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分析论文_周俊英

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57100

【摘 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在发病24h内接受脑电图与CI检查,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脑电图对脑梗死的检出率(81.1%)明显高于CT检查(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大、小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大、中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的患者脑电图检查可见弥漫性或者局限性慢波增多,基本节律减慢,电压随之降低。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且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期;脑梗死;脑电图;早期诊断;预后

脑梗死又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多种原因所引发的脑部血供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并引起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1]。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其致残率、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文献报道[2],早期诊断脑梗死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同时还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但该病早期脑组织水肿坏死无明显改变,部分病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因而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有鉴于此,我院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电图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早期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脑梗死诊断要点中相关诊断标准[3],且为首次发病,经规范治疗2周以上。排除既往有癫痫史或在住院治疗期间合并意识障碍、痴呆或出现严重心、肝、肾和呼吸系统合并症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元、调脂、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治疗。

1.2.2 检查方法

采用NA-TION8128W无线蓝牙动态脑电图仪(上海诺成公司生产)对所有病例行床边脑电图检查,时间常数:0.3s,高频滤波:70Hz,走纸速度:30mm/s,灵敏度:10uv/mm。行常规描记,睁闭眼等诱发试验,时间15min以上。选取无干扰脑电图,输入后行快速傅立叶转换,行功率谱分析,脑电图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脑电图学》进行[4]。所有病例于入院时即接受头颅CT平扫,48h后复查。

1.2.3 卒中分型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5]于入院时和入院2周后评估其病情,小卒中组(NIHSS评分0~4分,共17例),中卒中组(NIHSS评分5~15分,共43例),大卒中组(NIHSS评分>15分,29例)。卒中加重判断标准:脑梗死发病2周后其NIHSS评分较其入院时评分≥4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脑电图检查诊断脑梗死异常率比较

24h内CT诊断发现异常30例,占33.3%,48h后复查所有病例均发现异常。脑电图检查发现异常74例,占82.2%。发病早期脑电图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卒中分型与脑电图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

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大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小卒中组(P<0.05),大卒中组脑电图轻度异常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小卒中组和中卒中组(P<0.05),但小、中卒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卒中组脑电图重度异常所占比例与中卒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小卒中组(P<0.05)。见表1。

2.3 不同异常程度脑电图与卒中加重之间的关系

脑电图轻度异常患者中入院2周后卒中加重1例,占5.9%;中度异常患者卒中加重6例,占27.3%;重度异常患者卒中加重13例,占34.2%,共预后不良20例。中度和重度异常患者卒中加重比例均明显高于轻度异常患者(P<0.05)。脑电图检查显示,上述病例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增多,基本节律减慢,且电压降低。

3 讨论

脑血管类疾病是人类三大死因之一,脑梗死更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安全的杀手,目前尚无完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常用方法,但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时,通常无法及时发现患者脑细胞群的变化情况,进而给该病的确诊和治疗带来较大风险。研究表明[6],通常在脑组织发生病变24~72h之后CT才可检测到,易延误救治。MRI虽可检测到超急性期脑组织病变,但其并未在许多中小型医院普及,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脑电图(EEG)可检测脑组织的代谢情况,对脑组织缺血、坏死等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通过EEG检查还能了解脑组织病变面积、程度等情况,进而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对于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具有积极意义[7]。

本研究结果显示,24h内CT诊断发现异常30例,占33.3%,脑电图检查显示异常74例,占82.2%,脑电图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电图对发病早期的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其检查阳性率高于CT,也进一步明确了脑电图用于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本次研究发现,在90例脑梗死患者中经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22例,重度异常38例,总异常率达81.1%,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8]。

从卒中分型来看,小卒中组患者的病灶较小,脑电图检查以正常或轻度异常居多,多为病灶侧α波减弱,而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大卒中组,后者的脑电图改变以中到重度异常为主。其中中度异常的脑电图表现为中波副不规则θ活动占优,而α或β活动偏弱,梗死侧半球的慢活动尤为明显,重度异常则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不规则θ活动占优,部分病例为多形性δ活动占优,基本节律减慢,半球不对称,局灶性改变较明显,有时可见慢波爆发(其增多提示大脑的代谢功能下降,且大脑功能受抑制)。有研究指出[7],24h内行脑电图检查出现θ和β波时预后较好,而出现广泛性δ波则预后较差,认为快波β波是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好的敏感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的20例患者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增多,基本节律减慢,且电压降低,与上述报道相符。

综山所述,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且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脑电图检查可为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在拟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12):55-59.

[2]夏成才,喻丽芝,彭明强.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3):176-177.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61-270.

[5]贾建平,陈海,译. 神经疾病分级评分量表[M].北京:化学工学出版社,2010:230-231.

[6]黄蔼红.67例脑梗死患者脑电图与脑CT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153-154.

[7]王爱芹,徐有俊,孟明珠.连续脑电图监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9):30,33.

[8]李东云,韩冰.脑电图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5):226-227.

论文作者:周俊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分析论文_周俊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