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 655000
2、云南省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治疗对患者个人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系列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个人功能平均评分为(47.25±6.25)分,对照组患者的个人功能平均评分为(35.35±5.94)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个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实施系列康复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个人及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系列康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个人功能;社会功能
慢性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社会功能障碍、行为退缩等,以往临床多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对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提高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在常规用药同时增加应用系列康复治疗方案,通过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1-2]。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了系列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28例,年龄22-65岁,平均(42.18±6.43)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26例,年龄21-64岁,平均(43.25±6.87)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利培酮治疗,应用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以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药物剂量可有效控制精神症状为标准。
实验组则采用用药治疗结合系列康复治疗,方法如下:第一、心理治疗。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为患者讲解应用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实施针对性心理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疾病信心[3]。第二、行为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治疗中,医务人员需观察患者的行为,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鼓励患者多与家属及病友沟通,以提高其社会交际能力,适当鼓励、表扬患者,以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第三、其他治疗。除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可指导患者多活动,参加体育训练,如散步、打太极等,定时组织患者接受艺术治疗,包括学习书法、听歌、绘画等,住院环境内摆放绿色植物,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3评价标准
(1)个人功能。采用生活综合能力评定问卷调研患者的个人功能,评分越高,则认为患者个人功能恢复越好。
(2)社会功能,采用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障碍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越低则认为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个人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个人功能平均评分为(29.37±5.25)分,对照组患者的个人功能平均评分为(30.43±5.3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个人功能评分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个人功能平均评分为(47.25±6.25)分,对照组患者的个人功能平均评分为(35.35±5.94)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个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平均评分为(15.25±0.74)分,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平均评分为(15.39±0.67)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社会功能评分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平均评分为(7.46±0.29)分,对照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平均评分为(11.47±0.34)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特点包括病程长、反复发作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精神症状可逐渐加重,个人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等均有所下降,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自理能力下降,无法融入社会等情况,往往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缓解患者病情[4]。以往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以精神类治疗药物为主,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阴性症状有所改善,但往往对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理想[5]。为改善这一情况,本次研究探讨了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系列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通过心理、艺术、行为等系列康复治疗方案治疗后,个人功能及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情绪、行为等均有所改善,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患者实施系列康复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个人及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冬薇.娱乐治疗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J].医学信息,2017,30(9):148-149.
[2]曾会群,江桂芳,曾媛媛等.精神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11-13.
[3]王玉琦,王亚君.探讨心理护理在精神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7,7(1):32-33.
[4]梁郁驰,刘锋,冯杏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225-226.
[5]舒瑜,谢晓燕.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3):254-256.
论文作者:李娅 张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实验组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社会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