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儿童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急救。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6例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8.41%,对照组治疗效果为80.9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0d后,NBAN(神经行为)为(36.7±2.3)d,对照组为(34.9±3.3)d,4d后观察组为(37.6±2.7)d,对照组为(36.3±3.5)d,28d后观察组为(39.8±1.1)d,对照组为(38.2±2.1)d。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运用临床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缺氧缺血状态,促进患者恢复脑细胞正常代谢,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救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431-01
缺氧缺血性脑病即缺氧缺血性脑病即脑部在围产期因窒息而缺氧,患儿多出现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及神志改变等临床症状。该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即使存活也会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所以对复苏后患儿的神经症状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监护有利于采取及时的急救,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1-2】对此,本文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6例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应用急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6例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男67例,女59例,胎龄(38.27±1.13),出生体质量>2500g。入选标准: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表现或分娩中窒息明显、出生时重度窒息,生产时脐动脉血气pH<7.0且Apgar评分1分≤3分并延续至5min时仍为5分。出生不久后则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h以上,如原始反射异常、意识改变、肌张力改变或病重时有脑干征和惊厥。排除标准:宫内感染、遗传代谢疾病、电解质絮乱、颅内出血和产伤引起的抽搐或其他先天性疾病引发的脑损伤。两组患儿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临床急救措施。首先治疗脑水肿,给予初生儿早期颅内压升高患者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速尿1mg/kg,4~6h反复使用。如果次日患儿颅内高压仍然较高,可静脉推注甘露醇,首次计量为0.5~075g/kg,以后则每4~6h用0.25~0.5g/kg1次。其次控制惊厥;首次选择负荷量wie20mg/kg的苯巴比多胺,在15~30min内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如果不能控制惊厥则需在1h后另外加用10mg/kg,每日维持量为5mg/kg。若上述两种药物效果不显著,可加用剂量为0.2~0.3mg/kg的安定,静脉滴注。第三维持心率、血压正常;给予患者多巴胺持续静滴,剂量为0.25~0.5u/(kg*min),若心率仍然不上升可用肾上腺素0.01~0.05ug/(kg*min)维持静滴。第四维持ph值和血气;给予患者合适的给氧方式,PaO2在50~70mmHg以上,PaCO2在40mmHg以下。在改善通气和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碳酸氢钠对代谢性酸中毒进行纠正,保证在生后2h内其pH和血气恢复正常。第四给予脑细胞代谢激活剂;给予患儿每日静脉滴注不少于2h的脑活素5mL,连用10~14d。同时给予患者每日100~125mg胞二磷胆碱加入50mL液体内静脉滴注,30~60min滴注完毕,同样连用10~14d。
1.3 观察指标
NBNA(神经行为):【3】其中包括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被动肌张力4项,行为能力6项。每个项目有三个分度,评分标准为0.1.2分,40分为满分,其中正常(≥35分,<35分为异常。
1.4 疗效评定
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范围。其中治愈,患儿经治疗缺氧缺血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拥抱、吸吮正常及肌张力正常。显效,经治疗,患儿撕纸转暖,皮肤无青紫现象。有效,经治疗,患儿心功能得到改善,无意识障碍。无效,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3】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NBNA(神经行为)用(?x±s)表示,用t检验,治疗效果用%表示,用x2检验,如果P <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8.41%,对照组治疗效果为80.9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为围产期窒息,造成此种现象多为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降低血氧浓度,少部分患儿为先天疾病所致。该病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1)患儿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中窒息史,即Apgar评分1分钟<3,经抢救10分钟后有自主呼吸。2)意识障碍;患儿出生后所表现出的神经异常症状持续24h以上,轻者嗜睡、激惹,重者意识昏迷、减退或木僵。【4】3)惊厥;多见于重症病例或产中,惊厥可为多灶型或不典型局灶、强直性肌阵挛型或阵挛型。4)脑水肿;骨缝分离、前囟饱满及头围增大。5)肌张力减弱、增加或松软,可出现癫痫。我国相关研究学者认为该病病理为,原发性能量衰竭阶段即细胞毒性水肿和细胞死亡,继发性能量衰竭阶段即线粒体功能障碍促发细胞凋亡,短暂的脑能量恢复阶段会存在于发生继发性能量衰竭之前。给予一定的急救措施能改善患儿预后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急救措施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行为都优于常规治疗患者,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初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运用临床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缺氧缺血状态,促进患者恢复脑细胞正常代谢,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立娟,刘娟,于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5).
[2]李日清,马秋艳.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5):143-143.
[3]徐文慧,刘娜娜,柳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新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4):81-85.
[4]蔡燕鸿.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估[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6):1218-1219.
[5]景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J].淮海医药, 2015(6):535-537.
论文作者:李少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缺血性论文; 脑病论文; 患儿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