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邹红艳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湖南 4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运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高血压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健康教育,检测护理干预前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LT-74)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及GQLT-74量表中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心理功能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的上述指标评分均较干预前出现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中医健康教育;高血压;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1],高血压具有病程长、病程反复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该病为“生活方式病”,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则对血压的控制及降低有重要作用。该病需及时进行治疗,且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护理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高血压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2)年龄35~70岁;(3)能独立填写量表的患者;(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依从性较差;(3)合并恶性肿瘤患者;(4)预计生存期<1年。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60.08±5.91)岁,高血压病程(9.81±3.42)年;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59.82±5.37)岁,高血压病程(10.01±3.34)年。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对比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包括发放高血压健康手册,并对患者讲解健康知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中医健康教育,包括:(1)饮食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的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需进行少油、少盐,戒烟戒酒等饮食,鼓励患者定期做适当的运动。(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情绪制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如患者具有焦虑不安的心理,找出患者焦虑不安的原因,若患者因对疾病的恐惧而出现不良情绪,则对患者讲解疾病的原因及症状,并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益处,并指出情绪与高血压脑卒中的密切联系,护理人员认真听取患者的心理需求,指导患者调节自身情绪。(3)中医健康教育: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患者分为四个证型: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根据患者的证型制定出相应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措施,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对患者进行辩证后进行饮食指导,如肾气亏虚证患者食用黑芝麻、核桃、红枣等,痰瘀互结证患者食用薏苡仁、山药等,肝火亢盛证患者食用山药、香菇等,阴虚阳亢证患者食用萝卜、海带等,所有患者禁食辛辣、烧烤的食物。跟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保持空气流通和光线的温和,在医生的指导下让患者进行规律有效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患者出院时)进行测定,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高血压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的积分制进行评分,24个常见症状分别根据轻、中、重度记为1、2、3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LT-74)[4]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心理功能四个方面,共16个因子,包含64个条目,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和整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及GQLT-74量表中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心理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的上述指标评分均较干预前出现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高血压的发病与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5],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西医治疗仍以服用降压药物为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中指出我国目前约存在2亿高血压患者,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近年来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护理在我国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同,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在综合护理干预中着重饮食、运动及心理护理,中医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护理,以达到对症监护的作用,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和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恢复良好(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中医健康教育达到了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的作用从而改善乐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运用价值和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方杭燕,张英,唐爱奇,等.高血压患者不同社区随访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08):1002-100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4]卢玲,胡君.舍曲林和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34):18-19.

[5]陈丽萍,宋一男,古继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6):996-999.

论文作者:邹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邹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