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9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临床运用功效。办法:抽取入住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8名,并随机划分为对比组和察看组,每组各64名,对比组采取老套的护理办法,察看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住床时间、住院天数、医治费用、疾病知识的熟悉度、并发症发作率及护理中意度。结果:察看组病人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作率及护理中意度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中可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降低医治成本和并发症的发作率,提高了护理中意度,增加了病人的疾病知识,是一种有规划、可预知性的护理形式,值得在基层医院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功效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189-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发命迅速,病亡率高,尽早的实施急救对挽救濒死心肌、改良预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进程中需要拥有一套标准化、科学化、可行性强的急救护理流程,浪费大量的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近几年来,我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了大量的探究,显然使急救时间大幅减少,取得了不错的功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8名当作这次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察看组与对比组,每组64名。所抽取的病人全都吻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有关确诊准则。察看组64名病人中,男性病人38名,女性病人26名,病人年龄各不一样,其中年龄最大的病人81岁,年龄最小的病人46岁,平均年龄58.9士6.5岁,对比组64名病人中,男性病人39名,女性病人25名,病人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病人80岁,年龄最小的病人45岁,平均年龄58.6士6.3岁。察看组与对比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办法
对比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日常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吸氧,24h心电监护,按医嘱给予止痛镇静,紧密检查病况,以防休克及并发症出现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察看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路径,办法如下: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医生组成,通过检索、阅读急性心肌梗死文献,并根据该病发病特点、病人需求,咨询主治医生建议制订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采取表格样式,包含两大方面重要内容,护士临床护理路径执行表和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告知表。从病人入院第1天直至出院当天均通过路径式详细写明护士需要执行措施、需要告知病人的内容。护士临床护理路径执行表内容有开放静脉通路,持续吸氧,实施重症监护,除颤,配合急救医治和做好记录,静脉抽血,配合溶栓医治监护,配合医疗用药措施,制订护理计划,饮食护理,病人生活、基础护理、心理状态,根据病人病况、危险性有针对性指导病人恢复期的功能锻炼。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告知表是将病人住院这段日子里需要进行的医治、检验、看护及病人需要配合的事宜全部告诉病人,确保病人及家属拥有知情权。
实施办法:病人入院后,护士负责向病人及家属简述详解、发放临床护理路径告知表,具体讲述路径的内容、配合要点。责任护士按照护士临床护理路径执行表的有关事项每天对病人进行检验、察看、看护以及健康教育等,定期评估护理功效、执行签名。责任护士每天总结病人是否顺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剖析不能顺畅实施的理由,临床护理小组成员每个月召开1次总结反馈会议,讨论临床护理路径的落实状况,剖析误差并补充改良路径。
2结果
2. 1察看组与对比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对比剖析如下表1所示,察看组病人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方面由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察看组与对比组并发症对比剖析
如下表2所示,察看组病人在胸痛、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方面人数要比对比织更少,差异有结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提升了急救专科护理水平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中意度
本研讨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的急救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较对比组显著减少,病人提升对护理工作的中意度。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况变化快,命亡率高,提供实时、有序的、有效的急救医治和护理是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改良长期预后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是以住院时间为横轴,以人院指导、人院确诊、检验、服药、医治和护理等为纵轴制成的一个日程计划表,由于急救流程更加规则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可以避免专科护士由于工作繁忙或个人水平、能力的不同而对病人的护理造成遗漏或疏忽,尤其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病人的病况变化及医治功效,积极配合医生急性溶栓或PCI医治,迅速缓解病人的疼痛,不适症状减轻,病况逐渐趋于平稳,整个急救时间缩短,所以病人对急救护理工作的中意度提高。同时,实施临床急救路径,对专科护士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强化护理人员的职责,规范护理工作的事宜,督促专科护士不断学习,熟悉掌控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水准。
3.2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病人和护理人员的中意度
在实施临床急救护理路径的进程中,使专科护士从过去盲目的执行医嘱、随意性的护理、机械性的医治转变为有规划、预见性、科学性、标准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并发症和护理差错的发生,也使护理人员尽早发现病人的病况变化,避免医疗护理事故和差错的产生,避免医、护患之间发生纠纷,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遵循路径表提示进行急救和护理,并在路径上已执行的内容打钩并签名,护理规划、护理办法与评估一目了然,从而减少了护理大量的书写记录时间,将她们从繁重的文书工作中解脱出来,提升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标,在达到病人中意度的同时,也达到了护理人员的中意度。
参考文献
[1]陈豫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运用功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02-103.
[2]张小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运用功效评价[J].安徽医药,2013,17(12):2175-2176.
[3]魏继棠,刘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运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4,09(5):41-42.
[4]李粉妮.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1):194-195.
论文作者:张红霞,吴亚丽,袁慧娜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病人论文; 路径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护士论文; 病况论文; 中意论文; 时间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3期论文;