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技术性强,现场管理非常复杂,涵盖的内容较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水利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提升水利工程现场管理技术对于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水利施工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结合实际案例,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新建一座站闸,对原有的灌溉站进行技术改造。其中站闸由防洪闸、水泵、闸室、泵室、基础等几个部分组成;灌区改造包括渠系、沟系以及农田配套建筑物等,渠系工程由干渠和支渠两个部分组成,前者采用的是D800有筋混凝土管,后者采用的是B70 U型渠。在本工程中,站闸的施工工艺复杂程度较高,是重点环节,为确保其质量,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
2.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1 轴线测量
测量小组使用全站仪对中线进行控制,测量精度应当与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相符。所有测放完毕的中轴线,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避免损坏。
2.1.2 高程测量
这是本工程测量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临时水准点。测量人员可按照业主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在工程四周对高程控制点测设,并将之引测到施工现场内不受作业影响的位置处,测量过程中,为确保精度,应当进行复核校正。引测的临时水准点应当与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相符,测量闭合差应控制在±12 Lmm。②标高控制。为避免出现累计测量误差的情况,可从附近的临时水准点对结构工程的标高进行引测,当引测放样完毕后,应当进行复核,并做好相关记录。③沉降观测。对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应当进行沉降观测,如站闸底板等,可将观测点布设在桥底板的四周,当观测点处的结构层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应当使用水准仪对标高进行测量,观测时间可以设定为每7 d一次,通过对比分析,看沉降是否超标。
2.1.3 围堰施工
在工程中,围堰施工分为三个部分:填筑、加固和拆除,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填筑。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需要填筑两条围堰,顶宽为3.50 m,在对围堰进行填筑的过程中,为提高围堰体的结构受力性能,可向外微拱。同时,应当将岸坡处理面的壤土全部挖除,从而使堰体与岸坡能够充分结合。②加固。当围堰填筑成型之后,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使围堰能够抵挡住风浪的冲刷,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在对围堰进行抽水时,可以采用分层降水法,同时应设置专人对坝基进行巡视检查,一旦发现开裂或是沉陷,则应及时对围堰进行加固。③拆除。当工程竣工后,应将围堰拆除掉,水上部分可以采用挖掘机进行拆除,水下部分可使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拆除。
2.1.4 土方施工
由于工程的工期较紧,而土方施工是影响工期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对土方进行快速开挖和回填。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土方开挖。本工程需要对旧闸进行拆除,建设新的站闸,所以土方开挖量相对较大。为加快施工速度,决定采用挖掘机进行全面开挖,并以人工配合的方法,依据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放坡,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在对基坑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应当做好降排水措施,当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槽,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基底不得出现超挖的情况,挖出的土方达到最佳含水量后,可用于墙后回填。在对土方进行开挖作业前,测量人员应进行定位,并在复测后做好记录,编制合理的开挖程序,制定施工措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开挖。②土方回填。在本工程中,土方回填主要包括站闸和挡墙后。回填时,应当对土方的含水量及密实度进行控制,干容重应当达到1.50 t/m 3 以上,为避免绕渗问题的发生,背后采用素土进行分层回填和夯实处理。回填土方前,应当对基底的杂物和积水进行清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建筑2.00 m范围内进行回填时,必须采用人工作业,厚度应当控制在20 cm左右,分段位置处应当留有一定的坡度,并以错缝的形式进行搭接。对挡墙后进行土方回填时,应预留出足够的沉降量,根据规定要求,对每层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回填土的干容重及密实度。
2.1.5 钢筋混凝土施工
工程中,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配置,在对钢筋骨架进行制作时,必须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并且要设置厚度足够的保护层,加工好的钢筋骨架应当妥善保存,不得在其上堆放重物,以免造成钢筋变形,影响质量;为确保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本工程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以罐车运至施工现场,通过料斗和导管输送至浇筑部位。为减少混凝土裂缝,施工中采用一次浇筑成形的方法,在对基础底板进行浇筑前,应当对纵横中心线进行复核,并对钢筋的绑扎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便可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振捣密实,在振捣过程中,应当避免过振和漏振。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减少裂缝的出现。
2.2 现场施工管理
2.2.1 建立健全质保体系
工程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确定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实施程序,要求各部门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本工程引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覆盖整个项目部的信息网络,要求各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传递和处理质量信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本工程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为经验丰富的质量员,小组主要负责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协调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牵头开展工程质量检查活动,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工程施工人员质量教育活动,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强化对各道施工工序的自检和互检,有效消除工程施工各个细节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
2.2.2 加强质量验收
针对隐蔽工程,监理单位要在分部工程完工后、下道工序施工前对其进行质量验收,由监理工程师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在验收单上写明检查部分、内容和时间,并对施工单位的自检记录进行检查,收集整理验收资料。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准许进入下道施工工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质量控制管理细化到各个施工工序,要求技术人员在每道工序之前进行技术交底,并分派质量员跟踪检查施工过程,强化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2.2.3 做好质量交底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交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保证施工质量有效途径。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审批合格后,技术人员应当组织作业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学习,并以书面的方式进行质量交底,详细列出质量监控的关键点;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给作业人员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加大对各岗位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教育,明确质量标准,杜绝违规操作。
2.2.4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让所有人员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员应当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避免施工用电和机械设备使用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应当加强这两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现象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的电工负责接线,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接电,应采用标准电箱,并设置漏电自动跳闸保护;所有电气操作人员均必须执证上岗,对电气线路进行架设时,应当使用绝缘杆,同时要做好线路接地和防雷保护;电器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穿戴安全用具;现场内所有施工机具应当由专人进行管理,要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状态完好,不得带病运行,特种机械应当由专人进行操作。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合理应用。同时,还要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亮.水利工程施工边坡开挖支护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9):108-110.
[2]刘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6(5):41-43.
论文作者:沈年福,马佳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土方论文; 围堰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作业论文; 测量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