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
关键词:发展;情境;兴趣;合作;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列为了一项具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数学课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
教师不应当把数学教学当成展示自我数学才华的机会,让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充满了严谨抽象的数学概念、工整规范的书写格式、环环紧扣的逻辑论证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奇思妙解等,让学生望而生畏。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要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了。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系统地“传授”数学知识与方法、规范学生的数学活动行为。
教得好的实质就是促进学生学得好。所以教师的重要职责应当是: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体验和创造,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真实感,从而形成责任感、使命感,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例如,几何中《勾股定理》是基础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在数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是进行数形结合的重要素材。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给出定理,再证明定理,最后是举例应用。这样处理教材,使勾股定理失去了应有的魅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用计算机制作了两个课件,前者用于“定理”的提出,由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独特的拖拉、测量、制表等功能来显示三边的长度及长度的平方数量关系。学生经过分析、发现、归纳,猜想出“定理”的结论。后者用于构造图形,证明定理。通过这样的组织教学,勾股定理的精华之处一步一步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规律,尝试成功后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几何的信心。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纲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果数学课使学生饱受挫折和打击,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课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最好的做法就是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们课下收集制作了很多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等,通过亲自动手剪裁,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平面展开图。在寻找和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对几何图形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作品”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他们兴趣高涨,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寻找真理。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事实上,提出问题远比回答问题重要。李政道教授说过,“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
教师应该不独占课堂,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并及时抓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变式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只知道运用本节课知识的习惯,拓宽学生视野,并能激发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数学。
四、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争辩与交流,也更易于使其获得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学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多样的。因而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现在最常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但大多是流于形式,往往是成了一些公开课上的点缀。在教学中,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也相当活跃,但是当一堂课结束后,我们在评估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时,却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教师往往也不清楚。
为了在教学中避免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类问题:
首先,每个小组的人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合作学习开展的初期,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相对较差。此时,小组的人数可以相对少一些,如2~4人。因为两三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要比群体中的交流简单得多,也可以尽量减少课堂上不可控因素的干扰,提高合作效率。
其次,小组成员的分工。笔者将全班44人分成11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和基础较差、不善言语的学生各一名,另外两名成绩中等。在教学中,笔者指派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刚开始,每个问题一提出,成绩好的学生立刻指导发言人,“强迫”他接受。在教学中,笔者注意不断地、真诚地鼓励每位发言人——不懂就问、学会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知识。这种鼓励使发言人树立了信心。
笔者所带班级就有一名学生,原先上课不注意听讲、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成为发言人后,他变得爱学习了,最终成为一个有想法、敢发言的、出色的发言人。
最后,研究课题的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但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适的课题应该是学生不能马上解决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应该能够基本获得解决;应该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具有多样的解决方式,从而引起学生对于问题多样性的表述与交流。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课程的中心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论文作者:潘正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质疑问难论文; 小组论文; 定理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