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逻辑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5]01-0037-10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教科书,不能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及其所产生的“中国实际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学界中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①。然而,无论人们以往、还是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在其方法论的视域中都缺乏深入探讨它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的根据问题。我们认为,从方法论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主旨就在于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这个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这实际上要求人们不能从外在性上、而必须从内在性上,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理论的自身,去揭示和澄明它“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方面的根据。本文试图从其主要方面,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方法论、主要理论”这两大维度,去探究和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以期对人们思考和解决这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性问题有所补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适用维度”的理论逻辑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科学性”、“运用性”,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根据吗?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人们最容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层表现形态,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维度,去说明能够对它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方面的根据。这样的说明虽非没有一定的道理,但认真考察起来,却一方面不能回答诸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各种非科学的哲学世界观都曾在历史和现实中被“中国化”的问题。这说明一种哲学世界观理论能够被“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不能简单地从这种世界观理论的“科学与否”去作出合理的阐释。另一方面,这种说明还蕴含着这样一个误解,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理论,是可以直接运用于中国实际的、从而能够进行中国化的,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性”为其根据,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必须要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普遍的、一般的)与中国实际(具体的、个别的)的结合问题。由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直接运用于中国实际,就会因其没有作理论向实际转化中的“结合”工作而犯恩格斯所说的教条主义错误(即直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去套用、裁剪中国的实际,把它当成说明中国实际事物的现成答案)。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既不能从这种世界观理论的“科学性”、也不能从这种哲学理论的显形态——世界观的“运用性”去得到具有合理性的阐释。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科学性”、“运用性”均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有合理性的理论逻辑根据。 2.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思想”与“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不从“之外”而必须从“之内”,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去探寻。这就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点,即它的隐层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去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进行中国化的、具有合理性的理论逻辑根据。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点的论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形上”之“思”、“知上”之“智”的哲学学说,包含其内在的“思想”和“思考”:从其理论学说的显层表现形态(即从其思想)看,它可谓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研究和回答的是有关世界观的问题、是一种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相对其他哲学世界观的“非科学性”,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从其理论学说的隐层表现形态(即从其思考)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它的创始人,以其独特思维方式去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并运用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将其世界观的学说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成果。由之决定了:(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学说中,必然地潜存着这种哲学世界观理论的思考,即它如何思考哲学的相关问题、引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并由之理论化、系统化自己哲学思想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以及由这些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由于它们是其创始人以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进行抽取和阐释的,因而它们均具有其特定的方法论意义。所以,从其思考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一种关于方法论的学问,相对其他哲学方法论的“非科学性”,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当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内在的方法论,运用于相关的知识领域,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形成了哲学世界观理论对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法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意义的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何种意义的方法论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认知,首先应澄清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解读视域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成是毫无差别的自身等同关系的两种误解②:一是认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便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其理论特点说,即便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论,也是不能直接运用于实际事物的(直接运用就只能是套用,就是教条主义),更不能把运用它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这种“运用”,称作是辩证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因为,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是人们把这种世界观的观点转化为方法去应用,只能称作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或它转化的方法,不能把它称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二是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此外并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方法论”。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误解为绝对无差别的自身等同关系(即形式逻辑的抽象同一:A=A)。显然,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理解,本质上是反辩证法的,即它完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的理解。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何种意义的方法论呢?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下三种意义上的方法论: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③意义的方法论。马克思是采用“从实践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的,从而创立了在哲学理论性质上超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现代的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崭新世界观。由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就具有“实践的思维方式(简称: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的思维逻辑(简称:实践思维逻辑)”意义的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概念、范畴以及由这些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意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理论,由于它们是其创始人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进行抽取、提炼和系统化、理论化阐释的,因而它们均具有其“从实践理解问题”所蕴含的、各自特定的方法论意义。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可转化专门的方法论学说”意义的方法论。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相对独立于其哲学世界观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④,它应被视为是一门相对独立于其世界观理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方法的专门学说和理论体系。由于这门学问所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前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种、第二种”意义方法论的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即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前述两种意义的方法论转化而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可转化专门的方法论学说”意义的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意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意义的方法论问题,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上述三种意义的方法论比较而言的。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第二种、第三种意义的方法论,均要受第一种意义的方法论的规定和制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意义的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思考(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纲领性文献中,首先是从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即从根本改变一切旧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创立马克思主义新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的纬度,揭示采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对哲学的彻底变革和历史创新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不仅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从实践理解问题,从前的一切唯心主义(包括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主要缺点,也是它们虽然对“对象、现实、感性”等问题,是从主体的灵魂、精神(心)、理性方面去理解,但不是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从实践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实质上是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即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双重对象化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实践”,进一步提炼、概括、升华为作为人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的“实践”,亦即马克思创立的“新的、现代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简称: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 由上述可知:(1)既不是像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那样单纯地“从客体的形式和方面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也不是像从前的一切唯心主义那样单纯地“从主体的形式和方面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而是“从主体改造客体的双重对象化活动即从实践理解相关哲学问题”,这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义”之所在。由之,“从实践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这种“思考”,就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根本性质;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意义的方法论。(2)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理解了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把握了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和精神实质。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把握人类世界(属人存在、实践存在),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相关哲学问题最为根本的、最高意义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1.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简单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新世界观“思想”的一种转述或传承,这样做谈不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要学会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去思考中国实际的各种重大问题,从而对中国实际的各种重大问题去作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阐释和理论创造。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是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的。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⑥他告诫人们“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我的话,而要依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免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⑦显然,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世界观)与“思考”(方法论)的关系是:(1)“思想”是“思考”的产物和表现,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层表现形态——世界观;“思考”是“思想”内在的原则和灵魂,即“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隐层表现形态——方法论。(2)“思想”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形”;“思考”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魂”,即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所在。所以,是“思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思想”;是“思考”使这一系列的哲学原理,能够成为马克思所开创新哲学“主义”之关键所在。 2.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中国化“适用性”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规定方面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言说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中国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外文形态翻译为中文形态这样的中国化,也不是套用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话语这样的中国化,而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的中国化。而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即它的精神实质,按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思考”关系的合理理解,它正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所决定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或“精神实质”的中国化。这样,作为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或“精神实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就必然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性质和方向。否则,就或者是“中国化”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或者是被中国化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理论性质。由之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就必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化什么”这方面规定的“适用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思考方面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化什么”这方面的规定还进一步揭明,既不是一种采用西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从客体的形式和方而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所做的中国化,也不是一种采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维、或道家的哲学思维去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更不是一种采用西方从前的一切唯心主义“从主体的形式和方面去理解相关哲学问题”或现代胡适哲学的实用主义思维去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应是像马克思那样“从主体改造客体的双重对象化活动”(即从实践去理解中国实际中的相关哲学问题)所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否则,采用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去思考中国实际中的哲学问题所作出来的,就一定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即它“从实践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这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就必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怎么化”这方面规定的“适用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创新方面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一种简单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新世界观“思想”的转述或传承,而是要学会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去思考中国实际中的各种哲学问题,从而对中国实际的各种重大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阐释和说明。这种理论的阐释和说明,在本质上既不是对西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论发明和理论创造,也不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切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论发明和理论创造,而是在中国化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论发明和理论创造。这是因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是一种形式的理论联系实际,而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则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个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⑧由之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就必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怎样创新”这方面规定的“适用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理论“适用维度”的理论逻辑根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主要理论,不是“一”而是“多”,它们都体现着“从实践理解问题”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都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适用性。在本文中我们只能采用简单的枚举方式,从个别去说明一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规律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和现代性批判理论”,去探究和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方面的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规律理论 “社会规律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一系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简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从而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 第一,“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社会总体层面(即人的历史性实践)说,“人、自然、社会”,既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相互区别、彼此独立、相互对立的“三个”最基本要素,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三位一体”最基本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在历史性实践中的基本矛盾;“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社会为中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它们的相互制约与互动就是“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律。这是因为:(1)在人的历史性实践中,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实践存在关系。人作为实践的主体、生产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构成了“自然和社会”的主体;“自然和社会”作为与主体相对应的两个客体,构成了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自然和社会又互为中介的关系,即“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关系。所谓“三位一体”是指由人的实践为基础和中介,使“人、自然、社会”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种“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中,人是主体项、本位项,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作为客体项是互为中介的;人的实践活动则是沟通主体与客体,即“人、自然、社会”的现实联系的规定项、基础项和中介项。(2)在人的历史性实践中,同时又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两翼一体”的社会发展关系。所谓“两翼”:“一翼”是指人在实践中改造自然、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翼”是指人在实践中改造社会、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谓“两翼一体”,是指在人的历史性实践中“两翼”之间联结为一个互为中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就是说,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以“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中介,因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会制约、促进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中介,因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会制约、促进着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⑨ 第二,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社会形态层面(即从人改造社会的历史性实践)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运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是因为:(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并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根本的推动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一些次要的矛盾不会影响社会的进程,而有些矛盾则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就是决定任何社会形态的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涉及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和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规定并反映着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只是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3)这两对基本矛盾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生产力是一个非常活跃、非常革命的要素,所以社会历史的发展往往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们之间的这种经常性的相互作用,便形成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有机整体和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按照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顺序反复地运行。在这种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有旧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和新的基本矛盾的产生,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第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展开和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经济利益上的尖锐对立和相互冲突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往往是通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种实践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必须要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才能使阶级矛盾得到缓和与彻底的解决,从而使奴隶社会发展转变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发展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必然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转变为人类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人类社会自原始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历史,也是阶级斗争实践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实践的规律。(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产生的最重要的社会后果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激化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进行的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社会制度的斗争。同一个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进行的政权更替,落后的反动阶级对革命阶级的政权所进行的颠覆活动,都不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尖锐冲突以及由之导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尖锐冲突。社会革命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的,一定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是社会革命产生和胜利的必备条件。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的手中转移到革命阶级的手中是社会革命胜利的基本标志。“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⑩社会革命是促成新旧社会形态更替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这也是人类的阶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1)“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泛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人的历史性实践的主体和承担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的结局。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能自发解决,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人民群众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来实现。一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摧毁旧的制度的斗争;人类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每一次历史性变革,无一不是广大劳动人民斗争的结果。(2)马克思关于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11)的比喻,揭示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作为历史客体的受动性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历史性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任何时代,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都要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正体现在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既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又能不断地突破这种限制,为下一代人创造出新的历史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客观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是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历史理论长期占据支配地位。它们或者是以神(上帝)、天命的观念,或者是以人(伟大人物)的意志(动机)的观念,或者是以抽象同一的人性、人的类本质的观念,或者是像黑格尔那样以思辨的绝对理念之矛盾运动的观念,来理解和阐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内在联系,因而不可能探寻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动力与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揭示出了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社会中“各发展阶段对立阶级”的矛盾斗争与社会革命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以及这些人类实践中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主旨是在于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12)根据。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一方面根植于这种理论“抽象与演绎”关系的内涵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理论,因而在这种“一般性、普遍性”的理论中,必然会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个“具体的、特殊的”“本质规定”于自身之中。因而,把它们进行中国化,用以指导人们去探究和阐释“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个具体的、特殊的规律,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这种真理的适用界限内的。所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就具有这种理论“抽象与演绎”关系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根植于这种“从实践理解规律问题”的内涵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实质上又是从“实践理解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劳动即从实践中探寻到人类社会发展一系列客观规律的。相应地,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即要真正地探究和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个具体的、特殊的规律,亦必须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去思考,即采用从实践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如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规律理论的“中国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规律问题”这个方法论原则的适用界限内的。所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进行中国化,就具有“从实践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这种方法论原则的适用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理论,具有以下两个维度:一个是相对自然世界的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理论”的维度;一个是相对区域(民族国家)历史的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维度。 所谓相对自然世界的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理论”的维度,国内外学界几乎都未关注到(可把我们这里的阐述,理解为是依据马、恩相关思想作“从实践理解”的一种诠释)。在这个维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包括:(1)人类世界历史是“人的现实世界”的历史。自然世界是未被引入人的实践范围、没有为人所改造和认识的“人的抽象(非现实的)世界”,由于这种纯粹的自然世界,在马克思看来它对人的活动并不实际地发生任何作用,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无”;这种纯粹的自然世界由于没有人的活动的现实过程性,它就是一种没有实践开端意义的、作为抽象物质时空的无限性,所以,自然世界是没有“历史”的。历史是相对人活动的“现实世界”来说的,人类世界即是引入人的实践范围、为人所改造和认识的“人的现实世界”。由于人类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世界,人的实践的空间展开和时间连续的统一就是实践的过程性,这个实践的过程性便是人的现实世界(即人类世界)的历史。所以,历史即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的人类世界历史,历史本质上即是人的实践史、劳动史、生产史。(2)人类世界历史的开端即是人的历史开端、人类社会的历史开端和人化自然的历史开端。人类世界历史是有实践开端的,无人的实践开端即无历史。从实践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这三大维度理解,人类世界历史的开端即是人自身的历史开端、人类社会的历史开端和人化自然的历史开端,这三大维度的历史开端是内在统一的,即它们都统一于人的实践开端。这个人的实践开端(即所谓真正的历史开端),按恩格斯的理解便是萌芽形态的类人猿的劳动——把类人猿转化为人的那一个历史时刻。(3)在人类世界中,人化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自身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人改造自然的历史,由于要受人改造社会的历史和人改造自身的历史的制约,所以,人化自然的历史即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自身的历史;人改造社会的历史,由于要受人改造自然的历史和人改造自身的历史的制约,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即是人化自然的历史和人自身的历史;人改造自身的历史,由于要受人改造自然的历史和人改造社会的历史的制约,所以,人自身的历史即是人化自然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4)人类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即是人的实践规律。由于人类世界本质上是在人的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人的现实世界”,所以,人类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人的实践规律。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区域(民族、国家)历史的“世界历史理论”维度,学界的研究相对较多。在这个维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包括:(1)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的区域性历史发生转变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人们在“闭关自守状态”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各民族(国家)的交往被自然形成的地域所限制,只能形成各民族(国家)的区域性历史。而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愈来愈彻底,从而使分工超越国界、国际化的交换发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所以,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的区域性历史发生转变的结果。(2)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必须“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13);它必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4),从而开拓世界市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资产阶级自己的面貌(即资本的本性)“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5)。这个资产阶级按自己的面貌创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作为世界历史过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历史。(3)人类社会必将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转变为共产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开创的——作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创造了日益发展的巨大生产力,但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基本矛盾,以及由这个基本矛盾制约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和激化,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为它的灭亡准备了必要条件,从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4)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阶段转变为共产主义阶段,同时是人的发展由受束缚的片面发展向全面而自由发展转变的历史。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所实现的首先是使资产阶级、从而使人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政治解放,但同时又使人受资本主义的种种束缚而片面发展;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阶段转变为共产主义阶段,同时就是人的发展由“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向“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转变,共产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礼会形式。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正是在对问题的从实践理解中,实现了关于自己对“世界历史”两个维度理解的内在统一,实现了对“世界历史发展”理解的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应该说,“世界历史”的概念并不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在17世纪意大利维柯的历史哲学中,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和德国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中,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世界历史观,从实践理解世界历史问题,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理论,构建了相对自然世界的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的系统性理论,构建了相对区域(民族、国家)历史的关于“世界历史”的系统性理论,揭示了从实践理解的“人类世界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内在统一性、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指明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走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主旨在于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这个“理论逻辑”的根据,按其合理的理解也只能从理论本身的“适用度”去获得阐释和说明。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在于:一是根植于这种理论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的理论揭明,人类世界才是人的活动的现实世界,人类世界的历史是人的劳动史、生产史、实践史,在人类世界中人化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自身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人类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即是人的实践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的理论,能够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包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中国化具有适用性。二是根植于这种理论“抽象与演绎”关系的内涵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揭明,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的区域性历史发生转变的结果,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历史,人类社会必将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转变为共产主义阶段的世界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一般的、普遍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历史趋向之抽象的“本质规定”于自身之中,因而,人们把它们进行中国化,用以探究和阐释“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历史趋向这个具体问题,就无疑具有其适用性。三是根植于这种“从实践理解世界历史问题”的内涵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世界历史问题揭明,从“相对自然世界的人类世界维度”理解的世界历史与从“相对民族(国家)区域性历史维度”理解的世界历史,二者在其人类社会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上是高度一致的,它所体现的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也是高度一致的。相应地,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中国化,要去探究和揭示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尤其回答“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亦必须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去思考。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国化就具有“从实践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问题”这种方法论原则的适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简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从实践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问题”,合规律性、历史性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个当时重大的时代课题,亦必然从这样理解的社会发展“规律性”和“历史性”,去思考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性”的问题,从而合规律性、历史性地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另一个当时重大的时代课题。正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性”问题的思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自然方面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理论包括:(1)自然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但不应像费尔巴哈那样,把这种自然理解为亘古以来永恒不变的自然界,而是经过人类实践中介过的自然界。实践、工业是重新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钥匙。(2)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的性质,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按资本的本性进行利用,必然要带来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所以,现代环境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3)资本主义生产的资本性、盲目性,使人和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出现了断裂,必然引起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矛盾,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真正解决。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社会方面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理论包括:(1)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具有局限性。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只是把人从封建专制国家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获得了“政治解放”,但是,由于所获得的人权是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差别并没有消除,必须在政治解放的基础上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人类解放”,才能最终消除人的异化和社会差别。(2)资本的统治是历史的产物,资本统治的基础是获得形式自由的工人丧失了劳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统治的特征是劳动的一切力量都被资本所汲取,资本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3)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如价值规律、交换规律、供求规律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如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竞争的规律、周期的规律、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规律等。(4)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虚伪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鼓吹自己是超阶级的,是以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意识出现的,然而实质上,意识形态总是深藏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倾向和阶级意志。如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口号,对广大劳动群众来说,它实际上只是一种虚幻的共同利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人自身方面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理论包括:(1)资本主义的异化。工人成为商品,工资就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产品越来越作为某种异己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同样,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从属化,其结局“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家的奴隶”(17)。工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工人阶级始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18)资本的唯一动机就是利润,资产阶级利益“一般在于欺骗和压迫公众”(19)。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其对立和异化以及工人阶级一切苦难的根源。(2)对商品的拜物教。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们对商品的态度,就如同宗教里人们对神灵的态度一样,对其顶礼膜拜,达到了迷信的程度,形成了对商品的拜物教。 2.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现代性”这个词,但在马克思著作中通过其洞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问题”,阐发了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深刻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从实践理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指出现代的环境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解放、意识形态都是具有其阶级局限性的,现代资本的统治也是具有历史过渡性的,并指明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化——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人的异化、两极分化和社会差别等”——这条“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路径,从而合规律性、历史性地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个当时重大的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中国化的适用性,主旨是在于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这个“理论逻辑”的根据,按其合理的理解,仍只能从理论本身的“适用度”去获得阐释和说明。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在于:一是根植于这种批判理论是一种关于如何认识、评价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如果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是从肯定性把握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大唱赞歌的话;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则是从否定性把握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大唱挽歌。它们都是一种“不从实践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强调从实践理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对它的“否定性”理解,即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重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现代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能够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包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中国的现代性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进行中国化具有适用性。二是根植于这种批判理论“抽象与演绎”关系的内涵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如关于资本主义“自然方面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方面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理论和关于资本主义“人自身方面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一般性、普遍性”的批判理论,因而在这种“一般的、普遍的”的批判理论中,必然会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现代性问题”这个“具体的、特殊的”“本质规定”于自身之中,因而,当人们要把它们进行中国化,用以指导、探究和阐释“中国现代性问题”这个具体的、特殊的实际时,如此的“中国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这种真理的适用界限内的。所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进行中国化,就具有这种批判理论“抽象与演绎”关系的适用性。(20) 收稿日期:2014-12-10 注释: ①所谓学界重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实际上是要求构建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以便能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说明中国特色现代化及其所产生的“中国实际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②参见《辞海》“方法论”条目和肖前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③参见倪志安:《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西南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逻辑》,《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④参见倪志安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8页。 ⑤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⑥恩格斯:《恩格斯致威·桑巴特》,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⑦转引自阿·沃登:《和恩格斯的谈话》,载《智慧的明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 ⑧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⑨参见倪志安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探》,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1-337页。 ⑩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11)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12)“理论逻辑”的根据,按其合理的理解——只能从理论本身的“适用度”去获得阐释和说明。这个问题倘把握不好,就会犯从中国实际的方面去阐释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中国化的“适用性”的错误。 (1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6)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现代性”这个词,但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问题”并对之阐发了深刻的思想,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就构成我们所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理论。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0)当今世界资本全球化进程中所凸显出来的现代性问题,可以说从实践逻辑方面很好地证实了我们关于“这种批判理论‘抽象与演绎’关系的适用性”学说的合理性。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世界观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