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增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全面性,应该合理布设监测点,为后续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基础。尤其是在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当中,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越来越重视,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光化学烟雾和雾霾等问题的产生,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同时威胁生命健康安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大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为后续质量监管、环境执法等工作提供科学化数据支撑。在布设采样点时,应该确保能反映该区域的实际大气环境状况,增强数据的可靠性。但是,由于采样点布设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布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与优化,提升布点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环境保护
1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原则
1.1全面性原则
污染物在监测区域内的浓度有所差异,尤其是在大范围监测点布设当中,应该确保布点的全面性,防止数据遗漏问题的产生。明确点位在高、中、低污染程度区域内的布设特点,分析人口流动频繁与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区域、工业密集区域的基本特征,以适当提升点位的数量。
1.2代表性原则
在过往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当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影响因素的分析,导致布点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布点无效的问题时常发生,未能有效获取该区域内的真实数据,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存在较大的浪费状况。针对特点环境的大气监测工作,更应该增强点位布设的代表性。监测点位设置于上风向区域时,可以适当减少点位数量,而在下风向区域进行布设时,则应该根据污染物监测等级需求,适当增加点位数量。
1.3可比性原则
大气环境监测需要在获取有效样品的同时,在实验室获得监测项目的真实数据,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该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布设监测点时,则应该遵循可比性原则,对点位条件进行统一,防止出现较大的变动情况,保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
1.4合理性原则
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特点出发,对监测点进行合理布设,确保其符合监测工作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在周围居民受大气污染物影响程度分析工作当中,则应该对采集高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应该与人体高度接近,一般为1.5-2m之间,确保点位设置的合理性。
2大气环境布点方法介绍
2.1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主要用于区域性大气环境的常规监测。根据不同功能区用途进行合理划分,主要包含:工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商业区以及交通密集区等,然后对各个功能区的污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在此基础上设置监控采样点,以更好地进行大气环境的监测布点。
2.2网格布点法
网络布点法主要针对污染源分布较多以及污染源分布较为均匀的地区展开监测布点,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可以对大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进行反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监控工作人员将某个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在网络方格中心或者直线交点位置设置监测定点,其次在进行定点设置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各种条件,选择适合的网格大小和位置。这一监测方法可以直观反映监测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进而为地区环境治理提供专业科学的指导,提升本地区的环境质量。
2.3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相对孤立的高架点源以及具备一定主导风向的地区。这个监测方法利用扇形弧线作为环境监测采样点,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都取决于扇形平面上弧线的位置,通过采样点监测该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一般情况下扇形布点法会设置三个采样点,通过选取一定的比例和角度设置特定的监测点。对于主导风向占优势的地区,在顺应风向的位置仍设置采样点,以实现前后期对比的效果。
2.4同心圆布点法
对于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且比较集中的区域,比如:由多个污染源组成的污染群区域。这种监测方法利用圆周和放射线之间的交点设置采样点,不同的圆周采样点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体考量该地区的污染群和主导风向,才能确定监测布点的位置和数量。每一个圆周区域代表污染区域,圆周和放射线的交点即为采样点,以便更清晰准确的了解到污染群的相关情况。
3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优化措施
3.1控制监测点高度
监测点的高度对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至关重要,因此,在设置监测点高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精准选择大气环境监测点的高度,尽可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以一定的参考物作为标准:①污染源。污染源和监测点的高度距离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或者资料进行确定。②研究对象。相关人员必须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监测高度,充分考量不同的监测高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选取合适的监测高度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
3.2避开污染源
在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当中,还应该避开污染源,这也是增强监测实际效果的有效措施。在传统布点方式当中,由于缺乏对污染源的重视,导致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不利于后续数据分析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污染源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这就需要监测人员能够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先进的监测点布设经验,合理控制监测距离,降低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误差。
3.3避开障碍物
对障碍物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也是提升监测实际效果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在开展布点工作之前,对周围区域进行勘察与调研,了解障碍物的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明确其与污染源之间的位置关系,降低障碍物对监测数据准确性造成的影响。比如在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当中,通过监测点的增设,能够有效监测历史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状况,确保监测点高效性配比,及时发现该区域的大气环境问题,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参考。但是,由于农乡地区的地域分布较为分散,因此此类方法的应用则受到一定限制。
3.4其它优化措施
监测点布设方法的优化,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而且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控制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优化处理方法,增强布设点的合理性。明确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与规律,并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其进行动态化分析。在分析空气环境质量时,应该有效概括该区域的主要特征,增强数据分析的全面性与精细化。检验法和系统聚类法等,是当前布点方法优化的常用方法,以此为基础完成分布点数学模型与空间物理模型的构建,是开展大气环境可视化分析的有效策略。为了增强监测点的科学性,应该以物理检测数据为依据,实现物元分析法的合理运用,促进函数模型的构建,最佳分布点可以在图形当中直观展现出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保障监测点布设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基于此出现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方法,我们应该充分的学习和利用这种方法,及时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困境,采取相关举措不断提升大气环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慧婷.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及实证论述[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73.
[2]马丽娜,买帅.城市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3):171-172.
[3]胡成方.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29(6):248+250.
论文作者:余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大气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污染源论文; 数据论文; 方法论文; 区域论文; 高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