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论文_廖桂萌

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论文_廖桂萌

廖桂萌 (泉州市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1-044-02

艺术课程是在课改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充满生机的综合课程。新课程指出,艺术课程应注重与文化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各种不同文化民俗及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的领会。艺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它与人类的生活、经济紧密联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文化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年轻人对其知之不多,甚至不感兴趣,导致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面临文化断层的危险。

随着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系列崭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贯彻新课程精神,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艺术课程中。如何在艺术课上开发和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秀的文化民俗,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更亟待教师们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

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艺术形式来学习、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直至热爱乡土文化。现就本人获泉州市首届新课程小学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第一名的课例《嗦啰嗹》为例,谈谈如何在艺术课堂渗透文化气息的基本策略。

一、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

本课题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以优美动听的传泉州民歌《灯红歌》引入,在学生歌声中一起回忆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了解泉州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然后通过提问带领学生走近泉州端午民俗,点出课题《嗦啰嗹》。

师:看到大家唱得那么高兴,老师仿佛看到咱们泉州人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泉州的民俗活动真是非常丰富也很有特色呀!端午节快到了,你们知道咱们泉州有哪些端午民俗呢?

生:吃粽子、划龙舟

师:吃粽子、划龙舟是我国各地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谁知道咱们泉州端午节有哪些特色民俗吗?

生:不知道

师:泉州端午节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嗦啰嗹",也叫采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点击课件)

师:"嗦啰嗹"是泉州端午民俗,端午节日人们请出"嗦啰嗹"木龙头,唱着采莲歌,跳起采莲舞,来表达他们驱灾避祸、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现在老师带着大家用泉州话把这三个字说一遍:"嗦啰嗹"。很好,说得很有韵味,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嗦啰嗹"活动的表演。

生活离孩子最近,从生活常见的场景引入,选择和他们的认知水平接近的内容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使学生感受民俗文化变得更自然、更亲切。因此我认为,应善于从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民间活动里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现象,在参与中了解活动的内容与源头,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关注内容,感受艺术

《艺术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感受艺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从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具体建议中指出,观看(倾听)乡土艺术,如剪纸、泥塑、民谣、儿歌、传统乐曲等,分辨它们再现的自然或生活情景,获得对它们新的看法和感悟。根据学段特征和学生特点以及 "嗦啰嗹"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内容,感受艺术。在学生观看完表演录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表演中的各种形象进行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旗手",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幡旗拂扫主人厅堂,表示驱邪。这可是嗦啰嗹最主要的一个内容,让学生注意其动作特点。

"铺兵",负责队伍的联络工作。引导学生观察其肩上挑着的物品,有避邪用的生猪脚和草鞋,还有个装酒的尿壶,手打破锣。为什么大家觉得好笑呢?引导学生观察其表演特点--比较夸张所以显得很有趣

"花婆",他也是主角之一,当旗手在主人室内四处拂拭之后,由花婆给主人赠花并来祝福,主人还以红包答谢。请学生观察花婆是男扮女装的,表演特别夸张滑稽,指出这是泉州特有的艺术形象。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对"嗦啰嗹"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学生逐渐地体会文化民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艺术表达情感的作用。较好地贯彻课标基本理念:艺术课程要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学生接触各个时期的艺术,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受到当时文化习俗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人类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三、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在现代生活中,文化艺术更是综合多种门类以及人类科学的发展成果。而这种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有利于艺术课程的学习与熏陶,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的艺术学习环境,在学习中全面感受各类艺术特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就《嗦啰嗹》教学为例,《采莲曲》是"嗦啰嗹"活动中主要的歌谣,它反复吟唱"嗦啰嗹,啰嗹里啰嗹"。学习歌谣对于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学生通过听旋律、看乐谱、教师范唱,练习附点和切分节奏型等方法学习歌曲,带领学生饶有兴趣地演唱,此后教师及时点出《采莲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演唱时多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和,引出"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同时让学生实际感受这种演唱形式,由教师领唱,学生和唱,学生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方式。学生在欢快气氛中学会了歌曲,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嗦啰嗹" 边跳边唱的表演形式,指导学生看视频学舞步,老师再分解舞步进行示范,最后带全体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大都掌握了"嗦啰嗹舞"基本舞步,紧接着引导学生用一唱众和的形式边唱边跳。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锻炼了肢体的灵活性和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初步体验了运用身体动作表达内心欢快跳跃的情绪。本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创设了很好的条件,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了解泉州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渗透人文精神,关注个性发展

艺术课程用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接近学生的生活,打动学生的心灵,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是必由之路。因此,艺术课堂应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例如在《嗦啰嗹》课题中,一直是围绕着泉州端午民俗的人文内容来展开,把介绍泉州端午民俗来源、学习特色方言、吟唱泉州民歌、学跳地方民间舞蹈融为一体,将民间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渗透在艺术课堂中,呈现出浓郁的人文特点。而这种对民俗文化的深刻认识,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唱一唱"、"跳一跳"、"谈一谈"、"演一演"艺术课程,让学生尽情快乐地参与体验,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事实证明学生在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兴趣盎然且收获颇丰。

艺术追求个性,艺术活动强调的正是个性的展现和发展,通过艺术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特点,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在《嗦啰嗹》课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学习了有关的艺术知识和泉州传统文化,而在活动中理解了关怀与友善,学会了合作与分享,获得尊重与体验,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特点。人文素养的渗透正是促进了个性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个性化教育正是当今世界性教育的主流。

实践说明,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活动,不仅使人轻松愉快,更能使人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流露,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交流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思维品质。

以上是本人对"闽南文化"在艺术课中渗透的点滴体会,今后将在艺术教学中不断地追求及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臻完善。

论文作者:廖桂萌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论文_廖桂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