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曹庆华

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曹庆华

(1.身份证号码:34040319761009xxxx 安徽合肥 230088;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电能由于其环境污染小、转换速度快、输送便利以及易控制等特点成为经济发展能源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对电能的生产、传输以及管理能够进行自动化管理、调度和控制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出现。电力系统的分布范围广且网络结构较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能输送时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对电力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随着人们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相关电力行业不断的对建设施工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直接影响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与运行稳定性[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提升整个电力工程质量与运行稳定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配电网技术的网络化程度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就是结合现代的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具有综合性的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视管理和远程监控,促进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随着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服务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要求

对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以下要求:(1)电力系统中包含多个子系统,应该重视对子系统的监督,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做出检测,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3)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率,减低对物力、人力的消耗,确保对各类资源成本的控制。(4)在电力系统的标准之上建立电力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正常,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消耗;同时,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作为工作中评价和统一的标准。(5)对电力系统数据参数的设置、收集以及检验应该全面,以确保系统和各子系统正常运行。

二、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是以监控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手段,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比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技术来说,对技术与功能更加的认可。甚至可以说,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给软件工程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对于内部的各类技术均产生了有利的推动性作用。在实际的实力工程中,可以通过主动对象数据库来达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的目的,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良好的掌握,还能对数据资料等进行采集与处理,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对于数据类因素处理性能较强,可以为相关电力工程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随着此项技术不断的深入发展,将来还会为电力工程的监控实现更多的处理功能,对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光互连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在继电与自动控制系统上,光互连技术可以针对探测器进行扇出数的控制,且不受其他设备的干扰,可以完美实现对电力系统完成集中化管理,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可以针对互联网以电子传输与交换技术进行开拓,结合实际情况对编程的结构进行重组,以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光互联技术对于数据处理有着极强的操作能力,在电力调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电力调度工作的参考依据。

3、现场总线技术

该类技术兴起于20世纪末,现场总线技术对于工厂自动化来说极为重要,这类技术主要协调解决工厂内的执行机构与智能化仪表仪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数字通信问题,仪器与上级控制单元之间的信息传输问题。总的来说,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实现现场仪器与控制单元之间的智能化通讯技术。

4、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以往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是通过采集信号,使用三相电容器做到三相互补。该类技术与三相负载的场合向匹配,倘若负载的用户为居民,那么该项技术极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要知道,无项补偿的需求各有不同,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极有可能出现电压失衡的状况,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无功补偿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当今电力工程的发展。而新型的智能无功补偿技术,不仅将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对于所产生的负载现象可以更好的进行适应,分相与三相补给的有机结合,新型电子设备与照明设备等一些民用设备做到两相供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相补偿。使用智能型机电一体化的开关,可实现在高峰低压时期时期设置禁投禁切数值,设定过、欠压保护数值。现如今,随着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用电量急剧增加,电网对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无功补偿措施,将功率因数稳定在一个区间值内,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运用补偿技术将设备的能力彻底激发提升到顶点,对于产能与工作效率来说,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将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稳态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有机的结合,可以对电力企业起到一个强力推动作用。

5、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光互连技术的应用主要在控制和继电系统,光互连技术应用的主要优势有:(1)提高系统的监控性能。实践证明,光互连技术得抗磁干扰性能较强,应用到电力工程系统中,可以加强对处理器的干涉,从而确保数据的通信质量,光互连技术的应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增强了电力运输的安全性。(2)增强系统集成性。(3)不受平面限制。(4)在正常运行的过程,受电容性负载影响较小。(5)大多数情况下,在探测器功率进行扇出数时不会受到限制。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运用电力自动化技能,能够让相关部门及时的了解电网的运行情况,从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不断的改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得到更好的技术支持,让各方面形成统一的体系,实现更好的资源信息共享,不断开发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配电系统。让电力自动化技术不单单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发挥作用,更能够在日常的运行中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经济效益。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实现电力行业的信息共享,形成一个开放融合的信息系统,才能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电力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璞琪.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5,(24):59-60.

[2]詹志宏.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6,(14):35-36.

[3]贡嘎扎西.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7-8.

[4]梁苑.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06):153-154.

论文作者:曹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曹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