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现状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10所普通小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学校管理论文,海市论文,现状论文,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基本信息
本研究借鉴国内一些研究者的观点,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分成四个层面:了解和监督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及规章制度;协助学校获得教育资源及处理公共关系;志愿参加学校面上管理,如利用闲暇时间到学校服务、协助组织课外活动等;高层次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如家长参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讨论。[1]在此基础上编制《上海市小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调查问卷》,于2010年4月随机抽取上海市8个区10所普通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的家长进行问卷发放,以期从实际做法和理念认知两个维度调查当前上海市小学学生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四个层面上的整体状况。研究共计发放问卷580份,回收问卷533份,回收率91.90%,其中有效问卷50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93%。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工具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
二、主要研究发现
(一)上海市小学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现状
1.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的实际做法上并未踊跃参与
由图1可知,在实际做法上,家长在了解和监督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及规章制度这一较浅层面,相对参与的较多,总是与经常做到的家长比例为40.6%,偶尔与从不参与的家长比例为18.4%。而在其他层面,协助学校获得教育资源及处理公共关系、志愿参加学校面上管理、高层次的学校管理活动,家长普遍参与的较少,总是与经常做到的家长比例分别为12.1%、6.6%、10.3%,均不高于15.0%;而偶尔与从不参与的家长比例分别为42.9%、53.8%、48.1%,都高于42.0%。整体而言,上海市小学学生家长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际做法上参与的不够充分,参与不踊跃。
图1上海市小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之实际做法
2.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的理念认知上均趋向赞同
由图2可知,就理念认知而言,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的两个较低层面——了解和监督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及规章制度、协助学校获得教育资源及处理公共关系上,表示非常同意与同意的家长所占比例分别为80.6%、57.6%,均不低于50.0%;表示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的家长所占比例分别为2.9%、8.5%,均不高于10.0%;说明多数家长在参与这两个层面学校管理的理念认知上趋向赞同。在参与学校管理较高层面——志愿参加学校面上管理、高层次学校管理诸项活动的理念认知上,表示非常同意与同意的家长所占比例分别为43.1%、43.2%,均不高于50.0%:表示非常不同意与不同意的家长所占比例分别为18.0%、16.0%,均高于15.0%;表明对于是否参与学校管理的高层面活动,家长们的理念认知还不是非常一致,有些家长支持,有些家长认为无所谓,还有些家长不支持,但整体上支持的家长仍然占多数。
图2 上海市小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层面之理念认知
(二)不同背景变量的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之差异情形
研究对答卷者的6项基本背景信息——身份、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总收入、家庭结构、孩子就读年级进行了调查,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分别检验这6个不同背景变量的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之实际做法与理念认知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发现(参见表1):(1)了解和监督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及规章制度层面,不同身份、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总收入的家长在实际做法上存在差异;不同身份、家庭月总收入、孩子就读年级的家长在理念认知上存在差异。(2)协助学校获得教育资源及处理公共关系层面,无论是实际做法还是理念认知,不同身份、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总收入、家庭结构、孩子就读年级的家长均无差异存在。(3)志愿参加学校面上管理层面,不同家庭结构的家长在实际做法上存在差异,其它5个背景变量下的家长在实际做法上不存在差异;不同身份、家庭结构以及孩子就读年级的家长在理念认知上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总收的家长在理念认知上不存在差异。(4)高层次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层面,6个不同背景变量下的家长在实际做法上均不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在理念认知上存在差异,其它5个背景变量下的家长在理念认知上没有差异。
(三)相关家长参与机构的设置普遍流于形式
家长委员会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家长参与机构,它的建立和运行状况是反映该校家长参与状况的重要指标。对该内容的调查,主要涉及家长委员会的设立、家长委员会发挥作用的情况、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三方面。
对于“学校有没有设立家长委员会”的问题,家长中表示有的占31.6%,不清楚的占59.7%,表示没有的占8.7%;表明无论学校是否设立了家长委员会,这一机构至少在家长群体中并未受到普遍意识和了解。这一推测在对“学校有无关于家长委员会的文件”、“家长委员会的活动频率”、“家长委员会运行和发挥作用的情况”等问题的调查上也获得证实。高达67.3%的家长不清楚学校有无关于家长委员会的文件;16.5%、16.3%的家长分别明确表示学校有、没有这方面的文件。更甚至有79.1%的家长不清楚家长委员会的活动频率,71.5%的家长表示不清楚家长委员会运行和发挥作用的情况。而且翻阅同一所学校的填答问卷,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答案,有家长选择学校设立了家长委员会,有家长则选择没有设立,还有家长不清楚。这充分说明目前家长委员会的宣传、活动和联系家长的工作都做得不够充分、细致和到位,导致多数家长不了解、不清楚,信息不一致;这也意味着学校在设立家长委员会、促进家长委员会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一工作上尚有较大的发展与改进空间。
对于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参见表2),除50.6%的家长对这一问题表示不清楚外,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并向学校反映、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帮助学校联系和组织家长活动三项成为最受肯定和认可的职能。选择这三项职能的家长所占比例依次为36.3%、30.4%、24.8%。而认为家长委员会具有请家长帮助解决办学中的具体困难、让家长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两项职能的家长却极少,仅占整体的13.1%。由此也说明进一步宣传家长委员会,让更多家长全面认识、了解该组织的职能及作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综上,许多学校即便设立了家长委员会,也往往流于形式,成立之后就没有再举行过活动,基本没有发挥任何联系和沟通家长与学校、监督学校发展的作用。这也难怪许多家长对学校的家长委员会设立与否、职能如何等基本情况一无所知。
(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条件和障碍主要来自家长自身的因素
研究发现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最重要条件和最主要障碍并不是来自于学校,比如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机构,校长或教师不支持;而是来自于家长自身的因素,特别是家长愿意参与与否,家长有无时间参与,家长是否具备参与的知识和能力。
对于所列举的关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7个条件(参见图3),认为最重要的条件是家长愿意参与的占38.6%,是家长的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的占21.5%,是家长时间许可的占13.7%,是家长对帮助子女的信心的占12.7%;而认为是家长参与管理的制度与机构设置、校长的鼓励、教师的鼓励、学生支持这些外在因素的家长所占比例均不足10.0%。由此可见,家长倾向于把参与学校管理的首要条件归结到自身因素上,公认的最重要的条件集中在家长愿意参与和家长的教育管理专业知识上。
对于所列举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可能碰到的8个障碍(参见图4),认为最主要的障碍是家长缺乏相关知识的占28.2%,是家长没有时间参与的占20.6%,是家长不愿意参与的占19.4%,是学校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机构的占16.9%,其余选项如家长没有能力参与、家长没有信心参与、校长不接受、教师不接受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0%。公认的可能碰到的最主要障碍是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其次是家长没有时间参与和家长不愿意参与。这与家长对参与学校管理最重要条件的认知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图3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最重要条件
图4 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可能碰到的最主要障碍
由此可见,提升家长对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让更多家长具备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相关的参与知识和能力,是当前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就家长没有时间参与这一客观问题,学校也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解决好家长愿意参与和没有时间参与这对矛盾。
(五)家长对自身参与学校管理仍存在误解
家长对自身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涉及其对相应的权利、意义、影响等问题的调查。(1)对于家长是否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58.9%的家长回答有权利,反之仍有16.9%的家长认为没有权利,24.2%的家长表示不清楚。(2)对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影响(参见图5),87.6%的家长认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与有一定必要,但仍有少数家长认为可有可无、没什么必要或根本不必要。同时68.9%的家长认为学校发展非常需要与需要家长提供帮助,还有11.9%的家长认为学校发展不大需要与一点也不需要家长提供帮助。(3)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利弊问题上,持有利无弊观点的家长有26.5%,持利大于弊的家长有28.9%,持利弊参半观点的家长有35.2%,还有9.4%的少数家长认为弊大于利或者有弊无利。
图5 对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学校发展是否需要家长提供帮助
综上可知,多数家长对其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教育好子女的责任、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性问题上都持肯定态度,说明绝大多数家长都对自己在参与学校管理上的作用、必要性、意义有了较为清楚和积极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参与意识,这是开始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基础。然而,还有不少家长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有失偏颇,与当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前沿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相悖,这势必会成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实践的绊脚石,不利于家校合作的进行。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由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可以归纳出以下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一)上海市小学学生家长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理念认知上趋向赞同,但实际参与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家长的背景会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产生影响,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举措促进不同背景的家长参与管理工作
不同背景变量会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活动的实际做法与理念认知产生影响。(1)母亲与父亲相比,在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之实际做法上,前者较后者高;而在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之理念认知的认同度上,后者较前者高。(2)在参与学校管理浅表层面之实际做法上,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在参与高层次的学校管理之理念认知上,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较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认同度低。(3)职业为工人、农民的家长较其余职业类型的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最浅层面的实际做法上参与较少;在理念认知上,不同职业的家长之间不存在差异。(4)家庭月总收入最低的家长较收入中等的家长在实践中参与的相对较少,然而在理念认知上认同度却相对较高;家庭月总收入最高的家长在整体实际做法上表现最差,理念认知认同度也最低。(5)不同家庭结构的家长在志愿参加学校面上管理层面之实际做法与理念认知上都存在差异。在实际做法的表现上,家庭结构为“其他”(如四代同堂)的家长实际表现最佳,重组家庭与核心家庭其次,三代同堂、单亲、隔代家庭家长的实际表现最差;在理念认知的认同度上,重组家庭最佳,核心家庭其次,隔代家庭最差。(6)孩子就读不同年级的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之实际做法的表现上无显著差异;在理念认知方面,整体上,高年级学生的家长的认同度高于低年级学生家长。鉴于此,在实践中,有必要对不同背景的家长采取不同的鼓励或支持行动,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区别对待,以促使全体家长都能真正参与学校管理。
(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准备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完善家长对自身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家长对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有一些家长在自己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等基本问题上,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这直接阻碍了他们真正、全面的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此外,从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各层面活动的调查可知,多数家长仅把参与学校管理定位在较浅层面,而对参与深层面的学校管理认识不足、参与意愿不强烈、实际做法也不踊跃。认识是行动的基础,要想促进家长真正的参与学校管理,必须首先端正他们的态度,提升他们的认识,真正树立“家长是协助希望,不是成长负担”、“参与是学校助力,不是学校阻力”[2]的思想,为参与行动做好前提准备。
其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本体功能。家长委员会是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它应该代表的是大部分家长的意见,道出的是家长真实准确的心声。借助该平台,家长能够平等地以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促使家校合作常态化。[3]然而调查发现,同所学校的家长对本校是否建立家长委员会、有无相关文件等客观事实问题回答不一,有家长肯定、有家长否定、还有多数家长不清楚。可见一方面学校对家长委员会的宣传不够到位,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委员会只是挂了空牌子,没有举行过什么实质性的活动,更别提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应有的本体功能了。这显然违背了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初衷。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倘若这个桥梁和纽带仅仅是空架子、摆设、隐形物,那么家校联系和家长参与就没有了依托,自然也很难有组织、高效率的进行活动。一言以蔽之,家长委员会在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干实事的作用,真正成为家校合作的有效平台。
(四)学校应进一步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
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条件和障碍的调查发现,家长是否拥有参与学校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是否有时间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许多家长虽然十分关心学校管理情况、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认知和强烈愿望,但是多因为时间冲突或者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和能力,造成实际中无法参与或者参与没有起到作用的结果。鉴于此,学校有必要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创造条件,帮助他们真正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诸如,增加参与活动的内容和数量,分门别类,让家长能够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参与的活动;在组织家长活动时,尽量安排在假日,并且做到提前通知,以便家长能够合理的调配时间和安排好自己的其它活动,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建立类似家长学校的培训机构,通过讲座、研讨等活动,为家长提供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增长家长这方面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