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36000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 <37 周(259d)的新生儿。早产儿胃肠功能弱尤其胃肠动力差,易出现喂养不耐受。为了完善人性化服务理念,使早产儿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 护理
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
目前学术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 :(1)呕吐,腹胀(24 h 腹围增加 >1 .5 cm,伴有肠型);(2)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1/3 或 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 1/4 或持续喂养时超过 1h 的量 ;(3)胃残余被胆汁污染 ;(4)大便潜血阳性 ;(5)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 2 %(乳糖吸收不良);(6)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7)奶量不增或减少,体重不增。
2 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
2 .1 内部因素(胎龄小、体重轻、胃肠功能不成熟)
出生前,胎儿营养素的来源完全依赖母体输送;出生后则必须通过自己的胃肠道摄取食物中营养,但早产儿的胃肠动力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发育成熟程度可能还暂时不能适应这一转变。妊娠 25 ~ 30周的早产儿肠蠕动的幅度较低,无规则节律 ;妊娠35 周才会形成能推进食物的复合波群,并且这种波群是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胃肠功能低下,食道括约肌发育不全,肠蠕动缓慢且容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胃肠喂养不耐受表现。资料显示,胎龄 <34 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34 .8 %,胎龄>34 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几率是 13 .5 %;而体重 ≤1 500 g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68 .51 %,体重>1 500 g 者喂养不耐受几率为 11 .73 %。说明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胃肠功能成熟程度愈低,喂养不耐受几率越高。
2 .2 外部因素
2 .2 .1 围生期 围生期对于胎儿是最危险的时期,尤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更为明显。围生期发生的胎儿宫内窘迫,产时缺氧、高热、低体温等情况,可造成早产儿消化系统缺氧、代谢紊乱和肠蠕动改变。黄鹂等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65 .2 %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病例发生在出生 2 周内,与围产期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2 .2 .2 喂养时间 过早肠内营养往往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食道返流、吸入性肺炎、呕吐、腹胀,喂养不当造成呼吸暂停等情况,导致人们恐惧过早喂养,但早期经口喂养可促进胃肠机能的启动、激素的形成、消化酶的分泌。过晚喂养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不耐受的危险性越大。临床实践证明,肠蠕动开始和胎粪排出是开始喂养的指征。
2 .2 .3 喂养方式 早产儿常因吸吮和吞咽不协调不能经口喂养,而管饲无论患儿是否有吸吮都有奶汁流入,剥夺了早产儿的味觉和知觉,降低了吸吮、吞咽和呼吸协调发育的可能性,也可造成喂养不耐受。过幽门喂养(经鼻十二指肠或经鼻空肠)是早产儿不经过胃的肠道喂养方式,解决了早产儿胃排空差、返流、误吸等问题。但是 McGuire 等报道,过幽门喂养可引起十二指肠穿孔或狭窄、腹泻、营养素吸收障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肠道喂养有困难的早产儿通常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营养,有报道,出生 6 d 仅接受静脉输液的高危早产儿,由于肠道内缺乏营养物质的刺激,失去经胃肠道喂养的机会,其血中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 OT)水平明显低下,易发生胃肠黏膜的萎缩和胃肠功能紊乱。
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
3 .1 选择合适的乳类 早产母乳中的成份与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的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选用对应母乳可以减轻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 ;其次是早产儿配方奶;如果喂牛奶或奶粉则需要从稀到稠,早期喂养早产儿,可采用2 ∶1 或 3 ∶1 的奶喂养,随着出生的日龄增加,早产儿胃肠道适应后再改为全奶。
3 .2 开奶时间 对一般情况好,无并发症的极低体重儿最好生后 4 h 开奶,低出生体重儿开奶时间根据个体情况尽早开奶,有宫内窘迫,窒息的早产儿禁食1 ~ 3 d 后开奶,禁食的早产儿生后 24 h 可静脉补充爱米特,72 h 补充脂肪乳,以保证热卡的提供。
开奶的奶液为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开奶量为 2 ~ 3ml/次,每 2 h 1 次。发生喂养不耐受立即停喂。
3 .3 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NNS) 早期微量喂养指在早产儿生后 24 h 内给予较少量的奶水喂养,奶量从 0 .1 ~ 24 ml/(kg·d)开始。 Terrin等对喂养时胃残留 >40 %的早产儿分别采用禁食和微量喂养 6 ~ 12 ml/(kg·d),发现微量喂养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住院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均较禁食患儿明显缩短,认为早期微量喂养适宜在早产儿中使用。王金秀等通过对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发育相关消化道激素的影响研究,也证明了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早产儿不能经口喂养时,让其吸吮空的橡胶奶头称为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的胃肠道分泌有一定促进作用。林名勤等研究表明,在胃管分次喂养的同时给予 NNS,能促进早产儿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成熟,提高胃肠营养的耐受性,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促进吸收的营养调节物质的贮存,并有助于从胃管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
4 喂养指导
指导患儿母亲在给早产儿喂奶时密切观察有无不耐受喂养情况,早发现早处理,不仅可以防止早产儿营养缺乏症,还可以防止胃肠道的严重并发症,如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嘱母亲喂食时采取半卧姿势,喂食时间≤15 ~ 20 min,以防过于疲劳。每次喂食后 15 ~ 20 min 轻拍背部使其打嗝,如有返流时可减少误吸的危险。
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普遍的喂养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早期发现可能导致喂养不耐受的因素,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诱导胃肠功能成熟,加快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积极处理喂养不耐受问题,使早产儿能尽早地恢复到正常的喂养状态,健康的成长。
参 考 文 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9.
[2] 何桐爱.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9):41.
[3] 蒋红霞,陈华琴,黄颖兰,等.早产儿机械通气中两种鼻饲方法的对比[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103.
[4] 黄瑛,邵肖梅,曾纪骅,等.新生儿喂养困难与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96-698.
[5] 玛莎.为什么早产儿会喂养不耐受[J/O L,] .http://w w w .puhuachina.com/daifum d/ bbs/ th read 55241.0.html,2007-02-25.
[6] 刘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56 例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765-766.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早产儿论文; 胃肠论文; 微量论文; 体重论文; 胃肠功能论文; 成熟论文; 时间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