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_祁玉,胡治杰

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_祁玉,胡治杰

新疆晋昌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公路建设工作也逐渐向生态方向靠近,力争在建设高质量公路的同时,又建造出良好的生态工程。文章对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为公路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环境

引言

公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设项目,由于其与生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使其也属于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在建成之后,都应当与生态保持和谐的关系,要减少生态环境矛盾冲突的出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做好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工作,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不断提升公路的建设水平和生态保护水平。

1生态工程在公路设计中的意义

环境原是生物学范畴的用语,可以理解为围绕着生物体以外的条件。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生态工程设计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人类生态规划设计,也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探讨改善系统功能,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公路建设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具有路线长、对环境影响面大的特点。公路生态工程设计应主要基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及优化。在公路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工程设计,不但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域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原则,而且能够全面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同时也尊重了设计区域内的土地、环境和栖息者的自然属性。

2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

2.1与传统公路设计之间的区别

2.1.1设计目标不同

公路生态工程设计就是在公路中加入了生态成分,使其变成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并重的一种建设形式。其中的生态工程部分会保障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会出现两者相互影响和阻碍的问题,其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1.2设计内容不同

生态公路不同于传统的公路只关注于公路的建设周期、结构、材料、性能等,对于生态保护工作并不看重,这也导致公路建成之后,出现诸多生态破坏问题。其对公路生态尽可能保护,维持原本的生态状态,使得公路和生态环境可以协调共存。

2.1.3设计手段不同

我国传统公路在设计阶段主要看重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因素,对上层的生态因素并不看重,这也使得公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不受到任何惩罚。而在生态工程加入之后,生态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参考要素,影响着公路的设计工作,公路设计过程中,会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特色,如果不允许破坏和改变,则公路要改变计划,来选择更加环保的方案。

2.2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理念

2.2.1尊重自然

当自然和公路存在矛盾冲突时,公路建设要首先作出让步,从而保护自然环境。公路建设过程不应当将破坏环境作为一种必然的事情,而是应当以保护自然作为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不破坏原本的生态平衡,降低公路建设对其带来的影响。

2.2.2节约资源

公路生态工程设计工作还要降低资源使用量,在最小的投入下,获得最大的产出,不能依靠消耗资源来达到建设的目的,要善于使用手中的资源,平衡消耗和产出的关系。同时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做到因地制宜,保护耕地、农田、林地等土地资源,发挥出公路的社会效益,弥补其带来的生态损失,达到公路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的。

2.2.3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建设设计环节中,要重视对沿线生物的保护工作,通过人工措施减小损害,维持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注重公路景观设计

在现实情况中,许多设计和建设者只重视其美观性,忽略了其环保性,使得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生态工程会重视人工生态的作用,力争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上路者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和愉悦的旅行享受。

2.2.5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部分,通过公众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公路项目水平提升做出贡献,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认同,对公众和建设者都能带来好处。

3公路建设生态设计策略

3.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设计

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是生态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在规划环节中,要做到统筹兼顾,平衡各方的关系,充分考量生态要素,降低环境破坏的程度,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要将“生态”理念注入到设计图纸中,让公路与生态形成和谐的局面,重点要对公路路线进行优化设计,在破坏生态的地方进行恢复设计,尽可能恢复甚至是提高生态能力。例如,在公路的下方可以设置动物通道,使得公路两边的动物能够觅食和迁徙,将公路带来的不良生态影响降至最低。

3.2做好施工设计,加强环保性

施工设计也是重要的设计部分,在该部分中,需要设计人员认真分析施工的进度、工艺、人员等要素,减少对临时用地的征用,缩短使用的时间,在工程结束之后,应当恢复当地原有的生态面貌。设计环节要制定出一份施工倡议书,呼吁施工单位能够坚持环保原则,做到文明生产,不破坏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理机制,在施工环节中能够有效监督施工行为,及时发现环境破坏行为,并责令施工单位改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工程验收时,要重点评价生态工程,如果该环节不合格,要重新进行施工。

3.3优化施工环境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还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优化。在施工现场一定要安排好施工材料、废料以及机械设备的堆放。确保材料都放在较为空旷的地区,同时在方圆200m之内没有相对集中的住宅区、单位或者是学校等。同时,类似沥青混凝土拌合厂需要设置在住宅区以及学校的下风处,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因为材料的加工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等对人体造成威胁,从而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3.4生态重建

对于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实际破坏进行重建和恢复工作。比如说,针对裸露地表需要利用生态以及生物工程措施来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从而在短期内恢复原有的植被和土壤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恢复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从而避免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

3.5重视环境监测,及时采取措施

在公路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的目的是掌握环境原本的状态和规律,并将其与施工之后的结果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制定对策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在公路试运营和验收过程中,应当定量分析公路运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分析施工工作是否完成环境保护任务,如果未达到事前要求,则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在运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环境监测,以此提升对生态环境的掌控能力,通过这种监测机制,能够掌握环境的变化规律。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隐含的不良因素,并以此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语

总之,我国当前的公路建设工作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环境破坏严重,当公路建成之后,周围的生态很难恢复,同时对动物和周边群众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为了杜绝此现象的发生,需要在公路设计环节中结合生态理念,使其成为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求施工的全过程都注重生态保护,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相信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会有明显的提升,生态环境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胡玥.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95+254.

[2]孙一伟,柳波.生态公路设计理念与实现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2,19(3):54-56.

[3]戴进鹏.公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242.

论文作者:祁玉,胡治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研究论文_祁玉,胡治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