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的特点及辩证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市场论文,我国论文,城市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由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共同构成,其中农村市场是城市市场的基础,它对城市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的全局性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此,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探析其发展道路、作用特征等,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城乡市场矛盾运动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大势,并作出与时代同步的行动选择。
一、农村改革是促进农村市场发育的历史新起点和适时启动杆
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实行工业化。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新中国建立后,从50年代开始,我们的工业化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并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以及认识上的失误,我们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分割、城市与农村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出现了农村为支持城市工业增长而负担过重等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城乡经济和体制的矛盾,逐步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严重障碍。 据有关资料显示, 1957 年至1977年间,我国农业生产率下降约12%。这就告诉我们: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揭开帷幕,并先行取得举世瞩目的突破性成果。农村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而且有力地促进农村生产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为农村市场的发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一)促进了农村市场经营主体的优化组合。从事各种商品经济活动的农村劳动者,是农村市场的经营主体。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和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意识大为增强,释放了长期受到压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改变了原来单一由集体经济垄断农村市场的局面,而代之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因而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村的市场主体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出现了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村办企业、镇办企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农村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市场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扩展了农村商品生产交换的深度和广度,为加快农村市场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二)促进了农村市场购买力的提高。农村购买力的高低,是衡量农村市场发育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民的收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测算,农民人均纯收入1979年至1984年年增长17.9%,1985年至1992年实际增长3.1 %(剔除价格因素);同期,1979年至1992年农村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5%,剔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亦达到9.1%。据1995年8月9日《人民日报》的报道, 我国农村市场从1994年3月开始, 商品销售额出现持续加速增长的新势头,至1995年上半年全国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即使扣除物价上扬因素,实际增长仍达10%,创造了90年代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各种迹象表明,我国农村市场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广大农民收入和商品购买力的提高,扩大了对生产和消费的要求,强化了农村市场的张力。
(三)促进了农村市场逐步向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有序化发展。农村改革使农村集市贸易复苏,伴之以农村集市贸易市场纷纷崛起,它标志着农民自发跻身流通领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初级市场进入新的发育期,这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市场发育的新起点。此后顺应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种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埠际市场、外销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农业技术信息市场等作为农民有组织进入市场的伴生物相继涌现,由此展示了农村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样、由初级到高级,从小流通到大流通、从无序到有序渐次展开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改革堪称我国农村市场发育的“启动杆”。
二、农村市场的勃兴对城市市场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市场经济运行机理表明:农村市场既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其所需粮食、原料及有关生产要素的“载体”,又是接受城市市场辐射、吸纳其工业文明成果的“受体”。 长期以来, 我国轻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约70%来自农村,而城市的轻工业产品约有三分之二销往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市场在推动城市市场的发展中,释放了巨大的能量。
(一)就供给活动来看,出现了三大变化:一是农产品“物流”纵横东西南北。农村生产力解放的一个最直接成果,是使我国农业在80年代前期出现了高速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到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登上4000亿公斤的台阶(达4073.1亿公斤),人均粮食393.5 公斤,接近世界439公斤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其它经济作物也有大幅度增长。当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各种农产品有如百川归海,汇聚成纵横东西南北的巨大“物流”。二是乡镇企业大举进军城市市场。70年代末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崛起的乡镇企业,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达2000多万个。这个庞大的经济军团,不仅赢得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占有农村社会总产值六成以上),而且成为挺进城市市场的“弄潮儿”。1980年至1988年全国轻工业市场供给能力增加的份额中,乡镇企业占32%;同期,全国原煤净增32.9亿吨、水泥净增13813万吨, 其中乡镇企业分别占67%和38.7%。总之,无论是日用工业品或是生产资料的供给,乡镇企业在推动城市市场发展方面,均有功不可没的“战绩”。三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使1 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人力资源。
(二)就需求的发展来看,我国农村劳动者作为国内市场最大消费者群体,其生活和生产需求的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工业和城市市场的增长。众所周知,农村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无疑需要大量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就为城市工业品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很大的机遇。据统计,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积累和消费在社会总产值增加部分中保持六成左右,今后随着中央农业政策效应的扩大和农业投入的增加,这一比重还会有加大的趋势。这说明无论是现在抑或将来农民的现实需求、发展需求、潜在需求对城市市场的扩容都有巨大吸引力和牵动力。
三、我国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经济奇观的辩证分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向城市推进的发展道路。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和“新时期的经济奇观”。其实这个现象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奥秘:
(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的原动力。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贯穿人类经济活动的始终,并以各种具体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我国80年代以来出现的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农村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局面,正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大家知道,我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度搞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初步建立起工业体系,部分工业甚至达到现代先进水平,总体国力有明显提高,这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落后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未根本扭转,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仍然很不发达,80年代初期全国10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基本以手工劳动的形式搞饭吃, 农村广大地区处于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状态,即使在城市,不少工业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所有这些说明,我们的国家还处于建立工业化的初始阶段,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程度都很低。而随着时间推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化程度过高、过纯的所有制结构形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摒弃生产关系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环节或形式,实现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既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共同的、迫切的需要,更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于是,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首先在生产方式矛盾相对突出的农村地区展开,从而构成了改革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扩展、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的辩证运动和经济奇观。
(二)改革是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整体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已经克服了激烈对抗的性质,因而作为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现象形态的城乡市场矛盾,就相应地采取社会改革的总方法来解决。这种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成为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城市市场反作用于农村市场的直接动力。首先从改革与农村市场关系看,如果没有改革作先导和突破口,农村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就仍然被禁锢在传统体制的“硬壳”里面无法形成发育正常的市场。例如我国农业的生产责任制最早产生于合作化初期,60年代初在一些农村地区已有进一步的尝试,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很快便“浅尝辄止”,农村市场的发育受到抑制。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农村的改革,才根本改变这种局面。其次,从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的关系看,由于原有经济体制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它不仅导致农村市场自身发育不全,而且造成地区市场之间、城乡市场之间存在市场封锁和割据,从而影响了城乡市场的整合,最终削弱了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实效。因此,搞活农村市场和解放农村生产力是我国改革的历史起点,而进而搞活城市市场则是这场改革的延伸和扩展。否则,如果单靠农村市场的发育,不足以构成城乡市场共同体——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不改革城市的旧体制和促进城市市场的发展,不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格局,农村市场就有可能重新萎缩,农村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唯其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并据此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部署和行动,促使农村市场目前再度出现新的活跃期,促使农村市场发展现时与城市市场基本同步。由此可见,从一定的的意义上说,农村改革促进城市改革、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交合一体,息息相关。
(三)新时期出现的“农村包围城市”——体现了我国城乡市场矛盾运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其他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推动工业及其他产业,农村推动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条普遍性规律。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不同,这一历史进程又存在差异性。这种经济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我国城乡市场矛盾运动的又一客观依据。先就这一矛盾的普遍性来看,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各个国家走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一般历史阶段,我国也不能例外。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培育市场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城市改革,由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由农村经济转向城市经济的现象,既是一大奇观,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再从矛盾的特殊性来考察,其运动过程又充满个性色彩:一是基础性特征突出。我国有80%人口在农村,农村市场是国内最广阔的市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当然也是国内市场的主体和基础。因此,实行改革开放以来17年的历史再次证明,农民稳定,全局才稳定;农村市场主动,全局才能主动。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农村市场对于城市市场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二是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鉴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市场发育的渐进性,决定了我国农村市场对城市市场的推动,不是平均使用力量的:农村商品市场的作用力强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较其他要素市场发达;“近程覆盖”的农村零售市场推进较快,而“远程辐射”的农村批发市场、区域性中心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等等。这种不平衡性表明,农村市场要最终完成对城市全方位的包围或者最终来一次经济文化意义上的“城市包围农村”,还需经历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三是平稳式推进的特征鲜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农村市场推动城市市场由于存在整体利益的一致,因此不存在激烈对抗的形式,可以用“软着陆”方法实现预期目标。四是新旧更替特征并存。新时期我国城乡市场的发育处于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因此其矛盾运动也不可避免地打下过渡性的印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市场一度存在的“双轨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传统方式流向城市或以新的形式就地转移,反映了这种市场化的特殊性。可见,我国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现象的出现,不同于世界上许多工业化国家迈向市场经济走过的路子,它具有独创性和更具复杂性,体现了我国城乡市场矛盾运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它翻开了我国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