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应重利益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尊师重教论文,利益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倡导尊师重教在我国是一个古老而鲜活的命题。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末期先哲荀况就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名言传世。在当今,强调尊师重教是我国所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之初,尊师重教的风行,曾极大地释放出广大教师献身“四化”、报效祖国的工作热情,产生过巨大的社会效益。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社会科技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转型步伐的加快,尊师重教日甚一日的宣传,却没有继续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表现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阵线不稳,大批中青年教师纷纷流失。笔者认为:教师厌教弃教,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有关尊师重教政策及措施未能完全落实到位。已落实的大多体现在非物质因素方面,“物质利益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即对教师做到了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业绩上肯定,经济上则没有根据社会价值观念和传统分配制度的变更,及时给予同其贡献相匹配的物质补偿。教师职业在脑体倒挂中逐渐失去吸引力,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
教师职业以解惑、授业为己任,以清贫、奉献为特征。因其远离经济活动领域而难以跻身富裕阶层。历史上“十儒九丐”,“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之说,足以表明教师经济地位的低下。进入20世纪,唯有社会相对稳定的30年代,大学教师获得过短暂的高薪厚待。1933年,大学教员平均月薪为一般工人工资的12倍,教授为工人工资的12~24倍,抗战开始,教师工资水平急剧滑落。〔1〕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过早提出缩小“两劳”差别,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政策取代了“按劳分配”原则,教师工资增长缓慢。“文革”期间,大兴“斗私批修”,教师工资呈原地踏步或下降之势。1965年教师年平均工资为598元, 1970 年为 555,1977年为559。〔2〕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时期教师待遇虽不尽如人意,但总体看教师队伍还是稳定的,究其原因,其中有个人自觉服从革命分工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或高于体力劳动者工资水平。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之后,党的富民政策使相当多的体力劳动者率先走上富裕之路。体脑收入倒挂的差距日益加大,教师经济地位下降日趋明显。劳动报酬分配“师不如徒”、“父不如子”,甚至“爷不如孙”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经济收入不但与个体户、专业户、暴发户无法并论,而且与一般行业的普通劳动者收入相比也稍逊一筹。1991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2563元,而学校职工年平均工资2479元,低于全民工资3.3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12 个行业中教师平均工资排列倒数第三。〔3〕如果其他行业加上工资外隐性收入,教师经济收入的 座次则还要居后。分配关系的错位,造成社会消费表现的扭曲。有些富有者财大气粗,一掷千金,领导着社会消费的新潮流。而默默从事复杂劳动的绝大多数教师却过着捉襟见肘、囊中羞涩的生活。有的中老年教师布衣素食、家徒四壁,有的青年教师入不敷出、寅吃卯粮。
与此相反,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视教育如国魂,不惜任何代价维护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和优越地位,教师待遇之优厚为体力劳动者望尘莫及,两者之间的利益差始终保持着正向扩大。如美国、日本、香港大学教授的月收入为一般工人的10倍,前苏联大学教授月收入为一般工人的6 倍,经济起飞很晚的韩国大学教授月收入是工人的3.5倍……。我国大 学教授月收入仅相当于美国大学教授月收入的1%, 日本大学教授月收入的2%,前苏联大学教授月收入的6%……。〔4〕由此可见, 中国大学教师待遇之低恐怕堪称世界之最。各国国情有别,中国大学教师当然不能与发达国家教师的收入攀比,作出这种比较旨在打破国界,为国人思考我们的高校教师队伍为何不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
改革开放激促我国在混沌中醒悟,在落后中奋起,它引导人们逐步摆脱愚昧、告别贫穷,推动中华连创辉煌、走向富强,成就举世皆惊。同时又玉中夹瑕,带来各行业商品经济意识盲目强化,拜金主义侵蚀人们心灵的负面影响,从而诱发了继“文革”之后第二次知识贬值和“读书无用论”思潮抬头,与尊师重教的号召发生抵牾。社会上有人把从学喻为“黑路”,把教师排在社会十类人中的第九位,以及“穷得象教师、傻得象博士”等顺口溜,就是对知识贬值、读书无用的戏言诠释。这些调侃之辞虽不免夸张、偏激,但确也反映了人们对教师待遇太低,人类灵魂工程师失去魅力的客观认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收入偏低,教师职业受人鄙视等问题出现伊始,就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国家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提高教师经济地位作出过不少实质性努力,以调适教师失衡的心理。由于脑体倒挂的反差太大,加之有些地方没有切实把尊师重教的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扭转。老年教师对分配不公和社会讥讽尽管也有抱怨,但他们说归说,干归干,单一物质追求已不构成其决定性的价值取向,竭力以“安贫乐道”的信条淡化自身与富有阶层的反差,自我矫正心理上的失衡。但许多中青年教师物质生活期望值较高,他们不再安于现状,决意跳出学校的圈子,去实现自身价值。
在过去十年中,全国重点高校中青年教师流失率一般达到22~25%,少数高校达40%,有的高校青年教师甚至进不抵出,出现负增长。据近年对上海等24个城市的116所高校抽样调查表明,72.8 %左右的教师有流动的意愿。〔5〕没有流失的教师有的身在校园,心不思教, 把精力转移到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上。为此,有识之士担忧,倘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90年代后期高校有可能出现“老年教师退光,青年教师跑光”的可怕局面。
教师就其性质而言,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带有消费性的职业,教师育人和科研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滞后性,从短期行为看,教师是靠社会养活的角色。应该说,社会分工越细密,文明程度越高,教师职业越有保障,历史演进到今天的时代,教师为了改善生存条件而放弃“上山”转向“下海”,不当教师当“老板”,这无疑是文明的蜕化和教育的悲哀。
知识贬值,教师职业不俏,在社会上引起人们不愿问津教师职业的连锁反应。1990年至1992年湖南省共离去各类教师6292人,其中96.1%为4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6〕1992年,上海市有20 00多名教师流向教育系统之外,有的学校甚至给学生家长写信,“鉴于无人上课,只得临时放假。”〔7〕师范院校招生亦不如过去景气,连有些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村学生考大学也不填报师范院校志愿。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城镇考生对师范院校更是敬而远之,宁可避高就低上非师范性的专科学校,而不愿读师范本科。已经上了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时报考研究生的比例大大高于非师范院校的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但有许多考生的动机是为了今后脱离教师队伍创造条件。还有不少毕业研究生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和高福利引诱,不愿进高校效力,千方百计挤进比较理想的行业。上述种种现象虽未构成事物的主流,但已暴露出问题的量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是质变的前奏。我国教育还相当落后,目前尚有1.8亿文盲, 且每年新文盲还以200万以上的人数递增。〔8〕如果厌教风不纠,教师职业不香,长此以往,中国有可能面临文化沙漠化的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
三
国家要富强,教育应先行。今日环球,群雄竞起,若欲取胜,就得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底子薄、科技文化落后、人口包袱沉重的背景下起步的。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之所以出现超常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上升,与这一时期教育的长足发展所提供的促进、保障作用是分不开的。世纪之末,在国际间科学技术、民族素质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我国要想站稳脚根,并继续保持“四化”大业强劲的挺进势头,希望仍在教育。为此,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宁肯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抓好。 〔9〕根据这一精神,党的十四大坚定地作出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决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党和政府的文献中首次把教师的作用提高到事关“国运兴衰”的高度。对教师寄予了无限希望,这是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现代文明史昭示,教师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酵母,社会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与教师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息息相关。伴随社会进步的加速,教师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比重愈加突出;教育功能的发挥、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幸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教师。当前,欲平衡教师心理,遏制骨干教师外流,并吸收新的精尖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要做的事很多,应当分清主次,治标首先治本。所谓治本,就是把教师这一行转变成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职业。进一步说就是下血本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缩小脑体倒挂的利益反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才资源的重新配置,“利益原则”逐渐成为人们择业的主要倾向,人才必然向着更富吸引力的高薪部门流动。因此,没有高待遇,就不能保证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长稳久安。传统的“堵”、“卡”、“压”等行政管束手段已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必须转变观念,依靠尊师政策暖心,切实改善待遇留人。
给予教师合理的待遇是社会对教师劳动价值的正当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待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试金石。提高教师待遇,不仅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也有理论上的经典依据,列宁指出提高教师的崇高地位:“……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邓小平说:“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10〕今后检验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是否落实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看教师的待遇提高的程度如何,这是个实实在在、容不得虚假的问题。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工作属于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工资水平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大体平衡或略高,应当说是合理的,不仅具有国际可比性,也符合中国国情。提高教师工资只是改善教师待遇的主要方面,住房、职称、医疗、退休保险等困难和配套措施也亟待解决、健全,尤其住房条件的改善刻不容缓,此是长期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顽症,许多教师流出校外均与之有关。《教师法》和《纲要》对这些问题都作出了倾斜、优待教师的规定。
《教师法》的颁布,使教师的待遇保障有法可依,无疑是教师的福音。但依法落实、兑现教师的各项待遇,尚需一个过程,最终归结到增加教育的投入。目前,我国教育经费人均与发达国家相差125倍, 并且远落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纲要》提出本世纪末使教育经费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可其它发展中国家在1985年就已达到4.1%。〔11〕发达国家和地区运用“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法则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日本、西欧诸国无不是先以巨大的智力投资才换来后来的繁荣。各级领导部门应当登高望远,把教育投入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列宁说过增加教育投入是一项“最经济的办法”,否则尽管没作更多的支出而可能“节省几亿”,但却可能因此而“丧失甚至用几十亿也不能补偿的东西”。〔12〕庞大的教育经费支出仅仅依靠中央政府解决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的推行,由国家包揽教育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原除了国家逐年增加拨款这个主渠道以外,还需多管齐下,寻找经费筹措的其他途径。现在高校办学自主权越来越大,学校应抓住大好机遇,利用自身知识、智力、技术、仪器设备等优势,努力发展校办产业,搞好技术开发,转让科技成果,扩大自费生招生规模,增强学校创收能力,为改善教师待遇作出贡献。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捐资助学,以及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以弥补高校经费的不足。
以上所述,尊师重教,引入利益驱动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是极其重要的,但又不是唯一的。因为物质上的补偿并不能代替一切问题的解决。对教师来说,贫穷是可怕的,不被人尊重也同样是可怕的,必须承认“君子重义不重利”,“淡泊明志”等传统格言仍是许多教师的人生信条,他们竭力以此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总想以其艰辛劳动和无私奉献去赢得全社会的依赖和尊重。近些年来社会上流行的种种鄙视奚落教师之辞,深深刺痛了他们的自尊。使教师心理维系发生断裂,产生精神上的失落。因此,在全国上下扎实地开展尊师宣传,运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国民尊师意识,形成良好的尊师风气,挖苦教师的话不说,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事不做,给教师以精神抚慰,与提高教师物质待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自重自律,加强自身为人师表的修养,坚定职业信仰,发扬献身精神,与社会尊重形成双向呼应。
我们深信,在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只要多办尊师重教的实事,多求尊师重教的实效,尊师重教定能收到应有的良好效果,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越办越好。
注释:
〔1〕《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第32页。
〔2〕〔3〕《师资培训研究》,1994年第1期第22页。
〔4〕《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第108页。
〔5〕《华东高校师资》,1993年第4期第23页。
〔6〕〔7〕《文汇报》,1993年5月7日第5版,7月20日第1版。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纲要,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年版第82页。
〔9〕〔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5页。
〔11〕参见:靳希斌:《教育经济》,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12〕《师资培训研究》,1994年第1期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