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园林绿化中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叶色、树形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显得杂乱无章,景色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形形色色,有的种类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效,或者在开花期、或者在结果期。因此,从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要求我们研究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植物风景。
关键词:园林工程;设计;植物配置;问题
引言:
在设计园林工程的过程中要合理科学的将植物和周围的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尤其是要在选择植物和搭配颜色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提升园林的艺术价值,别具匠心的景观设计才能够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1、树种选择
在选择园林植物树种上,不但要遵循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的原则,而且还要对市花市树、珍贵树种、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进行考虑。城市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为主的就是乡土树种,并且对已驯化的外来树种进行适当选用。一个城市的居民经过投票选举并经过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市花市树是比较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同时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是当地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而名树名木是指城乡范围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并且在园林风景区起重要点缀作用的树木,其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珍稀列级保护的、树形奇特罕见的树木。
2、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2.1植物配置不科学造成资源浪费
把大树搬进城市作为景观树配置这种“大树进城”的行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移植过程中的修枝、锯截、断根等过程会导致许多大树死亡,这就造成了自然资源很大的浪费。而且大树进城这种行为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高昂的树木价格和运输成本也浪费了有限的绿化资金。而且盲目的引进不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植物,很多都不能健康的生长,有的甚至根本不能存活,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费用。
2.2植物配置缺乏多样性和稳定性
多样性的配置城市园林植物可以在局部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并且可以使土壤的条件可以有效的得到改善并且带来不同的空间气氛。
2.3植物配置的生态观具有片面性
近几年设计生态园林的理念还紧紧停留在改善环境温度、湿度和吸收有害气体的层面,并没有考虑到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这样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很不利,也没有办法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持续的发展下去。
3、园林工程植物的配置要点
3.1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创造园林特色
植物的生长与周围的气候条件不可分离,若不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盲目引进外来植物品种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适当引进外来品种,但是不可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植物配置中,一方面可以保证园林中配置的植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园林建设成本,做到节水节地节材,减轻养护负担,突出本地植物的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遵循植物品种多样化原则,加大常绿乔灌木的种植比重
所谓多样化就是指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达到园林景观的多重效应。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移植有季节差异的植物种类,形成四季鲜明、常年有绿的自然景观,例如可适当引进常绿树种,保证秋季也能够营造出一种生气盎然的景象,并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使园林更具特色,进一步提高园林的欣赏价值。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园林景观更具别样风景,还应该引进常绿乔灌木、果树或者彩叶树等为园林增添色彩。例如,种植大量的金叶复叶槭、金枝国槐、红枫、紫叶李等彩叶树种,不仅为整条道路增添了浓重的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彩化的视觉效果。
3.3合理利用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3.3.1合理应用对比和衬托手法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采取对比和衬托手法,形成整体协调性,根据植物形态和的特征,形成花形花色对比,并对姿态高低、叶形叶色进行对比,形成艺术构思,以此衬托植物景观。在配置和组合树丛时,应注意树丛协调性,适宜合理配合颜色、形态相近的树种。在运用对比手法时,应选择合适体型大小的对比,水平面与垂直、色彩明亮及黑暗的对比。不同植物应注意相同形态姿势,如松树存在动态美。因此在对植物配置时,需保证植物之间及景观之间的协调性及和谐性,并注意植物生长特性和季节变化,保持植物的平衡状态。
3.3.2合理运用协调性
在植物配置设计中应该避免出现配置的单调性,尽量实现协调性,植物之间的配置应该表现出和谐的韵律,特别要注意景观背景的选择,尽量使用乔木类的植物,通过合理分层表现出协调性。还应该注意开花植物的花期,尽量错开植物的开花期,这样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月份欣赏不同的景观。植物之间的密度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在实现协调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高低搭配、空间转换等方面,增强植物之间的韵律。景观园林的协调性还表现在道路的两旁也应该进行合理规划。
3.4合理设计空间布局
要想将植物配置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就需要利用植物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置,在空间中会占有不同的空间,比如藤类植物,爬山虎、金银花以及紫藤等可以设计到墙体或者走廊当中。在植物配置中,要从整体出发,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栽植植物,同时结合植物功能,遮荫就要配置一些比较茂盛的绿色植物;隔离就要配置一些茂盛且坚硬树干的植物。
3.5合理选择树种
由于自然界的树木,不需要特别养护,如果选择本地树种,比较容易成活,且容易成林,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也降低了养护成本。本地树种的种植,还可以凸显本地城市的人文特色,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否则一些外来树种的种植,会破坏当地的地域性特点,丢失了本土的人文特色景观。
3.6扩大植物配置的功能
植物配置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会有美化环境、减少噪音、提供树荫、空气净化、防风、固沙、防火、杀菌、吸滞粉尘、阻截和吸收有害气体、抗污染以及保持水土流失等作用。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分别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香樟能吸收SO2气体。
4、总结
将植物合理的配置在城市园林中不仅可以体现线条变化的自然美,还能为景观建设和土方工程节省投资。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要结合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等学科进行人性化设计,充分的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建立芳香性植物群落、触摸型植物群落等,可以杀菌防病,还可以提神醒脑,甚至设计成休闲氧吧,从多方面缓解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嘉兴.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应用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2]张秀霞.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江西建材,2014,(8):209-209
[3]庞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注意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4]雷雨娥.浅谈现代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与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论文作者: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植物论文; 树种论文; 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树木论文; 气体论文; 作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