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论文_余文丽

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论文_余文丽

(广西河池市第四医院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本文主要以精神科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丰富其健康知识,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及生话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精神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45-02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老年人的增多,以及社会心理、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老年精神病患者也在猛增。老年精神病患者是指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减退而发生功能紊乱,产生异常的精神活动,严重影响着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1]的稳定,因此,心理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住院的精神病老年患者80例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老年性精神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失落心理

老年精神患者由于社会或家庭环境的改变,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从而表现出沉默少语、表情淡漠、急躁易怒、发脾气等等情绪。

1.2 抑郁消极心理

由于社会的偏见,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常常出现抑郁、消极的不良情绪,很多患者因受到歧视,而否认自己患有精神病,希望自己得到社会的尊重,能够接受正常的治疗。

1.3 恐惧焦虑

因患者对住院陌生环境难以适应,不能接受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加上担心病情、医疗费用及家庭负担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

1.4 孤独心理

患者因住院后,在个人自由方面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跟家人与朋友的交往不便,常常会产生与世隔绝及孤独的心理。

1.5 多疑敏感心理

老年精神病人由于幻觉、妄想和人格改变的原因,常会表现出很敏感、猜疑心也很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懒散依赖心理

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血管硬化、年老体弱、脑功能衰退等原因,通常容易发生行为及思想上的懒惰性与退行性的变化,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易产生依赖的心理,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帮助和同情,以满足心理上安慰。

1.7 被遗弃的心理

由于疾病的折磨,反复发病,需长期住院治疗,家人与单位经常没有时间陪伴住院和探视,担心病情的愈后及治疗费用,会给单位和家庭增加负担,而产生被遗弃的心理。

2.心理护理对策

2.1 失落孤独的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能促进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治疗,并对建立护患关系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护士对待老年患者时要耐心、尊重病人,态度诚恳而可亲,与患者交谈时要言词诚恳,称呼恰当,有些患者在职期间是领导干部,希望得到尊重。在离退休后,就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低他们,对待这些自尊心强的患者,护士可以称呼其在职期间的头衔,以满足其自尊心,说话的声音要大而不急,回答询问要慢,耐心倾听老人的主诉,对老人所讲的事情要认真倾听,而对老人的健忘和反复唠叨要给予谅解,不可表现出厌烦表情。在工作中,经常深入病房,关心其疾苦,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交谈基础,得到老人的信任后,愿意把自己的烦恼,苦闷告诉你,从而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2.2 抑郁消极的护理

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思考问题很多,最忧虑的问题是自己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并十分注意观察亲人和医务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隐瞒疾病的可能性,或担心医护人员是否精心治疗等。遇到这些患者,护士必须要态度和蔼,认真回答所问的问题,耐心地解释和安慰,使患者解除顾虑思想,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些老年患者因病情较重而出现情绪低落,重者拒绝治疗,甚至有轻生的想法,护士必须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使患者克服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恐惧焦虑的护理

对新入院患者,主动热情接待,认真做好入院宣教,帮助其熟悉住院环境,消除因陌生环境的恐惧及分离性焦虑心理。对于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要尽量帮助其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其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关心和体贴病人,积极倾听其的主诉,以了解其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其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其应对的方法,引导其正确对待病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对敏感、多疑的护理

护士应及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在与其交谈时,做到大方、自然并注意传递情感的技巧,并给予鼓励和安慰,给他们感到亲切,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尽量让其心情舒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来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

2.5 对懒散依赖的护理

护士要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对于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护士要鼓励其做好个人日常卫生,然而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护士要加强基础理论,从而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及生活质量。随着病情的好转,鼓励其多参加活动,锻炼自理生活能力,加快病情恢复。

2.6 对被遗弃的护理

护士根据病情给予解释、鼓励、安慰、开展精神卫生宣教时口径要一致,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做好单位和家属相 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家属了解并提高针对老年精神病的态度及处理技能,经常给予关心、护理、陪伴及探视病人,从而有效地帮助患者摆脱孤独及无助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在患者住院期间,就应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获取患者的信任,掌握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失落、抑郁消极、恐惧、多疑敏感等不良心态,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十分广泛,心理因素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能够促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改善[2]。

【参考文献】

[1]贾守梅.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的长期影响[J].护理研究,2013,39 (68):1235.

[2]刘卉,闰妍,宋宝莉.探析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5:282.

论文作者:余文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论文_余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