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治校兴校的第一要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要务论文,治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治校兴校的第一要务
中南民族大学办学历史50多年,恢复重建以来只有20来年。学校由80年代初期的6个长线本科专业,发展到现在的42个本科专业;在硕士点为零的基础上,建立起16个硕士点;在校学生由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13000多人;初步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大学格局;取得成功实现将中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办学成绩。
在学校近些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治校兴校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持之以恒抓发展。围绕发展,我们在坚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民族高等教育特殊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办学宗旨与办学方向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办学思路,探索总结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新的办学之路。紧紧抓住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改造的机遇,扩大办学规模的机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的机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机遇,对外交流合作的机遇,“校庆”、“更名”、“评估”、“申博”的机遇,为学校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新的动力。采取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调整改造、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五项工作齐头并进;集中财力办大事,竭尽全力加大教学科研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办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三年以来,民族高等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但整体上讲,无论是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都还落后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任务相距甚远。根据民族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为民族地区和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民族高等教育的大踏步发展是必然的要求。同时也只有进一步加快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才是解决目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要落实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教育创新思想,从我校来讲,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学校过去和现在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也是制约学校将来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影响我校今后发展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水平不够高,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特色学科不强;二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有实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数量这两个问题不能较快较好的解决,就很难把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大做强。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发展。不发展,等、靠、要不能解决问题。
学校发展的新思路
我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不到一年时间,新民大、新起点,要有新发展、新气象。更名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特别是十六大报告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南民族大学如何发展?我们调整后的“十五”规划的总目标和思路是: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质量高、科研能力强、办学效益好、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民族大学。
围绕这一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学校教育事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
一是办学规模适度,保证生源质量好,学生具有竞争力,受到社会欢迎,毕业就业率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显著提高国民接受教育的程度,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就必须不断壮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我校的办学规模,将由原“十五”规划的到2005年各类在校生15000人,其中本科生11500人、研究生700人计划,调整为2005年各类在校生18000人,其中本科生16000人,研究生800人。到2010年,在校本科学生将达到20000人,在校研究生达到16000人。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学校办学规模只能是适度发展,规模要与学校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要维护和保障好学生在校各方面的权利,要保证生源质量,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具有竞争力,能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就业率高。
二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一支数量够、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强、整体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育要发展,没有足够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行。为此,我们提出到2005年,学校的教师总数要达到1200人。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同时,在校内教师中产生出5名在国内有影响的、冒尖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总数达到40人,中青级骨干教师达到100人。
三是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做到每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同时突出重点,打造出学校的学科品牌。我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科整体水平不够高,特色学科不够强,在形成自己的学科品牌上明显不够。为此,我们提出到2005年,学校要建设好5个左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学科、品牌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50个本科专业。
四是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做到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备,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条件。目前我校占地面积130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有4个省部级评估合格的基础课实验室,5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生均设备费5000多元,馆藏图书130余万册。在“十五”后三年,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到2005年,学校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要达到15个,建筑面积要达到5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亿元,馆藏图书达到220余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