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纪别克·乌拉孜别克,张庆梅,司慧丽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无脑白质疏松症(非LA)患者9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LA组与非LA组比较,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同型半胱氨酸与LA发病相关。结论:年龄、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为脑白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39-02

脑白质疏松症(1eukoaraiosis,LA)是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1987年由一位加拿大学者Hachinski[1]最早提出,用于描述脑室周围和(或)半卵圆中心区域的脑白质异常的影像学概念。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研究表明脑白质疏松症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早期信号,因此对于这一疾病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探讨脑白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早期预防和积极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头颅 MRI或CT影像学检查确诊LA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67.21±6.34)岁。排除标准:有免疫、感染、中毒、代谢、肿瘤、放射等非血管性原因导致的脑白质疏松;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近期正在服用叶酸、B族维生素、等药物。另选同期住院行头颅MRI或CT检查无脑白质疏松症患者90例为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60.19±6.16)岁。

1.2 方法

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心律失常、吸烟史等,入院时空腹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以及心电图、头颅平扫 CT、头颅 MRI等检查资料。

1.3 LA的分级标准

根据Aharon Peretz标准[2]对脑白质疏松进行分级,1级:侧脑室额角或枕角有低密度区;2级:侧脑室额角和枕角有低密度区;3级:侧脑室周围有连续性低密度区;4级:侧脑室周围及放射冠均可见低密度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脑白质疏松症组与非脑白质疏松症组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吸烟史、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LA组与非LA组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3.讨论

脑白质疏松症主要指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区双侧、对称的脑白质斑片状或弥漫状的病灶。脑白质血液供应来自于深穿支动脉,侧支循环几乎不参与供血,因此当脑缺血或脑灌注不足时此区域很容易发生缺血缺氧的情况,导致机体出现缺血性脱髓鞘而引起脑白质病变。研究表明严重LA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精神情感异常、运动平衡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等[3]。此外,LA还会增加中风和死亡的风险,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的关注。

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是LA的危险因素,OR值为4.156,可信区间为1.781~9.699。慢性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弹性纤维含量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多,导致颅内小动脉及深穿支动脉管壁增厚和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深部白质发生慢性缺血、缺氧性脱髓鞘,从而最终出现LA[4]。鹿特丹扫描研究[5]中显示,较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LA进展有关。Benjamin等[6]进行了平均5年随访,观察了665例无痴呆患者血压、脉压与白质损害的关系,发现收缩压与脑白质损伤有显著的相关性,充分的控制血压可延缓白质损害的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对血管可造成损伤的氨基酸,研究表明高Hcy和脑白质疏松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achdev等[7]报道Hhcy是脑白质损害的一独立危险因素。黄维星等[11]的研究发现,单纯脑白质病变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脑白质疏松的病损程度与血浆Hcy水平存在正相关。

综上所述,年龄、高血压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积极控制患者血压,降低HCY等方式,预防和延缓LA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森,高远,许予明,等.脑白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22-123.

[2]李博,罗晓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N].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6(1):22-23.

[3]高琳芝,张爱娟,王素珍,等.脑白质疏松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3):320-322

[4]封红亮,张帅美,罗征进,等.严重脑白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34(4):324-327.

[5]王晏雯,刘小利,王俊俊,等.长时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J].军医学杂志,2015,40(2):142-146.

[6]李剑,张洁,邢言,等.急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J].武警医学,2017,28(5):447-449.

[7]胡新国,李娜,程玲,等.高龄患者缺雪性脑白质疏松危险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7):624-626.

论文作者:纪别克·乌拉孜别克,张庆梅,司慧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纪别克·乌拉孜别克,张庆梅,司慧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