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低钾血症应用不同补钾方式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聂其如

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517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诊低钾血症应用不同补钾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补钾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经中心静脉微量泵补钾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低钾血症应用经中心静脉微量泵补钾的方式进行治疗时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低钾血症;不同补钾方式;治疗效果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在3.5mmol/L以下,但是在出现低钾血症的时候并不代表患者缺钾,只能说明患者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含量较少[1]。根据临床上对低钾血症的研究,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钾的摄入量减少、钾的排出量过大、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的钾增加以及粗制生棉油中毒等。其中钾摄入不足一般是因为患者的饮食出现问题,常见的是患者在手术或昏迷等较长时间的禁食中导致钾的摄入量不足。钾排出过多主要是患者经胃肠道、肾和皮肤排出的钾过多,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机体内钾的总量不变。本研究对急诊低钾血症应用不同补钾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19~63岁,平均年龄(42.87±6.73)岁,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在4~46h,平均时间(18.74±5.92)h。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18~66岁,平均年龄(43.25±6.78)岁,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在6~42h,平均时间(18.53±5.64)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补钾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将15ml浓度为10.0%的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00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在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3%时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其滴注速度控制在150~250ml/h,每小时补钾量在6.02~10.08mmol,治疗过程中要将氯化钾的用量控制在15g/d以内。

试验组采用经中心静脉微量泵补钾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在患者中心静脉进行穿刺后将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其中,然后将50ml浓度为10.0%的氯化钾注射液与100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混合后,在混合溶液浓度为6.0%时经中心静脉微量泵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30~40ml/h,每小时补钾量在12.04~15.88mmol,与对照组一样将氯化钾的用量控制在15g/d以内。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钾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其在人体正常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主要是在心肌正常功能、细胞正常代谢和体内酸碱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临床上对低钾血症的研究,患者在出现低镁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腹泻和肾小管酸中毒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患者在低钾血症发病后一般会导致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等多个系统受到影响,具体表现出精神不振、全身无力和肠麻痹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昏迷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

根据低钾血症的发生快慢,一般将其分为急性低钾血症和慢性低钾血症[3]。在患者出现急性低钾血症的时候,必须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患者因病情发展而危及生命。在患者出现慢性低钾血症的时候,血钾水平处于3.0mmol/L以上时,则可以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4]。在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后,临床上一般通过补钾、纠正水和其它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但常规的补钾方式见效较慢,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存在很大风险,不能保证钾离子的输注量维持在稳定状态。经中心静脉微量泵进行补钾时,能够有效保证钾离子输注量的稳定,并且能够避免在补钾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血钾含量过高的情况,能有效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5]。

本研究对急诊低钾血症应用经中心静脉微量泵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钾血症治疗中经中心静脉微量泵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代玉功.不同补钾方式治疗急诊低钾血症的疗效及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04:93-94.

[2]吴爱华.84例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疗效及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199-200.

[3]徐言俊,曾加林,彭福强.不同补钾方式治疗严重低钾血症的临床疗效[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02:78-80.

[4]黄相勇.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23-24.

[5]李庚灿.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疗效及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85.

论文作者:聂其如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急诊低钾血症应用不同补钾方式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聂其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