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归探索未来:一九九七年前后香港经济及社会问题研讨会摘要_香港经济论文

欢迎回归探索未来:一九九七年前后香港经济及社会问题研讨会摘要_香港经济论文

迎接回归 探讨未来——“九七”前后香港经济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问题论文,香港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未来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就这一研讨会上关于香港政权移交前后,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各方面问题的学术讨论,作了综合介绍。

〔关键词〕 1997 香港 经济 社会 前景

由中山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暨港澳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九七’前后香港经济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底在番禺市举行,来自北京、武汉、广州及香港的7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学术论文内容涉及香港经济及粤港经济关系,香港社会问题。与会者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增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之间学者的相互了解,也取得了一些共识。现就会议集中研讨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九七”后香港经济的前景和发展路向

大多数与会者对“九七”后香港经济的平稳过渡持乐观态度:刘伟业更以香港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港元联系汇率以及整体香港经济的发展为依据来支持这个观点,并认为,尽管近十年来香港住宅楼价上升近6倍,但自置居所的住户也由1984年的31.2%升至1994年的45%,港商在内地的实际投资已超过700亿美元,远远多于在其他地方的投资,外商在香港的投资不断增加,这些都表明港人和国际社会对香港前途的信心。数月前“世界经济论坛”及“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国际研究所”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香港分别被评为第二和第三位,而1995年6月《财富》杂志发表的对香港前途的悲观论调则未得到国际投资者和权威机构的认同。

王昌耀认为,近两年香港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失业率上升、消费疲软等,是香港经济调整中产生的“阵痛”,最近已有所缓解,整体经济形势将一季好过一季,“回归年”将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兴旺。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谈到未来香港经济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王昌耀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1.经济发展的路向问题;2.中介地位相对下降的问题,表现为内地出口对香港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外商无须经过香港直接进入内地投资、香港在珠三角一带的制造业因转型或转移而与香港的服务业局部脱节,随着两岸直接通航,香港在两岸经济联系的中介地位将下降;3.贫富分化与失业问题;4.金融业投机活动的冲击。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在发言中谈到要注意一些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些与会者还就克服香港经济存在的问题,保证香港平稳过渡,“九七”后继续繁荣稳定,提出了对策性的意见。周维平认为,切实保障香港特区在经济领域的高度自治权,正确处理中央各部门各省市区与特区的关系等都是关键的问题。

王昌耀认为,解决今后香港经济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严格执行“一国两制”方针,进一步加强香港和内地的合作;3.维护资本国际化和公平竞争机制;4.适度监管,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不少学者在提交的论文或发言中,谈到了未来香港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的地位问题。张鲸丰指出:随着经济的转型,香港已从工业和服务业并重型的产业结构进入了高级化服务型产业结构,工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势必影响香港经济自身的平衡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加剧失业和通货膨胀,也将减弱与其他“三小龙”的竞争能力。因此,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应在整体经济中占有适当比重。张鲸丰认为,到2005年香港在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工业大体应保持在21.8%左右,其中制造业应在15%左右为宜,服务业大体保持在78%左右。

另一种观点虽然认为服务业需要一定的工业作为基础,但同时认为“香港工业”的范围不应该仅仅理解为“香港境内的工业”。雷强指出,香港的“境内工业”与“境外工业”已经相互结合,与广东的工业和经济也基本上融为一体,共同构成香港服务业的基础。在港澳与珠三角这个区域经济体系中,各地区在经济上的分工、互补与混合、融合成长是不可阻挡的客观事实;郑佩玉、张冰指出:香港传统的第二产业已基本上完成向内地的转移,并利用内地更优良的条件开始转型和升级,香港将更加集中于发展服务业。

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一部分工业留在香港。这部分工业的出路如何呢?一种意见认为,应该走升级、转型之路,在香港发展一些高增值、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作为一种产业,香港是极难成长、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民间无法承担高科技产业的昂贵费用,而“九七”之后特区政府还需要有个探索工业发展的试验期。

二、关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

香港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的经济关系,是提交的论文中较为集中地涉及到的问题。

广东省计委经济研究所罗流发概述了香港在广东投资的规模与增长速度、投资方式、资金的投向等问题,并指出:香港在粤投资对粤港经济都有积极的作用。罗流发对以港资为主的外资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出的结论是:每增加投入1美元外资,将增加国内生产总值8.58元人民币,投资效率是好的。“九五”期间,香港与广东的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推进。

李秀恒论述了粤港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认为广东应该在香港强大的第三产业优势的支持下,加快现有消费品加工业结构的转型,逐步形成粤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以国内劳动力及资源为后盾、以新技术新设计为主导的日用消费品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体系,而不应该倚重于第三产业或走重工业的道路。

郑天祥撰文并专题发言,就珠三角与香港大型基建协调的10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涉及到投资、铁路(西部通道)、伶仃洋大桥、机场、内河、电力、供水、通讯信息、环境保护及深圳河治理。这些意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陈国强就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广州和港、澳旅游大三角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建议充分发挥三地旅游资源的互补优势,联手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李华杰、聂晓勇在论及穗港金融合作的策略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周运源对粤港科技合作的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合作进展不快,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

三、关于香港社会的诸问题

“九七”前后香港社会问题(包括政治运作、法律协作、教育的平稳过渡以及社会矛盾等)引起与会者深切的关注,讨论也最为热烈。邓树雄的论文指出,为使“九七”前后香港社会和经济向前发展,港府和未来特区政府应该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长远策略。

许锡挥就“九七”后香港社会矛盾问题作了研究综述。肖贤彬、陈丽君分别就正确处理香港社会各种矛盾和主要矛盾发表了看法。在讨论中,许多学者都谈到香港与内地的矛盾,认为由于制度、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矛盾确实存在,但“九七”前主要是中英矛盾,“九七”后则属于一国之内地区发展不平衡及“两制”的矛盾,在《基本法》规定的框架内,总体上是非对抗性的。

如何处理香港与内地的矛盾?张学仁认为仍然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方针,除“一国”之外,其他差异(包括“两制”)都是“小异”。齐鹏飞则认为应是“求大同,存大异”,因为“两制”是“大异”。肖贤彬认为在坚持“一国”的前提下,不仅“小异”应该相存,“大异”也应该相容。

曹绍伟说,近年来内地与香港的沟通多起来了,但还要加强,中央政府和未来特区政府可以互设办事处,以便工作联系。夏书章提出香港与内地应该增加互识和共识,要排除一些人为的误解。

周维平建议,在处理内地与香港关系时要严格遵守《基本法》,但由于广东省地位特殊,可以考虑给予广东一些特殊政策。

还有多位学者在提交的论文或发言中提出要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司法协作。张学仁建议:各省、市、区的涉港案件要统一归口到中央有关部门,不要由地方各行其事直接与香港发生关系,以避免无序的状况。

香港岭南学院的李彭广认为,“九七”后中央对香港不干预是不可能的,但干预要讲究技巧。内地社会发展了,内地与香港的差异就会自然消失。

李若建在分析了移民(内地移居香港和香港移居外国)对香港社会的影响之后,认为:保证香港平稳过渡,在处理移民问题上要注意三点:一是淡化移民心态,降低人口外流的规模;二是正确处理回流移民的利益,把这些人才稳定在香港;三是适当控制内地人口迁入香港的速度,让迁入人口能够尽快适应香港社会。

黎熙元、朱雪梅分析了香港文化的特质及港人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多重性,认为把香港文化归结为“殖民地文化”或“现代文化”都是过于简单和有失偏颇的。吴福光就“九七”后妥善处理好香港教育的学制、对教会办学的政策等问题谈了看法。

齐鹏飞的《“我的最大愿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邓小平与香港回归》一文,勾画了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形成的过程,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就香港研究的思路发表了意见,指出要把香港放在世界大潮流、大格局的背景下来认识,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些具体问题和矛盾。相信这个意见将引起各学科的香港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1997年3月15日收到。

A Summary of the Deliberative Assembl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of Hong Kong before 1997 and after

Xu Xihui & Xiao Xianbin

Abstract This paper sums up the opinions raised by scholars present at the Deliberative Assembl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of HongKong before 1997 and after.

标签:;  ;  ;  ;  

欢迎回归探索未来:一九九七年前后香港经济及社会问题研讨会摘要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