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娟

论析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娟

延安市规划设计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治理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环境;城市发展;问题;治理措施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各种环境污染与破坏也在同步进行,这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与平衡也是一大威胁。

1、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1.1 水体污染问题尤为明显

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水污染严重,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工业污水排放量大增,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监管工作还存在缺陷,监管不严、监管缺位问题致使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污染水源。

1.2 大气污染问题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这主要源于城市工业生产与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排放量严重超过了城市大气的自然承载力,造成了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部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我国南北地区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北方城市较南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大气污染对人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和肺部疾病。此外,大气中CO2含量增高,产生温室效应,或是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岛屿国家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而且管线之间治理政出多门,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机制存在欠缺,市政治理过程中路、水、电、热管线维护检修经常分别开挖路面,因此经常出现路面施工扬尘满天飞,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出行,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1.3 城市生活垃圾剧增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居世界首位。不仅如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增长速度也十分惊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目前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逐年递增。我国城市目前已经陷入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200多个城市陷入这种困境。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平较低,净占垃圾处理总量的59%,而且在这59%进行无害处理的垃圾中,仅有20%能够完全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垃圾处理工作任务艰巨。

1.4 噪声污染加剧

噪声有高低强弱之分。普通的低分贝噪声一般来说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坏处乃至有时候还能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高强度的噪声就有一定的危害了。一般来说,高强度的噪声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2)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3)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

2、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治理

2.1 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2.1.1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工业布局进行合理优化

根据城市发展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总体目标,应该对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对污染类企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城市的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发展予以支持和鼓励,彻底消除结构性污染;严格控制耗能高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技术落后、不合理、能耗大、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在城市的建设中,应把环境因素作为首要因素进行考虑,实现城市的环境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城市的布局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建立节能、高效、环保的交通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可制定以下两个措施:1)强制淘汰行驶里程和年限都超出范围的车辆,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行技术性的改革,对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和设备进行大力推广,使汽车尾气的排放得到控制,在使用燃料方面,鼓励大家使用机动车清洁燃料。2)建立现代化综合性客运交通系统,该系统以大运量快轨交通为骨干,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社会交通和个体交通为辅助,以减少小排放量汽车的数量及使用频率。

2.1.3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能有效解决环境质量问题,通过对生产技术的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来控制企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在生产中,要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把原来传统的落后工艺和设备淘汰掉,以此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小水泥厂、小电镀厂、小陶瓷厂等小型重污染企业予以淘汰,以此来加大整个行业的兼并力度,与此同时还对集团制企业予以充分鼓励。对于那些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以及污染地区进行严格的限期治理,对于工业地带产生的粉尘以及烟尘污染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2.1.4 增加在环保上的投入,拓宽环保资金渠道

在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城市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若要想解决环境、经济和社会这三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让环保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保证污染防治投入资金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3%以上,并逐年提高。2)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途径增加环保投入,积极鼓励和引导人们建立环保体系。3)按照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行建设项目的保证金制度。4)将境外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引到环保投入上,对于进行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活动,政府应在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扶持。5)收取生态环境补偿费,把补偿的费用用于恢复生态系统。

2.2 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治理的立法措施

环境立法措施是规范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从制约力视点讲,法律起到了有用的制约效果,能够束缚各界人士的行为,强制我们履行义务、行使权力;从环保资金建造视点讲,环保立法能够通过征税、征费等视点建立门槛,这样既提高了环保的规范和环境治理的功率,又能积储一部分环境治理资金,解决资金不充足的问题。环境立法包含中心立法与当地立法以及世界立法等,能够仿效发达国家,可分为环境行政立法、环境经济立法与环境刑事立法等。其间,环境经济立法中选用的较为普遍的是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排污许可证及排污权的交易准则、经济影响准则、税收和抵押金准则,以及环境开展基金、环境危害保险金等经济手法。中国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立法作业,把环境保护和建造归入法制化轨道。准则系统中,最具威力的准则是法令,要加速环保立法脚步,强化法规、规章的效果,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联系新的局势和使命,修改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将其上升为国家根本法令,并在其间规则政府、公司和公众等不一样主体的根本环境权力和义务,特别是各级政府的环境职责以及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环境治理的基本权能和法律手法等内容。

3、结束语

总之,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作为一项与城市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城市居民等各方人上同努力才能够完成。要想城市群众能够在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相关人上必须对城市环境各方面间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使城市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巨儒.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与对策[J].青海环境.2007年.

[2]姜爱林.城市环境治理评价的涵义及方法[J].安徽科技.2009年.

[3]李合意.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的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

论文作者: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论析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