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信的哲学思考与科学启示_科学论文

破除迷信的哲学思考与科学启示_科学论文

破除迷信与科学启蒙的哲学随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破除迷信论文,随想论文,哲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提倡科学”和“破除迷信”的话题,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贯穿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全部历史过程之中。经过80多年的奋斗,中国人在“科学”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见识和建树,但“迷信”始终没有绝迹。在时代高度发展的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倡科学”和“破除迷信”,依然是中国社会在思想和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十分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在中国广大农村和城市,普遍存在着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修庙塑像,拜佛求仙,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由此不难理解,法轮功问题的出现,实际上表明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背景。现代中国虽然已经推翻了封建制度,但封建思想毕竟存在了两千多年,它今天在一些地方仍然顽固地发挥着作用,以巫术、迷信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在一些地方的广大群众中间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在文化、科学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更是如此。因此,中国要想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前进,就必须有意识地不断清除封建主义遗毒,继续不懈地破除迷信。

为了主动地迎接来自迷信和邪教的挑战,我们应当理性地研究这些挑战所包括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涉及自然科学和技术与破除迷信的关系。自然科学是迷信的“克星”,是破除迷信的首要武器。脱离了自然科学,封建迷信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在科学能够说明自然现象的地方,迷信就不攻自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民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用科学知识来树立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思路,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扫除了思想障碍。

同时,科学技术知识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十分必要。实际上,现代化的物质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实现,都是以人们相信现代科学技术为前提的。试想,如果人们仍然迷恋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崇拜,心怀敬畏地迷信许多关于自然的无端猜忌,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观察和理解能力,那么,积极主动地进行经济建设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掌握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不光是科技人员的任务,在一个要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是全民的任务。我们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专业教育事业,同时也要对那些不可能进入这个教育系列的广大社会群众,进行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一批专业水平十分高的科技知识分子队伍,和培养全民普遍较高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是检验一个走向现代化国家的科技政策有效性的最重要的两项标志。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楼倒桥塌,生态破坏,假药劣货,固然都是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但是,仔细思考,又有哪一件与轻视科学技术无关呢?现在许多人在谈论“国民素质”的问题,我国的现代化确实需要国民素质的根本改变,但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从心底里轻视科学甚至蔑视科学的态度。

然而上述观点并非现时代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因为科学技术在当代的发展使人们对“科学”的意义的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的理性在表现出健康方面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后来发展成为致命性的迷误的弱点,那就是:以对科学的崇尚代替了中世纪对神学的崇尚;因而人似乎以为自己只要依靠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任意改变世界的一切,因而科学也就被宣称为具有“万能”性质的力量。

那么,在对科学技术产生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不要强调和提倡科学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们尤其缺乏科学的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相对于中国人文化传统中的主观性、随意性、浪漫性、意向性、理想性的世界态度和人生态度,现代科学对客观性、确定性、程序性、精确性、真实性的追求,应该是我们进行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重点。

一些人凭着对科学的一知半解,借口科学有限度;凭着对宗教的一知半解和对传统迷信说教的一知半解,打出了所谓“新科学”、“当代科学”、“气功科学”等五花八门的“科学”牌子,他们实际上是以此为名,而行泛起中国特有的封建迷信沉渣之实。一些人大谈所谓“新”宗教,大谈所谓“新”宇宙观,大谈所谓人的超常体能,大谈所谓“第X感官”,一时间乌烟瘴气,甚嚣尘上。可见, 法轮功并不是当前社会思想中偶然的、惟一的现象,而只不过是这股庞杂的思想大潮流中较为显眼的流派之一罢了。对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的法制对这些封建迷信活动进行有力的打击;同时要以科学的态度,耐心地教育被他们欺骗和蒙蔽的广大群众。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有人会问,既然自然科学与迷信有天壤之别,为什么一些在自然科学方面很有造诣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居然相信法轮功?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是实际上,解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一个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可以是地道的专业人士,因为他只有按照自然科学本身理论系统的指导来进行他的工作,他才能在专业方面取得成就。但是,在自己专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并不一定能表明他在专业以外的其他方面具有同样的经验和能力。在现代社会专业划分日益琐细、“隔行如隔山”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正如优秀的画家并不一定是杰出的新闻记者,卓越的摄影师也并不一定是歌唱家。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不完全是由自然科学知识的多少所决定的。制约它的还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自然科学的实验室可以得出关于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确切结论,但是做不出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实验。在牛顿、海森堡,爱因斯坦的传记中,也有关于科学家的二重人格特点的描述。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有的科学家确实并不能把自己的科学结论贯彻到自己的社会生活和人生信仰中去。这正好说明,自然科学家如果不注意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全面修养和全面的知识积累,则可能会是科学方面的“巨人”,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矮子”。

总而言之,我们的观点是:要继续提倡自然科学,也要大力提倡社会科学,同时要提倡进行宏观的大文化研究的意识。

我们关于破除迷信的全面观点是:迷信不光是由于人对自然界和物质生活的愚昧所造成的,而且也是由于人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体制建构的愚昧所造成的,也是由于人对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愚昧所造成的,也是由于人在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知识方面的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所以,要彻底破除迷信,就必须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荣传统,继续在上述四个方面同时开展新世纪的科学、民主和文化的“启蒙运动”。

标签:;  ;  ;  ;  

破除迷信的哲学思考与科学启示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