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特征对子宫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论文_陈兆君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特征对子宫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论文_陈兆君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于剖宫产后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为2013年7月-2016年5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20例因剖宫产术而引起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所有受研究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使用彩色多普勒,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且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结果证实。结果:肿块回声位于皮下脂肪层者16例,位于肌层者3例,位于腹膜外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肿块位于腹壁的不同层面,直径约17~49mm 之间,平均30.4±6.9mm,形态多数呈不规则形,周围有毛刺,利用频谱多普勒显示内多条动脉血流信号,峰值流速4.9~18.6cm/s,阻力指数0.5~0.8。利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2%,高于常规超声的75%,因此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剖宫产术后发生的腹壁切口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率较高,作为一种安全无害并可重复多次的有效检查方法可作为首选进行不断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102-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组织以及间质组织生长在宫腔之外的地方,该病多发于卵巢、子宫肌层及盆腔腹膜等部位[1],依赖于雌激素为基础。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是确有着和恶性肿瘤类似的远端转移与生长的各种能力。可见于腹盆腔的多个部位。子宫异位症一般来说发生于卵巢及宫旁较多。但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进行的概率的增多,子宫内膜异位发生于腹壁者也呈上升趋势。因切口的缘故,患者腹壁切口处发生内膜异位的可能性较高,此疾病困扰着患者的健康[2]。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确有着和恶性肿瘤相似的远处转移和生长的能力。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具有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临床应用常见。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的重要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7月-2016年10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20例剖宫产术后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在25~38岁,发病时间距离行剖宫产手术的时间约3~7年,患者主要表现为腹壁切口疤痕处及附近出现了明显的肿胀、疼痛,肿块月经期会增大,疼痛尤为明显,经期之后逐渐缩小乃至消失,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腹壁切口处或附近可触及形态不规则的肿块,边界不清,位置较为固定,患者有触痛感。均利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且由病理方法证实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ogicE9型超声诊断仪及东芝APLLO500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调节探头频率在6~12.0MHz之间,提高彩色增益以减少伪象的产生,声束应与血流方向夹角≤60°,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常规扫查,对切口位置的肿块或患者自述常发生疼痛的位置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查,详细观测并记录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是否光整、内部血流情况,并记录下血流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的肿块位置出现于腹壁的各个层面,其中皮下脂肪层9例,腹直肌前筋膜5例,腹直肌3例,大网膜2例,偶见膀胱前筋膜1例,直径17~49mm之间,平均30.4±6.9mm,呈不规则形状,边缘有毛刺,内部可探及条状动脉血流信号,血流峰速4.9~18.6cm/s,阻力指数0.5~0.8,环状血未出现。

2.2 病理对照

常规超声诊断符合例数15例,诊断符合率为75%,其中误诊为脂肪瘤3例,恶性肿瘤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例数18例,诊断符合率90%,其中误诊为脂肪瘤2例。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

3.讨论

临床上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医源性肿植有一定的关系,是医源性疾病的一种,由于临床医生在剖宫产术中由于操作欠严谨,消毒不当,可能将带有子宫内膜的碎片连带到切口及附近位置,由于内膜具有异位生长能力,将破碎的子宫内膜组织带到了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组织就在切口处及附近生长,继而发生定植,形成病灶,随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周期性出血,从而周围组织受到明显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异位的子宫内膜周围的组织发生增生、粘连、纤维化等病变,最终形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小结节[3]。而后期在性激素的刺激下发生定值的子宫内膜进一步生长,并随着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变化,最终局部肿块逐渐形成[4]。因此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要想预防控制本病的发生,首先要降低剖宫产的概率,尽量避免脱膜组织和间质成分散落在腹部伤口处,同样在进行子宫和输卵管等手术时,也要注意尽可能的避免切口的污染,以防止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而流产时负压吸引、药物流产、不全流产等也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并且有部分患者宫内节育环也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并可多次重复进行的安全高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开展和应用,就目前的文献来看,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已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常规超声能够清晰分辨出腹壁各层面的组织,从而可判断出肿块所累及位置,利用患者呼吸所产生的腹壁的相对运动能够判断出肿块是否与网膜发生粘连,通常认为超声下肿块边缘呈毛刺状,则存在周期性出血、邻近组织破坏等病理过程[5],但是由于常规二维的超声对肿物血流情况判断不够全面,因此很容易产生误诊,本次常规超声诊断率仅为75%,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诊断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验下可见外周组织有血流通向肿物内部,采用频谱多普勒可见低速高阻动脉血流,肿块内可见多条血流信号,超声定期随访会发现肿块的大小、回声也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变化,因此认为卵巢激素的分泌会引起腹壁肿块的变化,并可以此作为诊断依据[6]。

从诊断对比来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达到了9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显示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优势,因此肯定了它对此类疾病的重要诊断价值。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近来有大幅上升的趋势,然而声像图无明显特异性,所以要结合以下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判断:(1)曾行剖宫产手术史。(2)术后发病,腹部切口部位或临近部位出现肿块,疼痛大多与月经周期相关,经前期开始,经期加重,经期结束后缓解。(3)肿块的大小可随月经周期改变,月经前期增大,回声降低,后期回缩变小,回声增强,并随月经次数的增多,肿块会逐渐变大。(4)肿块以分布于腹壁切口皮下的脂肪层最多见,也有一小部分肿物局部累及到肌层,但是很少进入到腹腔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呈中-低回声,常伴不规则无回声区以及条索样或斑片样强回声。(5)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能清晰的显示肿块内有少许的散在点状或短棒状彩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主要表现为低速高阻型动脉频谱。(6)超声检查时要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与患者体征,仔细对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作出诊断并不困难。因此在诊断时也要密切结合病史及常规查体,分析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显示的血流分布情况,综合获得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并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特征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翠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56-157.

[2]黄秀峰,韩婵娜,林开清,等.超声检查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

[3]管春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16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1):88-89.

[4] HudelistG,BallardK,English J,et al.Transvaginalsonographyvs.clinical examination i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deep infiltratingendometriosis [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1,37(4):480-487.

[5]戴晴,王亮.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11):937-940.

[6] 沈业芹,李丽莉,张慧,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探讨[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5):366-367.

论文作者:陈兆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特征对子宫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论文_陈兆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