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找差距 提升水平为人才
——赴佛山学习考察人才服务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谢长虹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日前,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赴佛山考察学习活动,笔者紧紧围绕人才政策、人才载体、服务平台等方面展开深入学习和考察。 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使笔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受到了启发,对进一步提升焦作市人才服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值得借鉴的经验
1.多触角搭建网上招聘服务平台,助推服务便捷化。 一是建立了招聘会网上订位功能。实现招聘会订位全程只需鼠标轻轻点击,不到2分钟就可完成,而且招聘会当天参会企业只需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快速入场。二是建立了视频邀约面试系统。与其他视频面试系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企业先发出邀约,企业与求职者在约定时间内通过视频系统进行“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招聘成效,又节约了招聘成本。 三是与高校建立人才引进长期合作机制。截至2017年年末,该市先后与100 家高校、 各类职业院校签订人才引进合作协议,到2018年年底,在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人才集中的地区设立了5个“人才驿站”。至2020年年末,将面向全国200 家高校建立多层次人才合作新通道。
MCN-nIC与MCN-IC两组在病灶边界、囊壁厚度、壁结节及分隔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病灶边界不清、囊壁厚度>2 mm、壁结节及无分隔是MCN-IC的单因素预测因子(表4)。
2.打造全国领先的全智能化招聘服务大厅。 一是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全智能化招聘大厅,招聘求职实现全程无纸化、智能化。 智能化招聘大厅的规划布局在设计初期就像银行布局服务网点或柜员机一样将智能化招聘服务布局到区、镇(街)、村(居)。 二是招聘求职更高效。 全市招聘求职服务逐步实现 “一张网”“一个大平台”, 原来城乡分散的公共招聘求职数据得到有效统筹归集,加上“佛山人才网”提供的供需自动匹配推荐服务,招聘求职供需双方的信息更加对称,服务效果大幅提升。 三是服务更精准。 智能化服务大厅在提供招聘求职自动匹配推荐服务的基础上,正加快与全市就业失业管理等系统的对接,在信息化服务层面上建立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技能提升、技能鉴定等全链条服务体系,失业人员的识别更精准、服务部门响应更迅速、跟踪服务更到位、就业民生工作更扎实。四是决策分析更科学。智能化服务大厅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数据分析系统,实时收集线上线下招聘单位数、职位数、热门行业、热门职位、薪酬比例、户籍分布热度分析、学历层次类别、招聘求职达成意向量、供求关系分析等数据,为政府相关部门准确分析研判就业失业形势、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3.打造个性化服务专区,助推服务高效化。 一是在“佛山人才网”招聘频道开发了个性化简历、职位推送和简历二维码等服务功能。 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匹配,将每个求职者的个性化信息作为匹配要素与招聘岗位需求进行最佳匹配,并利用手机微信、pc 等终端推送职位、招聘展位号等信息,提高招聘求职效率。二是开辟一系列人才服务专区,为汇聚国内乃至国外人才搭建高效便捷通道。 如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专区,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交流、科研项目发布、科研成果展示、科研合作对接等服务。三是建设全市“1+5”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 为高层次人才工作和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
1.服务平台效率低。 尽管焦作市在打造智能化招聘大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 人才服务专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佛山相比,还存在智能化不够智能,有许多业务还不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中间环节过多,并不能实现“只跑一趟”的目标。
4.打造“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新模式。 一是将85%的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98%的业务均下沉到基层办理。 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建成 787个行政服务中心(站),全市布设1567 台自助服务终端,把服务的门开在群众的家门口。 二是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实现无差别审批服务。 市级统筹对市、 区两级56个系统1828 项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细化365个标准要件,实现“认流程不认面孔、认标准不认关系”的无差别服务。三是实行一口受理、受审分离,强化部门业务协同。 将过去按部门划分的专项窗口整合成民生、公安、注册登记、许可经营、投资建设、税务等六类综合窗口,实现“一窗”综合政府服务。 四是加强业务协同配合,提升即办服务。 通过建立前后台对接机制、电子材料流转机制等,提高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台与后台之间的协调配合。 五是探索打破区域限制,不断拓展“同城通办”。按照标准统一、体验一致、跨界协同、运转高效的标准,实现区、镇(街道)行政服务大厅扁平化、同质化,区内任一大厅均可办理全区所有事项。六是加快数据共享,推行一网通办。 将群众办事材料沉淀到信息系统, 将不同的业务申请表格整合到一张表,推行“一表通”;将“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延伸到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服务终端、12345 热线,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网厅和实体大厅的办件申请, 形成网上办事为主、实体办事为辅、自助办事为补的为政府服务新格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动作性”,比如周朴园说,“梅家有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这样的话对侍萍是一种思想情感上的推动。美化身份这一举动暗示着周朴园内心有算盘,有隐情,它激活了鲁侍萍。此时鲁侍萍已从对周朴园的心理期待慢慢变成与周朴园的心理交锋。所以她说了一些冷话,“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而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些话立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周朴园内心的起伏和变化。被揭短的周朴园汗涔涔的,当侍萍的身份在不知情的人前被揭示出来时,周朴园心惊肉跳地说:“你姓什么?”
二、焦作市存在的主要差距
首先,我国的贸易政策应该循序调整,应加强对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调控,对石油炼制工业、炼焦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等出口远大于进口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加强节能控制,对炼焦业等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出口,而对通信设备电子业等出口额较大的行业,不但不应对其总量上的发展进行过多的干预和限制,还应该鼓励其进行产业升级及提高产品附加值。
4)管理子系统。服务好管理者是教改项目管理系统的核心职能。系统的管理子系统主要分为校级管理及二级学院管理:校级管理者通过系统主管部门可以发布各项通知,管理项目、评审专家及申报者等各项基本信息库,分配项目评审任务,进行评审结果统计、立项发文,完成数据归档,对全校历年教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等;二级学院管理者可以对本学院的教改项目立项情况进行查询、管理,在线进行项目审核等工作,实现对本学院教改项目的无纸化管理。
2.高端人才引进难。 从焦作市人才引进的情况看,一是有的单位待遇上缺乏竞争优势。尽管市人才交流中心每年都要组织企业赴北京、西安、武汉等知名高校引进人才,但由于焦作市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较低,应聘的毕业生较少。二是县、市区位优势不明显,导致人才集聚力不强。如孟州大地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人才引进待遇上,提出本科生月薪5000 元,硕士研究生月薪6000元,到企业面试考察的差旅费由公司报销等,但由于企业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公司先后到多家高校招聘,效果不是很理想。
3.现有人才留住难。 据调查,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由于待遇和环境因素, 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如2018年多氟多公司面向全国招聘,先后有45 名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应聘,经过面试,只有7 名硕士毕业生留用,公司给予了他们比较优厚的待遇, 工资待遇均在5500至8000 元,还配置了人才公寓等,但半年后,这7 名人才全部流失。
4.平台载体建设难。 从长远看,高端人才最看重的是事业发展的平台和环境,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平台载体发挥作用。 佛山共有2561 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众多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 但从焦作市情况看,承载国内外领军人才的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偏少,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仍然是空白, 正在筹建的人才创业园进展缓慢。 焦作市缺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国内知名企业在焦作成立研发中心及高端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不利于人才聚集。
三、主要思考和对策
1.强化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佛山市人才工作之所以先进,除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区位优势等因素外,最关键的是党政领导对人才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从思想上、行动上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 像抓项目投入一样抓人才投入,像抓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一样抓人才资源的开发。
2.强化服务意识,精心打造人社优质品牌。 2017年年底,佛山市人社局启动了“打造佛山人社品牌,构建人社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努力打造叫得响、过得硬的“优质就业品牌、惠民社保品牌、和谐劳动品牌、优才佛山品牌、阳光人事品牌”5 大人社品牌,建成全市统一规范、 便民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新体系。根据佛山的经验和焦作市实际,建议在实施年度十万个就业岗位推荐、年度千名高层次人才进焦作、“互联网+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海外英才中原行暨焦作创新创业洽谈会等方面精心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人社人才服务优质品牌。
3.重视平台建设,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要着力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快筹建人才产业园,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依托焦作市现有的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实验室等,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二要着力营造优质的生活环境。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尽快筹建国际人才公寓,统筹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要高度重视和营造精神层面的环境。各类用人单位除进一步改善人才物质层面的待遇外,要高度重视和改善人才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如加强企业文化场所的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读书分享会、联谊会、座谈会、谈心会等),真正了解员工的期望和精神需求,多给员工提供舞台,使公司上下形成快乐工作、享受生活的良好氛围,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和信任感,努力强化企业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 )
编辑 周 俊
标签:人才服务工作论文; 学习考察论文; 佛山论文; 人才强市战略论文; 社会保障局论文; 学习活动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人才政策论文; 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