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运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针对这些故障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处理;处理方法;配电故障
引言
配电线路是维持电力系统运转的基础,其主要功能就是输电与配电,保证电网的安全、持续发展。35kV和10kV的配电线路具有覆盖面积大、线路距离长、设立环境复杂等多种特点,这些特点给配电线路的维修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需要全体电力工作人员一起攻坚克难、排除故障,保障电网的平稳运行。
1配电线路相关概述
在供电系统和输电网络中,配电线路是最为主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保障着用户的用电安全。无论在我国社会的任何区域,电力都是社会进行生产生活的必要的能源资源,都与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紧密相关,出现在人们的各个角落。配电线路在实际的运行环境中有着以下的几个特点:一,覆盖区域范围广泛,配电线路在我国近乎任何区域都有所覆盖,保证着居民正常的用电;二,受环境影响大,配电线路多处于露天的环境下,这样的铺设,很容易使配电线路受到天气的干扰和影响,同时由于配电线路本身的属性,其受环境的影响巨大。
2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2.1配电线路设计问题
一些城市的配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中,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全面掌握以及对于城市未来规划的前瞻性,总是习惯于解决眼前发生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在城市的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一方面是大力建设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通过立交桥以及地铁的建设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对城市周边的辐射工作,通过建立环线来扩大城市的规模,而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对供电系统产生影响。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匆忙架设供电网络,很容易在随后的运行中发生问题,如电压不稳定或者电线老化速度过快等。
2.2接地故障
电路接地可分为保护接地以及工作接地两种,其中保护接地主要是确保人身安全,避免因为间接触电等导致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当前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方面。工作接地主要是为了持续系统、设备等的正常工作,工作接地包含有中性点接地、防雷设备接地、铁塔接地等。不同接地方式其功能存在有明显区别,其中中性点接地主要是为了维持系统运行中三相系统电压固定,防雷设备接地主要是为了将设备运行过程中所积累的静电荷等导入地下,铁塔接地则是将金属外壳作为导电回路,实现对接线的简化。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接地线路具备明显优势,但是运行过程中容易有问题出现,比如线路某一绝缘点出现破坏时与大地连接接地,这个电路中容易有过电压或过电流等问题出现,造成设备的损坏,威胁人员安全,这些问题都可划归至接地故障范畴。
2.3短路故障
配电线路最为常见的故障是发生短路,故障的发生和人为因素有关,但是也存在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人为因素有关。在城市中,配电线路分布在道路的两侧,电杆如果受到车辆的撞击,会发生损坏,配电线路会受到破坏,易引发短路故障。企业如果排放不达标的气体,含有腐蚀性成分,会对线路产生腐蚀作用,导致短路故障发生。客观因素多为自然灾害,恶劣极端天气的影响,电杆、线路发生损坏后引发短路。
2.4超负荷运载引起的故障
超负荷运载是指线路中运行的电压超出了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值,导致线路不惨重负,进而引发的故障。它主要是由两种原因所引起的,一种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使用安全导致故障的人为因素,一种是由雷击引发故障的自然因素。在人为因素方面上来说,35kV和10kV的配电线路都属于高压配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若是不注意安全限度值,则极有可能超出线路承载范围引发故障,从而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甚至引发火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配电线路设置过程当中就要明确超电量电线的安全最大值,并且电力技术人员要按照最高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在日常使用当中,根据所得数据注意控制电流量,同时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工作。
3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处理措施
3.1优化配电线路的设计
为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设计初始就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环境中的各种情况。配电线路出现的故障中,人为因素只占很小的比重,大部分故障的发生都是由恶劣的天气条件引起的。因此,配电线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网络铺设地点的自然情况。例如,是否会遭受雷击,周围有没有防风林阻挡强风,设施地点的年降雨量的多少,在线路设计时都必须进行充分地考量。
3.2接地故障检修
接地故障较容易修复,属于比较简单的故障,但是接地故障却可能出现在线路的任何地方,虽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使用万能表和试电笔来检测故障位置,但是由于城市中相当一部分的线路都埋藏在地下,所以施工时注意要得到相关的施工许可即可。另外,还要检测已埋藏线路是否达到道路下0.7M的硬性要求,对于未达到要求的线缆,要及时处理,加大埋藏深度,避免意外发生。
3.3短路检修措施
当前电路中短路问题的出现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在短路故障检修时,需要对短路故障特点有详细了解,同时合理选择解决处理措施。一般如果短路点电阻为零,或者与零较为接近时,在这类短路故障问题检修方面严禁直接通电检查。另外,电路出现短路故障后,电路保护元件容易受到多个回路电路区域控制,受到这一因素影响,必须要注意故障区域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明确故障回路,根据故障回路最终找到故障出现位置。在查找故障回路过程中,可选择灯泡法以及万用表法等方式,在使用万用表时,可利用电阻挡进行短路回路的测定。在应用灯泡法时,可根据短路点电路为零,连接灯泡增加定压,结合灯泡发光程度明确故障出现位置。
3.4线路超负荷故障处理方法
配电线路中,线路超负荷的故障现象是经常会发生的,诸如过量用电、错误接线方法等因素,都会使配电线路出现超负荷的故障,配电线路一旦出现超负荷故障,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导致输电线路无法正常运行,区域内供电线路供电系统瘫痪,影响区域内所有用户的用电,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面对线路超负荷故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明故障发生原因,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载流量和荷载范围能力,对配电线路进行一定的分流,缓解线路的输电压力。同时,还可加装自动检测电流输出的设备,对电流输出进行实时监控,一旦超过荷载,进行瞬时的分流,以减少线路超负荷故障发生的几率。
3.5运检管理体系的完善
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基础。运检管理要借助现代化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比如应用网络平台管理,可以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下效率低下的弊端。线路运检管理系统的建立要结合管理目标与管理内容,借助网络化管理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下易发生的各类问题,运检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可以提升。此外,借助运检系统还可以实现配电线路的实时监控,运转信息可以方便获取,有助于及时调整线路的负荷。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出潜在的故障问题,有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提升了故障预防的效果,有利于确保输电的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时常出现故障,所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了解故障原因并且及时排除故障。尤其是近年来,产品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这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及时提高自身工作素质,以适应日渐发达的科技,避免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亮.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J].科学与信息化,2016,(19):47-48.
[2]肖卫民.浅析配电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13):151.
[3]何添顺.配电线路常见故障与维护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9):209-210.
论文作者:马吉瑞,苗玉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回路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方法论文; 城市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