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管理与建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常洪磊

现场施工管理与建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常洪磊

天津新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摘要:建筑工程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产业,加强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1.2 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1.3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的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施工技术的分析

2.1软土地基技术的处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地基的操作技术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随着自然环境、天气温度的变化其可变性增大,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造成较大威胁。当地基的荷载能力与工程建筑的实际荷重存在较大差异时,就造成了地基的变形,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采取软土地基技术进行处理修补。我国软土地基技术有很多种,如地基的置换方法、填垫层方法、化学加固方法等等,针对于多种的软土地基技术要求施工人员根据建筑工程具体位置、具体地形进行考察,合理分析,选择处理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修补。

2.2建筑防水技术的处理

在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防水工程进行细化施工。首先,施工人员要在管根处遵照工程建设的需求,做好管根预留洞口的塞口工作,管道与地面交接部位、涂刷管道高度及地面水平宽度均不小于100mm,穿墙套管根部要密封。其次,施工人员要加大对防水工程薄弱地方的控制力度,在阴阳角防水层施工时,基层应牢固、干燥、平整,阴阳角处要做成半径为50mm圆角,施工人员还要采取增加一层附加层的方法有效预防其出现渗漏、渗水现象。最后,施工人员要对密封的防水材料进行成品保护,确保防水材料与建筑物的缝壁是紧密结合的,使防水材料的压嵌具有严密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对防水工程进行重点划分,例如,高层建筑的屋面、地下室底板和侧墙、后浇带等部位,施工人员应加大防水处理力度,并在施工完成后,对防水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对于有渗水、渗漏现象的地方要重新严格施工,以确保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2.3建筑电气接地技术的处理

一般建筑工程中,电气接地系统的安装主要指防雷接地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工程施工,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工作接地的保护。同时电气设计接地系统分为独立接地和统一接地两种形式。独立接地系统就是建立分别独立的接地网,使各接地网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发生互相干扰现象。据试验表明,如果采用单根接地极的时候,零电位至少要距离接地极二十米左右。然而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作业面积相对较小,无疑加大了系统的接地连接在实际施工中的难度系数。因此,通常都采用以防雷接地为主要装置的统一接地系统。尤其是在建筑弱电系统中,对工作接地的系统接地装置要注意抗干扰处理,在敷设接地导线时要进行绝缘和屏蔽处理,在导线的选择上尽量采用绝缘单芯式的电缆,接地线时应和接地装置直接连接以实现单点接地,以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场对弱电设备的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会让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护,也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3.1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地组织与计划

对现场施工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与计划,会让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在施工之前,相关施工者要到施工现场,对现场的环境以及具体的施工条件进行勘察,并收集准确的信息做好调研结果,以施工现场的调研结果为基础制定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书,设计施工图纸等,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需要包括许多内容。像工程的整体概况,每一个工程子项目的施工安排,施工进度要求以及重点施工位置。只有在施工前做好现场施工管理技术,才能让现场的突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保障施工进度的同时,保障施工的质量。

3.2提高现场施工者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水平

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的有效高度与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重视现场施工者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施工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让施工管理结果达到人们的预期。安全生产一直都是现场施工管理的原则,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现场施工管理者更要将以人为本思想落实到管理工作实践中。施工过程是一个危险随时可能发生的过程,施工企业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现场施工管理小组,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施工拳头,对于施工环节质量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通过合理的培训活动以及施工实践中的指导,在施工中促进施工者个人成长。对于施工中所用技术,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一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以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3.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监督制度的建立

建筑施工工作的投资较大,施工条件复杂且难度较大,施工工期也很长。要使每一个施工环节达到质量标准,现场施工管理的监督力度应当明显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监督工作的不到位,让许多不必要出现的意外发生在现实中。要让现场施工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减少,就要建立一个完善且规模的施工企业工程监督与管理机制。将监督工作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严谨化,才能让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施工企业要针对施工实际,从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与办公区域等角度进行现场管理监督制度的建立。从施工的技术要求入手管理施工区域,从民工的不良生活习惯,像裸露用电等入手,从办公性质与需求入手,明确每一个区域的用电、用水规范,减少安全事故产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3.4加强责任制落实与激励机制建立

加强责任制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让施工现场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有利于管理者明确自己的责任,开发更多创新性的方法。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激发施工者施工积极性,明确主人翁意识。无论是责任制的实施还是激励机制的建立,都需要有明确且公平合理的执行标准。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合格的考核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要求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而与之相应的是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因施工质量引发的工程事故频频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不断规范与完善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可靠的技术管理保障,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越快越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炎棠.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01):123-126.

[2]孟晓.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资讯,2010,(31):141-143.

[3]王欣,阿地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5,(04):160-163.

[4]梁金龙,林莉莉.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06):174-179.

论文作者:常洪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现场施工管理与建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常洪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