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论文_赵高杰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论文_赵高杰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城第一初级中学 赵高杰

【摘 要】“研学后教”的主要理念是“让问题成为中心,把时间交给学生,使过程走向成功”。在英语学科中,主要是体现“让任务成为中心”,在英语课堂中以“任务”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使过程走向成功”,突出地体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研学后教;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尝试,也是教学由“教”走向“学”的变革走向。它打破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流程,继承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使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也使得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研学”是学生在“研学文本”的前提下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关键”学习内容。“后教”是针对学生在课前“研学”基础上存留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交流,允许个性化观点和不同的答案,获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与角度,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时进行点拨,恰当地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再通过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展示过程中获取自信,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从而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1. 编写研学案

研学案基本结构。包括课题名称、研学目标、研学问题、学习任务、学法指导、学习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允许科组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型特点进行有效的拓展。研学案的编写重点放在研学问题的设计上,即围绕学习学科核心知识和提升学科素养设计出需探究的问题。研学案应充分体现学科、课型特点,力求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2. 构建学习小组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组织前提,是“研学后教”课堂的基础。小组创建。全班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策略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一般为六人,每个学习小组有自己的组名、口号、分工和目标,由组长负责组织和主持日常的学习活动。 小组培训。任课老师对组长和组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学习小组清晰教学环节,明确环节要求,在

3. 课堂教学操作

 研学模式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模块实施。课前:教师“三研”与学生“三习”相结合,找准教学需求。教师:通过“三研”即研教学内容、研教学对象、研教学目标,清楚了解各教学因素的情况,以前测或者谈话的形式,对所教知识进行教学预判,预设好研学问题和教学形式,确定研学案。学生:通过“三习”即复习、研习、预习对所学知识做初步了解,明白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要学习的知识,提前对学习进行预判,提出学习需求,明确学习方向和任务。课中:学生“三学”与教师“三讲”相结合,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三学”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解决学习疑问。自主学习是学生围绕学习任务或者研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提出学习疑难。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分享学习成果,解决组员的学习疑难。展示学习是学生通过展示的形式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实现知识的大交流和大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通过“三讲”即讲明是什么、讲清为什么、讲透怎么样,解决学生学习需求。在生生、师生互动中,教师针对学生产生的迷失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点拨,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课尾:教师“三问”与学生“三选”相结合巩固教学成果。 教师:通过“三问”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白教学完成程度。通过研学检测,评估学生学习的完成度,为课后作业布置和辅导提供有效基础。学生:通过“三选”即一选巩固练习、二选拓展练习、三选预习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和拓展。巩固练习为基础练习,要求全员过关;拓展练习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一个“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充分发挥有学习余力学生的作用;预习练习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加强知识的运用。

二、研学后教的具体运用

1、研学后教,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研学后教”呈现学生“研学”的过程,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路线图。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预设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研学案”是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实施“研学后教”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它是集教案、课前自学、课前导学、课堂练习和互相评价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检测到他们自学中不能掌握的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2、研学后教,把握“重难点”, 落实课堂因材施教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按照统一的步伐进行授课。“研学后教”依据学生“研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来决定教学的重难点。教师的“后教”必须在学生的“研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互相帮助,解答疑惑。遇到学生真正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后教”过程中加以引导,再详细讲述,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问题。另外,教师在讲解中也必须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个别问题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对一些共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形成师生互动,让他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有助于实现“研学”“后教”效应,进一步深化教学。

3、研学后教,突显“议论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学生自主研学、合作探究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在理解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在初中起始学段的英语教学中,留给学生议论和探讨的时间较少,大部分低年级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尚不能达到自由讨论话题的程度,加之初一年级的教材内容简单易懂、不设悬念、较少争议,造成课堂上学生鲜有探讨交流的机会。哪怕是少有的课堂“讨论”也是就题论题的浅层次表述,学生的深层次思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教师可以改编现有教材的内容,重新解读与构建文本,深化话题,增加和突显“议论点”,让学生通过深层次的讨论活动促进思维发展,从而走向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忠保.以学生为本的集体备课[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

[2] 苏桂清.研学后教 以学为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7).

[3] 冯小薇.探究“研学后教”在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

论文作者:赵高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论文_赵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