目应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断面形状、大小和深度、地址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综合选择。
结合信息化施工的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和现场实际,将观测点一一设置在基坑坡顶及周边建筑物附近,同时拍照留证,按期进行持续监测,以便对基坑、支护结构、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向位移进行控制。
结束语
总体而来,国内人口规模庞大,从人类角度来看,衣食住行作为重点需求之一,在国内占据良好市场优势。正因如此,近些年国内该行业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是建设工程,已成为国内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关于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好全面有效分析工作,尤其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基坑支护技术管理的各种缺陷,应当作为重中之重,完成更多研究与讨论。
参考文献:
[1]谈旭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7(10):72-73.
[2]王吉刚.超深基坑支护综合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4(11):117.
论文作者:程传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基坑论文; 管线论文; 地下论文; 干线论文; 过程中论文; 量测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