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德育论: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学科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应论文,德育论文,学科论文,成人论文,领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终极目的和价值追求是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和完整教育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也理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惟此,人们赋予成人教育的价值使命才能实现。然而,关于成人教育的德育义务长期以来受到冷遇。不少地方,人们轻易放弃了成人教育的德育责任,知识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受工具理性支使的观念占据了绝对上风,致使成人教育的价值论基础和存在论意义打了折扣。更为要命的是,在目前有关构建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探讨中,“成人德育论”不幸成为人们疏漏的一个学科领域;成人德育论的理论建设极其落后,成为少人问津的“冷门”,难以发挥对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必定无助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这种现象亟待改观。
一、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急需构建“成人德育论”
经过几代教育理论科学工作者的探索,教育科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善、成熟的学科群。在教育科学体系结构中,德育原理或德育论一向是其重要的专业学科门类,其丰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也使德育原理的学科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松散,门类残缺,其学科地位或学科价值的存在论意义不时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值得庆幸的是,构建完善、合理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已成为一些学者关注并探究的论题,一些创建性的学科门类如成人教育学、成人学习学、成人教育管理学、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哲学、比较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史等纷纷问世。然而,我们发现成人德育论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少少人问津。这种现象需要扭转。因为,其一,缺少成人德育论学科,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将是不完备的。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趋向,是历史上一切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的理想使命,离却了对善的探究及教育实践,教育从而也包括成人教育的价值必定残缺不全。成人德育论应当成为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一极。其二,德育的全民性或德育社会化、社会德育化的强劲趋势,需要成人德育论的理论规范和学科指导,否则“大德育观”的构建将流于空泛。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优化人生的精神内涵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接受职后教育的各类成人的义务和责任,它纵贯人的生命始终,是职前德育与职后德育综合一体的终身德育。而且,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共识,使德育超越时段、物理环境成为可能。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德育合力网络,也需要加强对学习化社会下成人践行道德的理论研究与指导。
成人教育负有技术培训、职业指导和道德教化等多种职责,它理应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与内涵方面有所作为。19世纪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Saint-Simon)曾对成人教育有过专门论述。他认为成人教育的职责包括三个方面,即“三大教职”:一般教职;道德学教职;实证科学教职。明确地把道德教育视为成人教育不能轻易放弃的份内职责。其实,当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十分注重成人教育的道德教化的责任。由此看来,构建成人德育论并非空穴来风。我们需要扩大理论视野、修正原有的认识论,摒弃忽视成人德育的陋习和偏见,早日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的成人德育论。
二、成人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取向迫切要求加强“成人德育论”的教学与研究
成人教育不仅要追求教育的知识价值或教学的智育效果,还要追求并保证教育的精神价值或教学的德育效果。成人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取向说明了这一点。首先,成人教育属于职后教育,相应的成人德育属于职后德育,不同于在正规学校中进行的职前德育。成人的身体及认知、思维的成熟,独特的多重性的社会角色与职责,复杂多样的思想变化等特点,要求成人教育应切合成人的思想实际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灵活而具体地对之进行引导、指导、教导,否则人的教育就真正成了所谓的“人力教育”。而且,成人已有的道德见识、道德态度等也存在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因为在道德上人的确是一个“生成着的存在”,人只能逼近而非穷尽道德完善。其次,如同普通教育一样,成人教育也应将培养有道德的人、知善与求善及立言、立功、立德圆融统一的和谐的人作为内在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成人教育必须要使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或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统一起来。
成人教育应该继续发挥对人的精神援助作用,以唤醒人的人格,帮助人们塑造人的品格。而我们的成人教育,总是轻率地、毫无根据地把人的德行丢在了一边,对成人的道德状况及思维特点、实施成人德育的内容和方式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成型的、有见识的理论成果难以寻觅,更不用说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探寻成人德育论的认识论基础、存在论依据及学科体系框架了。这势必阻碍着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完善,也影响着人们对成人教育学科地位、学科价值等关乎学科生存的根本性问题的公允性的评价和判定。我们坚持认为,即使单从成人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取向看,构建成人德育论也极为必要、极为迫切。因为教育包括成人教育总归是人的教育,而人又具有道德性,人的道德属性使接受道德教育成为人之必需;因为教育究其实质,乃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延续、自我超越的一种方式。离开了道德这一纬度,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更难奢求它取得何种成功。如果将视野扩展到道德对现代生产、经济发展的功能这一侧面,加强成人德育论的研究与教学的现实性与紧迫性就更明显了。因为成人教育的对象是直接与现代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劳动者,他们的道德修养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更紧密、更直接。他们的责任意识、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效率观念、时间观念等,不仅需要继续引导、培育,而且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这都需要专门的成人德育论的研究、探讨、实践,以发挥教育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规范的作用。
三、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使得成人教育的德育使命日益凸显,从而确立了构建成人德育论的社会基础
建国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20多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快车道,国民经济及社会生产率以令世人瞩目的惊人速度跃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物质财富及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然而,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令人忧患的危机,这就是:国民的精神素质特别是道德素养严重滞后于现代化建设。这将会阻碍我国在世界的综合影响力的提高。“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颁布,反映了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这一切都对教育包括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在成人教育领域,由于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以成年公民为主的各类成人,其道德行为本身即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成人教育无法也不能逃避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
其实,无论是“以德治国”方略,还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推展,其蕴涵的逻辑前提是,社会的发展不等于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盈不等于精神文明的提高或道德水平的提升,更不等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社会的道德完善,淘冶各类学习者的德行这种“灵魂的最美妙的情操”,是教育服务于社会体现其社会价值的必要途径。由于成人教育的“职后性”、“终身性”,也由于成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性,使得成人教育加强成人德育的研究、推展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比如对成人学习者进行以职业道德为中心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三德”教育尤为紧迫。可以说,加强成人德育的研讨,构建成人德育论的社会基础和政策氛围已经具备,剩下的只是如何探讨、如何构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