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展”对“招飐”的历时替换考论文

“招展”对“招飐”的历时替换考 *

陈 智, 徐时仪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 论述“招展”对“招飐”的替换原因及过程。“招展”对“招飐”的替换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招飐”从宋代成词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前都是通词,后来随着南北官话的融合,大致在元末产生于南系官话的“招展”渐渐替换掉“招飐”成为通词,并一直沿用至今。“招展”对“招飐”的替换,从语音上讲是因为“飐”与“展”的声韵逐渐趋同而造成的两词混用,从语义上讲是隐喻引申以及认知联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招飐; 招展; 历时替换; 南北融合; 音义演变

《汉语大词典》对“招展”的释义是“飘扬,摇曳”,释“招展”亦作“招飐”。此外,在《宋语言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其他词典中,对“招飐”的释义也是“招展”。根据语料库的检索,“招飐”与“招展”在成词时搭配的主语或者宾语基本都是“旗子”这类名词。并且,二者均在近代汉语时期产生,二者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最早出现的是“招飐”一词,到了明代中后期,“招展”在文献中的用例逐渐增多,“招飐”渐渐被“招展”代替;直到清朝后期,“招飐”被“招展”彻底替换,成为了一个历史词汇。我们从“招”“飐”“展”三个词的词义开始谈起。

对于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而言,数据方面的控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通常而言,数据的控制便是通过数学以及统计控制的方式。而将PLC技术运用其中便能够让数据控制变得更加科学合理[5]。运用PLC编程可以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展开深入科学的分析,并且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作的需要对相关数据展开合理控制,从而让相关自动化口令得以有效的运行。

一、招、飐、展

先从“招”的字义谈起。《说文·手部》:“招,手呼也。”《广韵·宵韵》:“招,招呼也。”可见,“招”的本义就是打手势呼人,如《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在“招”由人“打手势呼人”这一义项引申到“招飐/招展”表旗帜的“飘扬,摇曳”这一引申义的过程中,主要是由隐喻造成的语义演变。隐喻是基于概念的相似性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汉语中很多的词汇都是由隐喻造成的语义演变,从而丰富了词汇的词义。在词汇隐喻引申的过程中,源义在认知域中具有凸显性的义素往往容易得到保留,而非凸显性的义素则是可变的和不固定的,这也造成了很多词汇有很多不同的引申义,而不同的引申义又具有某种相关,形成不同的引申方式。

在动词的演变中,外显的动作行为是凸显的。根据Talmy提出的概念结构模式,一个运动事件(motion event)主要由四个概念要素组成:凸体(指运动物体,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即衬体而运动)、衬体(指参照物体,另一个物体即凸体相对它而运动)、运动(指运动本身)、路径(凸体相对衬体而运动的路径)。在四个要素中,运动是最本质的、最稳定的性质,因此最为凸显,往往成为保留义素,而其他几个要素都是可变的。[1]289

具体来看“招”这个词,“招”本指打手势呼人,如:

例1: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诗·王风·君子阳阳》)

在例1中,凸体是人的右手,衬体是所招呼的对象“我”,运动是摇动,路径是由远向近挥动。后来,“招”的凸体泛指可运动的物体,而其他三个要素没有改变,如:

实验组学生内科出科理论成绩,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内科病房表现和内科出科技能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例2:招摇灵旗,九夷宾将。(《汉书·礼乐志》)

例10: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再来看“飐”。许慎《说文》未收该字,在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中,“飐”的最早用例出现在汉代刘歆《遂初赋》中(“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广韵·琰韵》:“飐,风吹落水。”宋徐铉校订的《说文》新附“飐,风吹浪动也。”《正字通·风部》:“飐,凡风动物与物受风摇曳者皆谓之飐。”可见,“飐”的本义就是风吹物使颤动摇曳。如:

试验于2015年7~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人工气候室和恒温培养箱内进行,采用72孔穴盘基质育苗。试验设置6个温度处理:30/30、30/25、30/20、30/15、25/15、20/15℃。光周期为12/12 h,相对湿度为75%±10%。播种前将甜瓜种子放在恒温箱中催芽,24 h后取出播种于穴盘中,然后放在培养箱中,第一片真叶出现前用自来水灌溉,第一片真叶出现后用“花无缺”瓜类专用育苗肥稀释液(电导率为1.0~2.0 mS/cm,主要养分比例为N∶P∶K=15∶15∶15)灌溉。

例3: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杜牧《题池州弄水亭》)

例12:见孤村寂寞,招飐酒旗斜处。(佚名《女冠子·同云密布》)

例4:春雨星攒寻蟹火,秋风霞飐弄涛旗。(白居易《重题别东楼》)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仍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问题集中出现在建筑施工技术措施环节,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技术管理系统。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理缺少严格的监督机制。监督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缺少有效监督和管控,且存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等现象。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进行培训,进而导致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类问题频发。

例5:惊见茅茨新覆草,东风轻飐酒旗斜。(陈起《华亭以北所见》)

最后看“展”。“展”字产生的时代比“飐”字早,并且二者的本义也是迥然不同的。“展”的本义为“舒展、张开”。[2][注] 《说文·尸部》:“展,转也。”徐灏注笺:“《广韵》曰:‘展,舒也。’此乃展之本义。其训为转者,由《周南》‘展转’之文为说耳。”另《广雅·释诂四》:“展,舒也。”关于“展”的本义探讨具体可详参岳海燕《“辗转”考》(《山西师大学报》2018年第5期)。 如:

例6: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庄子·盗跖》)

例15:皂纛旗招展如云,柳叶枪交加似雪。(《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当“展”与“旗”出现在同一句中时,“旗”就成为了“展”的凸体。与“飐”与“旗”搭配一样,这一搭配在目前的文献中能找到的最早用例也是从唐代开始,到了宋代开始逐渐增多,如: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职责有效履行,结合实际初步建立起工作职责、分工、例会、学习、资料管理、信访案件处置等机制,依规矩办事,确保监督执纪规范有序。

第三,动词性复合词的强势结构类型便是动动复合词,“招”与“飐”都是动词,这在词法上很容易促成“招飐”词汇的形成。在构成动词性复合词的能产的词法模式中,动补式占有很大比例。在汉语动词性复合词的构造中,动作行为的方式或达到某一结果的途径和动作的结果是比较凸显的语义因素。汉语动词性复合词的一个强势语义模式可以概括为:“方式或途径+行为或结果”。[6]113-158当“招”与“飐”结合成复合词时,在这一句法词中,“飐”便作为“招”的补语,形成一个动补结构,“招”表示达到补语“飐”所表示的结果的途径。

例8:粉箨渐高山径笋,绿旗初展石岩茶。(蔡襄《上已日州园东楼》)

根据上面的例句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飐”与“旗”搭配出现在同一句子中时,是指旗子被风吹动而在风中摇曳;而“展”与“旗”出现在同一句子中时,是指张开旗子,并不需要“风”这个条件。下面,讨论“招飐”与“招展”的成词及各自的发展过程。

二、“招飐”与“招展”的成词及发展

先讨论“招飐”。到了唐代,“招”从人“打手势呼人”义泛指一般物体的“呼人”用例开始逐渐增多。而与此同时,“飐”字在唐代(特别是盛唐以后)用例也开始逐渐增多,如:

一是拍完一个视频后马上在手机上观看,觉得不满意就立即重新拍摄,因为准备实验仪器、器材和试剂等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拍摄后要立即检查、重拍;二是拍摄仪器上的屏幕时最好不采用高清模式,因为在高分辨率下显示屏上的数字会快速闪烁,看不清楚;三是如果仪器带有拍摄系统的话就尽量使用仪器的自拍系统拍成照片,然后将照片导入视频中。

例9:纤草以,风飐波起,崩涛迸沫,势不得止。(李华《言医》)

[10][19]保罗·卡佩里尼:《代理(中世纪法)》,载《法学百科全书》1987年(第38卷),米兰:Giuffrè出版社,第443页、第454页及以下;柯珀拉·比萨扎:《从 iussum domini到contemplatio domini:代理史研究》,米兰:Giuffrè出版社,2008年,第355页及以下、第454页及以下。

一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生活现代化、服务社会化。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少城市家庭基本具备了享受社会化家政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希望从家庭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享受一些生活乐趣和更高品质的生活。家庭事务的社会化需求,为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崛起提供了社会基础。

在例2中,“招”的凸体是“旗”,当“招”与“旗”出现在同一语境中时,“招”与“摇”组合成为“旗”的动语,与“旗”类的名词构成动宾短语。不过这一类动宾短语在唐以前尚未多见,据笔者统计,目前在唐以前的文献中只找到了6例。

式中:P为泥石流冲压力,KN;α为建筑物受力面与泥石流冲压力方向的夹角(°);λ为建筑物形状系数,圆形建筑物λ=1.0,矩形建筑物λ=1.33,方形建筑物λ=1.47。

例11:风飐一枝遒,闲窥别生势。(《酉阳杂俎·续集卷六·寺塔记下》)

旗子都是悬挂在外面的,随着风在空中飘扬。旗子的这一运动特性,使得“飐”与“旗”的搭配在唐代也开始出现。不过在唐代,“招”与“飐”并没有与“旗”出现在同一语料的上下文中。可见,“招”与“飐”还没有成词。到了宋代,“招飐”开始在文献中出现用例,但是直到元代结束,“招飐”都只与“旗”类名词搭配出现在上下文中,我们举宋代的用例为例:

当“飐”与“旗”出现在同一句中时,“旗”就成为了“飐”的凸体,这一搭配在目前的文献中能找到的最早用例从唐代开始,到了宋代开始逐渐增多,如:

例13:江回山崦两三家,招飐东风酒旆斜。(王之道《江南道中》)

由于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步发展,书面语具有滞后性,我们可以推测至迟到明代中后期,“花枝招飐”已经出现在人们的实际语言使用中。

从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发现,“招飐”在句中的意思是指旗子在风中飘扬摇曳,都只是跟“旗”搭配。

我们推测,“招”与“飐”在宋代结合形成一个词,可能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当越来越多的语言使用者在无意识状态下经常把“飐”与“旗”和“招”与“旗”搭配在一起说时,就有可能引发人们把“招”与“飐”连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来加以处理,以表达旗子在风中飘扬摇曳词义的情况。这其实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组块”的心理过程,[3]45-47“飐”与“旗”和“招”与“旗”两种搭配在语言使用时较高的使用频率有可能使“招”与“飐”两个单音词合成为双音词,使二者互相依赖,从而形成“招飐”。

第二,从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以双音词为主,是汉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在汉语构词过程中,韵律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双音节构成一个音步,音步是韵律上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4]汉语常见的基本词形便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单音步词,[5]“招飐”由“招”与“飐”两个音节构成,这也适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加上“招”“飐”声母相同,[注] 《广韵》“招”,“止遥切”;“飐”,“占琰切”,均为照母三等字。“招”与“飐”为双声词。 这也在无形中促成“招”与“飐”形成一个双声词。

例7: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白居易《赋得边城角》)

个人与社会的法律本位问题,实则意为:“何者为法律之中心观或出发点。”[1]137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核心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争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抗。这一问题本身涉及到应然或价值问题,并非实然或事实问题。其决定因素就在于以何者为本位才能建立和促进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良性发展。谈到法律本位问题,了解民国学者的观点尤为重要。

到了明代,“招飐”的指示对象从最初宋代的“旗”扩大到“花枝”,与“花枝”结合,形成一个四音节短语“花枝招飐”。“花枝招飐”本义是“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引申出“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注] “花枝”本义是“开有花的枝条”,如谢朓《谢宣城诗集》:“花枝聚如雪,芜丝散犹网。”根据笔者的考查,至迟到了唐五代,“花枝”的义项由最初的“开有花的枝条”本义隐喻引申为指“美女”这一义项。如韦庄《菩萨蛮》:“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此后“花枝”指“美女”的用例开始增多,随着“花枝”由“开有花的枝条”隐喻引申为“美女”,“花枝招飐”也就由本义指“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类推引申出指“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根据笔者考查,“花枝招飐”在文献中出现的最早用例在《金瓶梅词话》中,如:

例14:这妇人当下满斟了一杯酒,双手递上去,花枝招飐,绣带飘飘,跪在地下,等他钟儿。(《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

由于该车安装了一个错误的机油滤清器,导致回油孔无法被封堵住(机滤用于封堵回油孔位置如图4所示),致使机油压力低。机油压力偏低会将直接影响VVT链轮工作,从而使汽油高压泵泵油受影响,发动机控制单元记录故障码P0011-进气凸轮轴位置性能;P0089-燃油压力调节器性能;P228D-燃油压力调节器1控制性能。

到了清代,“招飐”的用例开始减少,直至现代,“招飐”被“招展”替换,成为了一个历史词汇。

我们再具体讨论“招展”。“招展”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是“飘扬,摇曳”,据笔者目前所查阅到的词典,“招展”都是“招飐”的原词。这一释义或许在大部分的文献中,都可以说得通,那么具体是不是都这样呢?先看“招展”的成词年代。

前文已经论述了“招”与“展”的词义演变,“招”由本义“打手势呼人”的凸体“手”泛指其他一般的物体后,词义出现泛化,与表“舒展、张开”义的“展”结合形成“招展”。“招展”在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中的最早用例出现在《水浒传》[注] 本文统计所采用的版本为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关于《水浒传》的创作年代,学界普遍认为是在元末明初,较为保险的观点是在明代,因本文主要通过统计“招展”在《水浒传》中的用词次数来大致推测“招展”在历史上的最初使用年代,又口语与书面语发展不同步,故暂且把《水浒传》的创作年代归为元代。 中,且都是与“旗”搭配出现在同一句子的上下文中,一共有13处,在同时期的其他文献中却没有用例。如:

“金沙江中游库区项目主要集中在金沙江的玉龙县大具乡下虎跳至华坪县观音岩大坝河段,跨经丽江、大理、楚雄等州市地界,全长约464公里。”云南港航投资公司董事长毛继斌表示,项目将在沿江的梨园、阿海、金安桥等库区内,建设大具、棋盘地、宝山等24座码头、120个停靠点。目前,工程已于2015年和2016年分两期开工建设。

到了明代,“招展”的用例增多,不再局限于单部书中。据笔者统计一共有49例,并且出现在多部文献中,其中在《封神演义》[注] 本文统计所采用的版本为明末版本《封神演义》。 中的用例一共有30例,其他的文献用例均为1、2处。到了清代,“招展”的用例才真正多了起来,在文献中一共出现了126处。

再具体看“招飐”与“招展”的文献用例次数。据笔者统计,“招飐”在文献中一共出现130例,“招展”在文献中一共出现188例,我们把“招飐”与“招展”的文献出现用例次数按照时间层次进行统计并用比例反映,可以得到表1。

表 1“招飐”与“招展”各时代文献用例次数对比表

根据表1,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招飐”与“招展”的用例在清代以前都是“招飐”的用例多,而“招展”的用例在清代以前并不多,且用例较为集中。据笔者统计,“招展”在《水浒传》与《封神演义》中的出现用例占整个元明时期文献的用例将近69.35%。直至清代,“招展”的用例次数突然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

此外,在笔者对文献中“招飐”的用例进行统计时,还发现了一个颇值得注意的情况:在较早成书的《金瓶梅词话》中,“招飐”的用例共有15处;而在《金瓶梅》[注] 本文统计所采用的版本为明万历刻本《金瓶梅》。 中,“招飐”的用例只有7处[注] 在《金瓶梅词话》出现的15处用例中,有4例与《金瓶梅》的用例相同,分别是在第二十回、第三十七回、第六十五回和第八十九回,另外8处用例在《金瓶梅》中没有,直接省去。故笔者在统计时把这4例算在了《金瓶梅词话》中,在统计《金瓶梅》中“招飐”的用例次数时则不再重新计入用例次数。 。《金瓶梅》是经过后代文人润色加工过的,这或许可以说明从《金瓶梅词话》到《金瓶梅》这一时间段内,“招飐”的用例已经在口语中开始减少,而“招展”的用例开始逐渐增多。

据此,我们再以《金瓶梅词话》的成书年代为时间分界点,统计明代“招飐”与“招展”的用例次数,可以得到表2。

表 2明代“招飐”与“招展”的用例次数对比表

据表2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招展”在《金瓶梅词话》的成书年代后,才开始大量地出现。《金瓶梅词话》成书于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时间上大致是明代的中后期,而施耐庵的《水浒传》大致成书于元末。何以从元末至明代中期长达一两百年的时间里,“招展”几乎没出现在文献中? 且按照上述“招飐”的三个成词原因,从理论上讲,“招展”在宋代(或者更早)也能成词,何以直至元末才在文献中出现用例?我们试着从语音及语义演变的规律上分析原因。

三、语音及语义的演变

《广韵》“招”,“止遥切”;“飐”,“占琰切”,均为照母三等字。“招”与“飐”为双声词。而《广韵》“展”,“知演切”,属知母,与“招”声母不同,又“招”属宵韵,“展”属仙韵。“招”“展”两词不能形成双声词或叠韵词。“飐”与“招”声母相同,这在语音上已经比“展”具有优势地位,且旗子都是在风中被风吹起,而在空中飘扬摇曳,这与“飐”本义又相关。又“展”与“旗”搭配时,都只是指“展示出旗子”,并无在风中飘扬摇曳之义,这使得“飐”与“招”组合形成的“招飐”在指“飘扬、摇曳”义时具有优势地位。

何以后来“招飐”又被“招展”所替换?我们不妨再从“飐”与“展”的语音演变规律上加以分析。

前文已述,《广韵》时期,“飐”“展”的声母不同。从韵母上看,“飐”在《广韵》里是盐韵,韵尾收“m”[注] 本文所采用的音标均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 ;“展”在《广韵》里是仙韵,韵尾收“n”,但两个字的韵腹都是“ɛ”。

到了元代《中原音韵》的时代,知母与照母合流,“飐”与“展”都是照母三等字,在声母上已经一样;在韵母上,“飐”在《中原音韵》里是廉纤韵,“展”在《中原音韵》里是先天韵,两字韵腹一样,韵尾还不一样。但是“飐”与“展”在字音上已经很接近,只是韵尾不一样,这很有可能造成两字的混用,所以在元代的《水浒传》中已经出现“招展”的用例。

到了17世纪明代《西儒耳目资》[注] 《西儒耳目资》是明末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金尼阁编著的一部帮助西洋人学习汉语、汉字的罗马字注音字汇。 的时代,“飐”与“展”的韵尾都已经收“n”韵尾,两个字在字音上已经完全一样。《西儒耳目资》出版于1626年,时间上正好为明代晚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招展”从《金瓶梅词话》成书年代后突然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原因,“飐”与“展”的读音已经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招展”与“招飐”两词混用现象的出现。[注]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虽然《广韵》中仙韵知照系字由齐撮变开合、盐韵知照系字由齐齿变开口的这种音变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其开始的确实时代,但其大致的年份是可以确定的,大约是在十六、十七世纪,并且这种音变在各地区并非同时完成。(详见: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213-220)这也为“招飐”与“招展”在不同地区文献用例历时与共时的次数不同提供了很好的证明。

另外,根据笔者的统计,“招飐”早期的用例在文献中其作者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晋方言区、北系官话区,而“招展”早期的用例其作者基本都是南系官话区和南方方言区。我们把“招飐”与“招展”在元明时期的用例根据作者的方言分区用表3来说明,[注] 其中元代用例统计涉及到的作品有《五侯宴》《哭存孝》《月亭记》《水浒传》《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三战吕布》,明代用例统计涉及到的作品有《金瓶梅词话》《明太祖文集》《西游记》《今古奇观》《皇甫司勋集》《平妖传》《金瓶梅》《三国演义》《酹江集》《鳌峰集》《封神演义》。 其中作者及其生平不详的不再列出[注] 作者及其生平不详的用例只占很少一部分,在这一部分用例中其中大部分是杂剧,如《六十种曲》《元曲选》等作品,基本都是属于北方方言区。当然,有一小部分不是杂剧,但是用例很少,只有几处,不影响统计。 。

表 3“招飐”与“招展”在元明时期的用例情况

元明易代是汉语发展的一个转折,代表北系官话的“汉儿语”(以大都话为标准)在明代以后逐渐消亡,而南系官话地位不断上升,并持续影响着北系官话。并且随着明成祖永乐帝的迁都,直接将南京官话带到了北京。[7]根据表3的统计数据,我们推测“招飐”最初是属于北系官话及北方方言地区的词汇,而“招展”是属于南系官话地区的词汇。后来,随着元明易代,以及明成祖的迁都,更加促进了南北官话的融合,“招展”在与“招飐”的使用过程中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并最终取代“招飐”成为了通词。我们从《水浒传》两词的用例次数便可以看出,《水浒传》中“招飐”的用例只有7例,而“招展”的用例有13例。《水浒传》的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其语言用的便是江淮官话,属于南系官话。而在这时期,其他的文献用例都是用“招飐”,据此,我们推测从宋元时期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前,北系官话地区都是以“招飐”为通词,而“招展”是南系官话地区使用的通词。后来随着明成祖的迁都,南系官话对北系官话的影响越来越大,“招展”逐渐为文人所接受和认可,在文献中的用例渐渐增多。到了明朝后期,“招展”基本取得了优势地位,我们从《金瓶梅》中“招飐”的用例次数比《金瓶梅词话》少这一数据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而且《金瓶梅》已经出现了“招展”的用例。

我们推测,至迟在元末,“招展”已经在南系官话区出现,并且可以用来指旗子在风中飘扬摇曳。由于当时“展”与“飐”的读音已经很接近,所以人们在实际说的时候会把“招飐”说成“招展”;并且随着元明易代,南系官话对北系官话的影响加深,这也造成了“招展”指飘扬摇曳义的出现,这是第一步。虽然“招飐”指飘扬摇曳的意思在当时人们的交流使用中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当时人们的实际使用中,人们还是习惯说“招飐”。随着明成祖的迁都,南系官话对北系官话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加深,因此“招展”在北系官话区的用例渐渐增多。而且至迟到了明代中后期,“展”与“飐”的读音已经完全一样,这更加造成了“招飐”与“招展”两词的混用,我们从两词在明代文献中的用例次数渐趋接近的数据结果也可以看出来,这是第二步。到了明末清初,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旗子挂在外面飘扬摇曳的最初认知产生了普遍的共识,即都是挂在外面舒展张开来,而且指妇女打扮得光鲜艳丽义的“花枝招飐”一词,其最初是指花枝迎风摆动,展示出婀娜多姿的姿态,这也就是舒展开枝条,与美女舒展身体,展示出妖娆的姿态一样,这造成了“招展”渐渐替换掉“招飐”。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南系官话对北系官话的影响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招展”的用例越来越多,这是第三步。最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使用“招展”,“招飐”的使用频率就越来越低,最后完全被“招展”所替换,并成为一个历史词汇,这是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

四、结 语

汉语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常用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很多词汇都在经历着新旧词汇的替换,有些已经完成,有些还在替换,有些正在替换,有些还尚未替换,这是词汇发展演变的必然规律。“招飐”与“招展”的历史使用情况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最终“招展”战胜了“招飐”,沿用至现代汉语。

在汉语历史上,朝代的不断更替,以及汉民族对内对外的交流与融合,语言接触现象导致很多词汇都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招飐”的成词较早,且早期用例都是出现在北系官话及晋方言地区,所以“招飐”应该是一个诞生于北系官话地区的词汇。“招飐”在元代以前应该都是当时人们使用的通用词汇,后来到了元代,“招展”在南系官话地区出现,随着元明易代以及明成祖的迁都,南系官话对北系官话的影响不断加深,这导致了“招展”的用例不断增多。而且因“飐”与“展”读音接近,“展”的语义“展示”与在风中飘扬摇曳而舒展开的意思相关,这使得有些在语言具体使用时混淆二词。后来随着“飐”与“展”的语音演变成一样以及南系官话对北系官话的影响不断加深,“招展”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文人在写书时都用“招展”,“招飐”的用例也就不断减少并最终消失,成为了一个历史词汇。

爱丁堡大学,如同一块璞玉,建筑外表朴实无华,但却富有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了许多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深深足印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语义演变的规律性及语义演变中保留义素的选择[C]//王云路.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岳海燕.“辗转”考[J].山西师大学报,2018(5).

[3]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5]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1).

[6]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汪维辉.近代官话词汇系统的形成——以《训世评话》与《老乞大》《朴通事》的比较为出发点[J].南开语言学刊,2018(1).

A Study on the Diachronic Substitution of Zhaozhan (招展)and Zhaozhan (招飐)

CHEN Zhi,XU Shiyi

(College of Humanit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and process of the substitution of Zhaozhan(招展) for Zhaozhan(招飐). The substitution of Zhaozhan(招展) for Zhaozhan(招飐)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of chang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Zhaozhan(招飐), a word which formed from Song dynasty, was a generic word from Song dynasty to the mid Ming Dynasty. However,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North and South Mandarin, it has been gradually replaced by Zhaozhan(招展) which roughly formed at the end of the Yuan Dynasty from the southern Mandarin. And after that, Zhaozhan(招展) became the generic word, and it has been used until today.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is substituti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nunciation finds that the pronunciation of Zhan(飐) and Zhan(展) has been gradually becoming the same from the initial consonant to the final, which caused the mixture of Zhan(飐) and Zhan(展). And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extension and cognitive association through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Key words :Zhaozhan(招展); Zhaozhan(招飐); the diachronic substitu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meaning

*收稿日期: 2019-01-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朱子语录词语汇释”(18AYY018)。

作者简介: 陈智,硕士研究生,从事古白话文献研究和汉语词汇研究。

中图分类号: H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34(2019)07-0110-07

[责任编辑 铁晓娜]

标签:;  ;  ;  ;  ;  ;  

“招展”对“招飐”的历时替换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