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 广安 638550)
复习课是中学化学课堂中一类重要的课型, 如何在化学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学习能力, 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自己掌握中学化学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这里,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高考考点,突出复习重点
首先明确考点和目标,教师应根据情境创设的气氛和复习的内容, 恰当的引人考点即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一要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进行横向整合。二要抓住重点,包括知识的上、下位关系, 构建起按包摄性由大到小排列的层次性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 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 设计出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容量、提出时机适中的高质量问题。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 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规律, 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明确专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并能进行表述和记忆。简明扼要的点拨, 是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复习的知识目标、要求和复习的重点,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小结, 并用自己所总结的知识去解决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适当回归教材, 坚持纲本结合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 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 要全面看课本内容, 如, 书上例题, 有关习题, 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 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 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 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 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 不细读、精读, 是必引起乏味之感。因此, 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 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 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 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 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进行分析综合, 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 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只有知识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 在 遇到问题时, 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 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强化学法指导,适度探究学习
在复习教学活动中,要突出 “授之以渔”, 让学生掌握审题和解题的方法与规律;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体现“教材只是个例子”的观点,又鲜明地体现新课改精神,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巧妙。要把学习方法规律教给学生,着重培养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适当强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有序有章法。复习教学要有民主性,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把平等自由教给学生一一该学生做的事教师决不“越姐代庖”,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答题规范,重视督促检查
知识就是记忆,记住了才有用。要让学生识记审题要领,答题规律和方法。要理解记忆答题规范,包括答题格式、步骤、书写、语言表述(用行话)。教师要把答题规范技法教给学生,可参考《考试说明 》中样题的表述,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语言规范,言简意明,忌哆嗦;表述力求准确、严密。书写工整、美观(起码要易认)。。加强监督检查。布置的作业不跟踪检查,效果可想而知。要做到“五必”(讲后必练、有练必查(多抽查,可全查)或练后必阅、阅后必统、统后必评、评后必补)
五、引领自我强化, 适当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多种基本能力的考核, 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 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 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试题, 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 在规定时间内答卷, 然后, 对照标准答案, 辨明正误, 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 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 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 寻求规律, 总结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 使高考乃至终生受益。运用创新:在夯实知识、方法内化的基础上,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归纳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在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如在《碱金属》一章中,当分析了纳与水的反应后, 提出将金属纳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会出现什么现象? 在《原电池》一节中, 讨论了铜铸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后, 提出“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是什么? 让旧知萌发“新意”, 让老题再生“新知”, 将知识纵横联系, 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再加工, 将原来死知识加工成规律性好、条理性强的活知识。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着重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 特别要注意引导探索适合学生自己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 并能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将各类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素质, 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运用创新能力的养成与学生能否自觉、主动、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有着必然的联系, 运用创新能力愈强, 学习效率愈高, 学习方法也随之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师生平等, 民主和谐, 才能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抓好试卷评讲,提高课堂效率
试卷的讲评, 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课前要做好每次考试的分数统计工作,统计表可按照试卷结构来进行设计。要抓住重点,通过错题分析, 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 找出 发生错误的根源, 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 多题一解的总结, 能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 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 认真参加每次考评, 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 就可开拓思路,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张淼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课本论文; 教师论文; 规律论文; 能力论文; 学习方法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