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场对血脂影响的实验调查分析研究论文_赵新海

基于磁场对血脂影响的实验调查分析研究论文_赵新海

北京中科华光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课题组

摘要:本实验经过文献梳理以及实践数据调研分析,认为血液磁极化疗法降脂效果显著。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1个月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3个月内各项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降脂效果持久稳定。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血脂;磁场;磁极化疗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高脂血症与多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密切相关。血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研究表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升高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导致大量胆固醇在大动脉内膜下异常沉积,形成局限性斑块,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甘油三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90年代起一些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甘油三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含甘油三脂丰富的脂蛋白能撞击动脉壁引起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刺激募集巨噬细胞进人内皮,这些巨噬细胞将甘油三脂丰富的脂蛋白中堆积的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壁,促使早期斑块形成,并沿着动脉壁扩展和带来斑块的不稳定性。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会在生物体内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到目前为止,生物磁学已经得到了广泛深人的发展。自从1896年首先应用磁场治疗疾病以来,磁疗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血液磁极化疗法是在生物磁学研究基础上,应用量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生物分子、原子核、电子磁共振技术,通过血液作为媒体介导,从生物分子水平和原子水平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方法。

2实验材料

本实验研究对象选择住院或门诊高脂血症患者48例。按中华医学会血脂异常防治小组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川选择病人,即总胆固醇(TC)> 5.63mmol / L和/或甘油三脂(TG)>1. 69 mmol/ L,符合上述标准者为入选病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范围在28-74岁之间,平均年龄53. 45士10. 83岁。所有实验对象均除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等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均停用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观察期间保持平时饮食习惯,取血前24小时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本实验采用自身对照。试剂与仪器设备,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试剂盒由某北京用品有限公司提供,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试剂盒由上海北玉生物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血脂测定仪器为HI-TACH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磁极化疗法所用仪器为血磁疗法研究中心研制的血液磁极化治疗机。

3实验方法

采血所用器皿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病人均于接受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前晨起取空腹肘静脉血2ml,随后进行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晨起再取2ml空腹肘静脉血。以后跟踪随访3个月,每月均以同样方法留取肘静脉血2ml,所有血液标本均在室温下3小时内离心,吸出血清置于密闭小试管中待测血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血液磁极化疗法具体操作过程,每次留取肘静脉血200ml,注人一次性血袋内,放人血液磁极化治疗机内,经核磁共振或顺磁共振场磁极化、射频激活、离子氧催化巧分钟,再将上述处理的血液重新回输给病人体内,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所用仪器为由辽宁省血磁疗法研究中心研制的血液磁极化治疗机。检测方法: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的测定均采用酶法,实验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本实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所有实验数据均为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4实验结果

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甘油三脂水平较血磁治疗前下降20%,总胆固醇水平较血磁治疗前下降8.3%,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较血磁治疗前下降15%,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 05)。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较血磁治疗前上升22%,差异有显著性(P <0. 05)。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3个月内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第1个月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继续下降,甘油三脂水平较血磁治疗前下降26 %,总胆固醇水平较血磁治疗前下降9%,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 < 0. O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继续下降,较血磁治疗前下降巧%,差异有显著性(P<0. 05)。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继续上升,较血磁治疗前上升23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 01)。治疗后第2-3个月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仍低于血磁治疗前水平,甘油三脂水平分别较血磁治疗前下降23%和20%,总胆固醇水平分别较血磁治疗前下降7%和6%,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分别较血磁治疗前下降13.3%和12.5%,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仍高于血磁治疗前水平,分别较血磁治疗前上升17.4%和16.8%,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 05)。血磁治疗后、血磁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各项血脂水平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5 结论与讨论

综述所述,血磁疗法能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胧甘肤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促进自由基的清除。血磁疗法自面世以来,临床上已应用该疗法治疗多系统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银屑病、中毒、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成瘾性疾病、肿瘤、慢性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上均取得显著疗效。而且经血液成份、染色体、电学检查,均提示血液磁极化疗法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方法。

高甘油三脂血症可通过脂质交换改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组成、代谢,高甘油三脂可引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解,小而密LDL升高,小而密LDL因颗粒较小、易于被氧化被视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强危险因素,因而高甘油三脂、小而密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在代谢上密切联系形成致粥样硬化性表型ALP。另外,脂质交换结果,还可生成富含胆固醇酷的残粒,富含胆固醇醋的残粒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另外,高甘油三脂血症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生成,抑制纤溶,促使动脉内纤维蛋白沉积,参与脑卒中、冠心病形成和发展。动物实验、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研究均显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一个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进入血管内膜下层,在血管内堆积,使巨噬细胞变成泡沫细胞,形高脂血症患者接受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因此,血液磁极化疗法降脂效果显著。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1个月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后3个月内各项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降脂效果持久稳定。

参考文献:

[1]促甲状腺素与血脂谱在新诊断无症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D]. 邢万佳.山东大学 2012

论文作者:赵新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基于磁场对血脂影响的实验调查分析研究论文_赵新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